学术投稿

社区高心病病人的健康护理

阿茸玛

关键词:心血管病, 糖尿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摘要:高心病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病症之一,随着老年化病友逐年增加,老年人主要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压差显著,并伴有心、肺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极高,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在68%以上.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结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优势分析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期胃癌80例患者根据人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有统计12例患者发生血液学不良反应,10例患者发生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同时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好,同时不良反应没有相应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盒式体温计消毒器的设计与应用

    病人基础生命体征体温,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基础重要的工作,也是医生搜集病人资料,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住院病人每天要测2次体温,对危重、发热、术后病人每天4小时测温1次.目前,测体温使用水银柱式温度计,测量腋下温度.测温后的体温计需消毒再使用.为此,特制作盒式体温计消毒器.

    作者:逯传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1]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4例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宋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慢性子宫颈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以宫颈炎康栓Ⅰ号经阴道给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68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3%.治疗后患者白带及宫颈糜烂面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平均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01);阴道清洁度获得改善,治疗前后平均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本病以湿热下注型为多见.本方有杀灭、抑制病原体、减少炎症分泌物、加速糜烂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肖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的声带息肉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32~ 65岁,病程3个月~5年,检测显示双侧声带息肉9例,单侧声带息肉50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声带息肉.结果 本组共治愈57例,治愈率为96.6%,随访3~18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无效2例,无效率为3.4%.患者既往有息肉摘除术史,且伴有较严重的喉黏膜炎症,故术后声嘶症状改善不佳.结论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手术视野清晰,精准度高,副损伤小.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生理学实验课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探讨

    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医学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为医学生后期临床学习奠定基础.生理实验教学是医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医学实验的基础.随着21世纪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医学院校新的培养目标,这要求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1].而实验教学以其实践性、探索性的特征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这一系统工程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生理实验教学是验证已有知识而较少探索未知领域的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现有知识而主动获取不足,且全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普遍存在新技术的引进不足,从而限制了学生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生理实验课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各医学院校基础教育的重要话题.为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我校生理教研室对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探索性改革.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玉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细菌性角膜炎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视力的感染性眼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佳常常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及眼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各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就各种疗法做一综述.

    作者:许静;赵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问题概述

    综述从现状、特点、污染途径、检测分析方法、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方面,介绍近几年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研究情况,对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谭忠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病相关性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病的关系.方法 胶体金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 健康查体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感染阳性率40%;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72%;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80%;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92%.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我院近年共对75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了腰硬联合麻醉,收集她们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约3分钟),且用药剂量较小,对产妇呼吸及循环系统监控也比较方便,产妇术后不良主诉少,未出现头痛、谵妄、感觉异常等并发症 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中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效果较好,安全系数高,可作为剖宫产术的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孟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灯盏细辛注射用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基础上对30例患儿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肾小球肾炎的血压,血尿,肾功能,水肿等能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明显,没有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承莉;杨文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柳氮磺胺吡啶+药物灌肠)和对照组19例(柳氮磺胺吡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对照组的总有效为73.68%(14/19),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局部,疗效明显.

    作者:孔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妇科手术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卵巢囊肿切除术4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0例,输卵管妊娠手术23例,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附件切除术6例.术后皮下瘀血3例,皮下气肿2例,总并发症率为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剖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美观.值得研究推广,但需降低手术并发症率.

    作者:贾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治疗

    恰当的联合用药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机理,指出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以及不足,并进一步探讨了高血压联合用药的评价.

    作者:刘中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产酶株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将菌株接种于微量生化反应管培养24小时后,根据反应结果查对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表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irby-Bauer法).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81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29株占35.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100%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氟哌酸的耐药性大于70%,但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对鉴定为大肠埃希菌的菌株应当检测其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亚胺培南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罗世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早期再手术44例总结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减少腹腔早期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自199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腹腔手术共6800例,早期再手术4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 44例行早期再手术,共50次一次再手术44例,二次再手术6例.各脏器早期再手术率依次为:结直肠、小肠、胃胰腺、肝胆.早期再手术病因依次为:腹腔脓肿、切口裂开、肠梗阻、肠瘘、胆漏,死亡6例.结论 避免首诊时间过长,防止误诊、漏诊,加强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在消化道重建时遵守“Nosuture in pus”的原则,是降低腹腔早期再手术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文秀;蔡德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阑尾炎(appendicits)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势变化较快,如延误诊治易发生腹膜炎,甚至生命危险.因此阑尾炎的及时正确诊治至关重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问世,腹腔镜各种新的阑尾切除术式[1.2]不断出现,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受到了挑战.我院自2009年1月以来运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38例需要进行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9例)和开腹组(119例),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愈合快,病人痛苦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而住院费用与开腹手术相当,可作为临床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

    作者:吕大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3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方案上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心理治疗.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有效果.

    作者:尤海墩;余少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仍以咳嗽(100.00%)、发热(84.00%)为主要临床症状,患儿胸部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不到1/3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23.00%),所有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往往肺部症状明显且较重,但是肺部体征却较轻,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杨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