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菌性角膜炎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许静;赵海霞

关键词:细菌性角膜炎, 西医, 中医,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摘要: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及视力的感染性眼病,起病急,发展快,治疗不及时或控制不佳常常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及眼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各种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就各种疗法做一综述.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测定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经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现在全球每年约有800万新感染病例,每年死亡人数将超过400万[1].我国结核病流行情况十分严峻,据文献资料全国结核杆菌感染人数超过4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超过600万,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流行国家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2].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本研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析了2011年4~9月我院42例结核患者CD3、CD4和CD8的表达,来了解细胞免疫功能在结核病人中的变化,探讨免疫功能在结核病人中所发挥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永刚;胡晓艳;王云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妇科手术9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卵巢囊肿切除术4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20例,输卵管妊娠手术23例,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附件切除术6例.术后皮下瘀血3例,皮下气肿2例,总并发症率为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具有广泛的适应证,剖伤小,疼痛轻,恢复快,腹壁美观.值得研究推广,但需降低手术并发症率.

    作者:贾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硬膜外镇痛泵在妇产科术后应用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硬膜外镇痛泵(PCA)目前在妇产科术后应用较多,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提高了术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笔者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和体会,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 2011年9月妇产科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CA)进行止痛的患者29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切术107例,剖宫产156例,黄体破裂4例,宫外孕35例.年龄22~70岁,所有病人术后立即使用PCA,镇痛时间24 ~ 48小时,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定,评定<3分者(镇痛优良)295例,并发症出现腹胀13例,恶心、呕吐21例,皮肤瘙痒13例.2010年1~ 12月术前未常规使用留置导尿术26例,术后出现尿潴留9例;2010年12月后术前使用留置导尿术272例,拔管后出现尿潴留2例,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情况.

    作者:胡燕丹;吴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39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性别、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HCY、心电图、头颅CT/MRI等)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为33.9%,其发生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血尿酸、HCY控制的高低以及同时存在的其他并发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无显著差异;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以多发性梗死,并反复发生为主(占39.6%),其次为单发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39例中好转36例,占92.3%;死亡3例,占7.7%.结论 控制和治疗血糖、血脂、血尿酸、HCY等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刘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传染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小儿.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 通过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测定的方法,探讨红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及配伍.方法 在配伍后0,2,4,6,8,24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配伍液进行pH值、微粒数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室温条件下(25℃) 24h内各配伍液的pH值、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有显著变化,与液体剂量、放置时间有关.结论 红花注射液与以上2种常用输液的配伍液在4h内稳定.

    作者:杨庆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阴道分娩初产妇6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同进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4h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效果评判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24h阴道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减少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提高分娩质量,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简晨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提出了术前访视、器械准备的要点,总结了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配合的经验.结果 32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共35髋,术后平均随访6.4个月,所有患者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密的术中配合,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张登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毒邪和络病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被称为“癌中之王”.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二位.毒邪学说和络病理论在临床中治疗内科杂病已有多年,用于原发性肝癌不多,临床中从毒邪和络病的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张景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50例口腔黏液腺囊肿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口腔粘液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口腔粘液腺囊肿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给予必要的口腔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的为48例,伤口感染的为2例.结论 手术切除加术后预防对于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慧燕;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36例

    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改变.临床上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量少,即月经不调的现象.笔者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对36例月经不调患者,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国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失眠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总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部损伤78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病人的诊治结果.结果:痊愈73例(93.6%),死亡5例(6.4%),死亡原因为难以纠正的休克、MODS、及合并症.结论: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注意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损伤控制复苏的应用,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金伟强;蔡茂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32例(91.4%),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取净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及梗阻,去除结石部位和感染病灶.

    作者:杨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一例分析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7岁,主因近期低热10天左右,近3天高烧达39.0℃以上,于2011年2月10日到我市某医院呼吸科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乏力、体温39.2℃、脉搏88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35/90毫米汞柱;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轻微咳嗽,有白色稀痰,胸部疼痛,胸部X片肺纹理略增粗且左肺下野有少量渗液;血常规白细胞为11000/ul,中性粒细胞为61%,血红蛋白为9.5g/ml.以“发烧原因待查”收入呼吸科进行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抗菌药物及激素类药物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天后恢复正常,复查血常规,白细胞为4500/ul,中性粒细胞为45%,血红蛋白为8.8g/ml,胸部X片正常,患者于2011年2月22日以“胸膜炎”治愈出院.于2011年4月12日患者又突然高烧,高达39.6℃,无咳嗽、小腿处有米粒大小的出血点,且有口腔溃疡.

    作者:郭红月;马忠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7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分为大肠湿热、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6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5例,占61.4%;有效20例,占35.1%;无效2例,占3.5%;总有效率占96.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作者:张秋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索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关键步骤的改良方法.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蛋白免疫技术分析小鼠肝脏CYP1A1的表达水平.结果:不仅缩短实验时间,而且获得的目标条带清晰,非特异性的本底显色浅.结论:改良的蛋白免疫印迹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分离目标蛋白,降低本底,获得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有利于对蛋白质的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者:吴宁;莫晓川;曾佳;孟立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初探

    胃痛,又称胃脘痛.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本文从中医的视角,对胃病的辩证治疗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作者:吕文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校学生抑郁症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 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采用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戴维·伯恩斯博士设计的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自评问卷,抽样调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 0-4分没有抑郁症的126人,占12.6%;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的225人,占22.5%;11-20分有轻度抑郁症230人,占23%;21-30分有中度抑郁症的353人,占35.3%;31-45分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立即治疗的66人,占6.6%.结论 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状较为普遍,大多数大学生为轻度或中度抑郁,少数为重度抑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BLISA法分别检测了31例生长发育正常的急性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IL-4、IFN-r、TNF-a,并与30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ITP患儿血清IFN-r、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4、TNF-a、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急性TTP患儿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明圣;靳杭红;吴晓庆;许发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