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慢性子宫颈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

肖艳霞

关键词:宫颈糜烂/中药疗法, 宫颈炎康栓Ⅰ号/治疗应用, 清热燥湿药/治疗应用, 投药
摘要:以宫颈炎康栓Ⅰ号经阴道给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68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3%.治疗后患者白带及宫颈糜烂面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平均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01);阴道清洁度获得改善,治疗前后平均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本病以湿热下注型为多见.本方有杀灭、抑制病原体、减少炎症分泌物、加速糜烂面愈合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脑卒中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脑卒中方面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苏志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三大主要病因[1].大多数DVT病人虽经治疗但血栓不能完全消融,而转为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临床干预主要涉及预防DVT发生,缓解DVT症状,预防肺栓塞,预防DVT复发.干预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类,非手术方法包括一般处理、抗凝、溶栓和去聚疗法,手术包括静脉取栓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手术取栓(传统方法和顺行取栓法)、溶栓和抗凝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安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及术式探究

    目的:探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6月-2011年5月的96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2-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45例,急性发作72h内进行手术)和延期组(51例,急性发作72h后进行手术).结果:延期组较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以及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期,尤其是胆囊颈部有结石的患者更应该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操作规范仔细,避免误伤,同时防止并发症是关键.

    作者:平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士如何应对压力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水平的高低.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内容逐渐加深,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护士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如:社会地位偏低;职业风险高;心里负荷过重;领导重视不够;环境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自我追求受限;出现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护理事业的发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要采取积极地相应措施,保证护理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宫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强护患沟通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关键

    加强护患沟通在防范护患纠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引起沟通障碍的原因,加强护患沟通,以有效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本文针对此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作者:聂其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56例

    慢性胃炎以上腹部胀满或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其主症中医学多将其归于“痞满”、“胃痛”等范畴.笔者总结5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运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30岁以下6例,31 ~40岁10例,41 ~50岁18例,51岁以上22例;病程短1年,长25年.参照中医诊断学,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确诊.纤维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有出血点.

    作者:罗国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脑血栓后自理缺陷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70例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程序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护理程序对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协会(WHO/ISFC)将心肌病分为三种:①扩张型心肌病(DCM);②肥厚型心肌病(HCM);③限制型心肌病(RCM)[1].其中DCM是常见类型,占心肌病的绝大多数.本病发展一般缓慢,常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可出现血栓栓塞,住院时间均较长,思想负担重.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好DCM病人的护理十分必要.现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26例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香丹骨折端注射促进骨痂生长过程中TGF-β、bFGF的表达及骨密度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香丹注射液骨折端注射,治疗家兔桡骨中段骨折的实验研究,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观察骨密度的测定情况,了解香丹注射液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香丹组、空白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香丹注射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伤科接骨片灌胃.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证明有调节骨原细胞的增殖和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Area)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8天时,香丹组血肿吸收明显,骨折端肿胀明显减轻,改善骨折端血运;TGF-β、bFGF染色呈弱阳性表达.15天时香丹组骨愈合骨密度测定尚无明显优势;TGF-β、bFGF染色呈阳性表达.22天时香丹组和对照组骨愈合情况已无明显差别.31天时骨密度测定香丹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明显优于空白组;香丹组TGF-β、bFGF染色呈强阳性表达.结论:香丹注射液在骨折早中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通过诱发成骨细胞的活性和增殖,直接刺激膜内成骨,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并且激发成骨细胞合成Ⅰ型胶原和骨连接素,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强骨的强度.

    作者:张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12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的分析,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120例住院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治疗.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家庭护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赵利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溶栓、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原发病与合并症,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后使用自编问卷、运动能力(Fugl-Meye量表)及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进行测评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26,P<0.01;t=-22.863,P<0.0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对犬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PGE1)对犬肝动脉栓塞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三组,肝动脉内注入生理盐水为空白组(A组),肝动脉内注入碘化油为对照组(B组),肝动脉内注入碘化油+前列地尔为治疗组(C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指标,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高于生理盐水组,但低于碘化油组.病理学检查治疗组肝组织坏死较碘化油组轻.结论:Lipo-PGE1能改善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的肝功能.

    作者:郑尚飞;李华灿;曹海利;白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诊断经验.方法:对80例经临床手术、纤维胃镜及病理证实的各期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表现有粘膜皱襞改变、充盈缺损、龛影、管壁改变、管腔狭窄.结论: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安全,是诊断食管癌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蔡万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述小儿咳嗽的中医治疗

    小儿咳嗽常见于肺炎、支气管炎,当对体弱的小儿咳喘反复发作时,通常会反复的使用抗生素,形成耐药,从而造成小儿慢性咳嗽,因此采用中药根据不同类型的辩证治疗,将小儿咳嗽的治疗个体化会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魏剑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进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改进胸膜腔穿刺术进针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通过10年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31例;失败1例,同样方法行二次穿刺,成功.结论:改进进针方法可提高胸穿的成功率,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作者:邹杰;邹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探究

    医疗器械与医疗药品一样,作为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的医疗器材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医疗器械的种类也在发展中日益增多,从单一化到复杂多样.但是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的技术含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缓慢,技术含量不高,产出大部分属于中低端科技,精密性仪器大多依靠进口.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医疗设备制造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吴郦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息肉3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子宫切除术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全部病理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年龄平均为45.2岁(30~70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出血,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等.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雌激素局部作用有关,对不同类型的息肉可采取药物或手术的不同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石莉;高秀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温肾固摄汤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

    遗尿又称遗溺,俗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儿童夜间或白天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本病预后良好,但长期不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自拟温肾固摄汤治疗小儿下元虚寒型遗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时洪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肠内营养因其诸多功能与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但有助于维持肠道粘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粘膜屏障,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而且价廉,更符合患者的生理需求.本文通过对目前肠内营养配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各级医疗机构在肠内营养配制方面的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颖姬;罗莹;李洁琼;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分析产酶株的耐药特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将菌株接种于微量生化反应管培养24小时后,根据反应结果查对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表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irby-Bauer法).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81株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29株占35.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100%耐药,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氟哌酸的耐药性大于70%,但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对鉴定为大肠埃希菌的菌株应当检测其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亚胺培南为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罗世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