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医院物价管理

李萍英

关键词:医院, 物价管理
摘要: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备受关注,物价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医院的物价关系着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做好医院物价管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二陈汤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是慢性胃炎中多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 85%左右.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为对症治疗,如保护胃黏膜,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临床采用中药二陈汤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国旗;崔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Edaravone MCI-186)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临床研究的证实,它打破了神经保护治疗无效的僵局.我科就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本组患者共50例,急性脑梗死31例,急性脑出血19例,发病<24 h,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1],并均经头颅CT确诊,脑梗死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2~ 76岁,平均57.2岁,脑出血组:19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9~79岁,平均60.5岁.家属同意内科保守治疗,且无用药禁忌证及严重心、肝、肾损害.

    作者:文蕾;焦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慢性子宫颈炎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以宫颈炎康栓Ⅰ号经阴道给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68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3%.治疗后患者白带及宫颈糜烂面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平均分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01);阴道清洁度获得改善,治疗前后平均积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本病以湿热下注型为多见.本方有杀灭、抑制病原体、减少炎症分泌物、加速糜烂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肖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肠动力药和质子泵抑制剂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黄连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取得与西药相当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格仁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及术式探究

    目的:探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实施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6月-2011年5月的96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12-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45例,急性发作72h内进行手术)和延期组(51例,急性发作72h后进行手术).结果:延期组较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手术后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状以及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期,尤其是胆囊颈部有结石的患者更应该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要操作规范仔细,避免误伤,同时防止并发症是关键.

    作者:平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机制

    文章介绍了医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实行竞争机制的用人制度、富有激励机制的分配制度及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吴凤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规范的治疗和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均获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心理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琚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我院门诊收治的4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7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以及临床分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70.2%,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5,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好,且疗程短、治疗简便、经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建珍;查怀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析眼底黄斑病变的原因和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眼底黄斑病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择30例收治病人,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药给予丹参注射液滴注,口服益脉康分散片(灯盏细辛浸膏)及复合维生素片,中药补益肝肾,祛瘀除湿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为法,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黄斑病变30例临床疗效显示,显效病例有14例,显效率为46.67%,有效病例有9例,有效率为30.00%,无效病例有7例,无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76.67%.结论:黄斑病变的病因尚未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单独作用引起或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建议对于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沈毅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漠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及防制

    目的 分析探讨漠河县十年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监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提供乙脑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漠河县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发病率逐年减少,80.45%的病例为<15岁儿童.结论 乙型脑炎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气象条件、人群暴露等因素有关.加强对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是防控乙脑的关键环节.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改良腹壁切口缝合法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缝合技巧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观察组30例病人腹壁切口为下腹正中纵切口10人,横切口20人.缝线选择用2个0微桥线.缝合前按常规进行彻底有效止血,然后用圆针穿2个0微桥线间断全层缝合腹直肌前鞘及皮下组织层.特别注意缝合此层的关键是不留死腔,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组织充分对合,拉线时要松紧适中,进针距切口边缘1 ~ 1.5 cm,针距为1.5 ~2 cm,逐一缝合,待全部缝合完毕.皮肤切缘用小三角针行皮内缝合.

    作者:和淑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白血病输血的合理应用、输血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观察

    目的 探讨白血病输血的合理应用、输血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献血法》实施前后我院采用输血治疗的白血病患者68例的输血情况.结果 成份输血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血输注(P<0.05),成份输血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血输注(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成份输血替代全血输血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熊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肺功能,预防血栓的形成,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情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冻鱼片(20份),豆制品(20份),冻肉(20份),乳制品(20份),软包装罐头(20份),共计100份,均由出口加工企业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采用直接计数方法.结果:冻肉与冻鱼片检出率高,豆制品与乳制品次之,软包装罐头没有检查出过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食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平均数与阳性份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口加工企业的部分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冻肉与冻鱼片,为此需要加强卫生生产与保存.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疗法治疗便秘的健康指导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20例便秘的门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90例服普通泻药,治疗组330例服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完成随访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8%,对照组复发率21%.经x2检验,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服用普通泻药和服苁蓉润便丸配合穴位埋线两种方法治疗便秘均有效,而后者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复发.

    作者:段凤姣;吴朝阳;姜丽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日常手术量大、病种繁多、病情危重复杂,因此护理工作异常繁重,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任何一个护理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实践,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李雪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10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溶栓、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原发病与合并症,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钙片治疗,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后4周后使用自编问卷、运动能力(Fugl-Meye量表)及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进行测评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 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326,P<0.01;t=-22.863,P<0.0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爱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电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29例分析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患者按就诊奇偶数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89.66%,总有效率96.56%,对照组痊愈率75.87%,总有效率89.66%.2组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罗昌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完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采用常规消心痛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疼痛程度、诱发因素、疼痛持续时间、心肌耗氧量等变化.结果:舒血宁和硝酸酯类两药合用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高于两药单独使用,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周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清风痛宁致急性粒细胞缺乏2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5年”于2009年2月27日收入我院内科.病史:2009年1月19日至我院内科门诊就诊,查WBC 3.57×109/L,RF 4660 IU/mL,CRP 1.91 mg/dL,球蛋白57.0 g/L,白蛋白35.9 g/L.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mg 2/日)、来氟米特片(10mg 1/日)、醋酸泼尼松片(10mg1/早)口服,服药第6天,因感冒,不思饮食,食后腹泄,头昏再次来我科门诊就诊,查WBC 0.75×109/L,RF 3880 IU/mL.诊断为1.类风湿关节炎2.粒细胞缺乏症,予湿热痹片(2片3/日)、醋酸泼尼松片(10mg 1/早)、利可君片(2片3/日),病情未见好转,于2009年2月27日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体:体温39.4℃,心律10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可见散在脓点,其余各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高建华;冀利秀;魏瑞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