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凤
目的 探讨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胫腓骨骨折患者150例,以上患者分为3组,加压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交锁髓内钉组,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 加压钢板组优良率和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分别与交锁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加压钢板组和外固定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作者:黄莲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药物的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常常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合理、正确的用药往往会在治疗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不应过分强调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措施,单纯药物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药物有防治疾病的有利方面,也有产生不良副作用的有害方面,而且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健全,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成人更为敏感,所以如何合理正确的用药对治疗疾病来说至关重要.为了使药物发挥治疗作用而不产生或少产生不良反应,必须充分了解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掌握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以及精确的剂量计算和适当的用药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考虑病人的个体特点,如年龄的大小、身体的强弱、疾病的轻重、肝肾等功能的好坏、既往用药经过、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以及有无过敏史等,以便做到合理用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CT诊断,以供食管癌疾病诊断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 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表现.结果:42例早期食管癌中,鳞癌28例,腺癌14例.通过CT扫描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癌肿位于食管胸上段7例,位于食管胸部中段和下段35例.结论:采用CT扫描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徐明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所以家长对孩子非常宝贝,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还不能很好直接的表达自己感觉,而且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健康状况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对于婴幼儿的护理非常的关键.但是由于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可能无法非常细致的掌握.但是,对婴幼儿的护理要点却是家长应该了解并熟悉的.
作者:郁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的SDS评分与S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对化疗的恐惧程度及疾病康复信心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碧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优越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38例需要进行胆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119例)和开腹组(119例),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泵使用率、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愈合快,病人痛苦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而住院费用与开腹手术相当,可作为临床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
作者:吕大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势在必行,尤其是急救医学已成为当今医学发展的重要学科和内容.
作者:余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8年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切开卵巢皮质暴露囊肿后,将囊壁和卵巢皮质分离后,完整剥除囊肿,创面电凝止血后缝合卵巢.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7min,术中出血平均为50ml,术中囊肿未破裂13例,占81.3%,囊肿破裂3例,占18.7%,无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平均5d,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3个月.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安全,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完整剥除囊肿切实可行,是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陶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就诊奇偶数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9.66%,总有效率96.56%,对照组痊愈率75.87%,总有效率89.66%.2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罗昌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减少误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0年4月门诊收治的误诊误治的7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早期分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毒性脑膜炎、偏头痛.结论 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认识,仔细分析病情,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董茂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方法,总结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者,治愈32例(91.4%),好转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治疗应选择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取净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及梗阻,去除结石部位和感染病灶.
作者:杨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剖宫产术是目前常见的手术之一.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剖宫产临床麻醉实践,对剖宫产患者麻醉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徐志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今阅读了《中医杂志》《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一文,感慨万千.本人就临床所见略举一二,就前文未述之处,补充一点个人的不成熟看法.1 以下是两个汗证的病案,都使用了生脉注射液,却疗效切然相反病案1:高XX,女,54岁,西医诊断:1慢阻肺,肺心病,慢心衰,心功三级;2肺大泡术后.经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强心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患者汗出不止,每日换衣1~2次,且随时背部垫着毛巾,西药疗效欠佳,故请中医会诊.会诊时见:患者消瘦如柴,喜近衣被,少神,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偶有咳喘,痰少,汗出如露,心悸,眠差,纳差,二便可,舌红瘦小,苔薄少津,脉沉细.中医诊断:1肺胀;2汗证(气阴两虚).处理予生脉饮加龙骨、浮小麦两剂,每日一剂;并建议主管医生每日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50~100ml.但是主管医生没有采纳.
作者:简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护士是高尚的职业,她们带给别人健康,消除患者痛苦.然而护士是一种高应激的群体,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人,护理职业既平凡、又琐碎,既繁重又忙碌,她们的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职业风险大、知识更新快,又面临各种考核、晋升的挑战,使得她们身心疲惫,降低了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现就对护士存在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以便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新梅;杜伟;龙永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医(中药分型治疗、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饮食和其他疗法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使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很快治愈.
作者:邱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调查我院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度共计6095张门诊处方,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抗生素使用以单一用药和联合使用为主,注射剂使用以经脉注射为主要给药方式,书写不合格处方79张,占抽样处方的1.2%,不合理用药87张,占抽样处方的1.4%.结论: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合格率达97%,但也有一些不合理情况值得我们注意,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责任心,充分发挥药剂师的职能,提高充分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宏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方法 总结我科自2002年6月~2008年6月腰椎滑脱病人应用不同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结合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腰椎滑脱患者21例,男8例,女13例;采用RFⅡ及ESS椎弓根内固定,一期行自体髂骨后路椎板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其中,采用RFⅡ内固定同时行后路椎体间融合9例;采用ESS同时加椎体后路融合13例.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随诊6~24个月,平均16个月.滑脱复位率88.7%;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率94.6%;无再滑脱现象;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3.5%以上.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以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及椎间植骨方法,椎体界面间稳定,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度,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目前是广大基层百姓治疗腰椎滑脱症理想的方法.良好牢固的内固定加腰椎间植骨融合是取得手术疗效满意的关键.
作者:罗柏锋;罗雨桥;邓思然;李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刺加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6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主穴针刺主穴:取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太冲、百会、安眠,印堂、太阳、内关等穴位,配穴根据病情加用.推拿采用摩、推、揉、颤、点等手法,头部穴位及肝俞、心俞等按规划操作.对照组采用劳拉西泮4mg每晚睡前半小时服,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75例,治愈率70.7%,有效105例,有效率99.1%;对照组治愈15例,治愈率34.1%,36例,有效率81.8%,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杨金华;金仲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疗骨酊治疗骨质增生症疗效.方法:采用自制中草药疗骨酊剂外用、辅以局部经络按摩治疗骨质退行性变患者294例,并对其效果观察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99.7%.结论:中草药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辅以局部经络按摩,兼行气活血之功,治疗方便疗效可靠,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赖苇;杨焕招;赖碁;杨雁鸣;赖芹;赖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