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兰;包满珍
[目的]探讨定期组织反思小组讨论会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带教,观察组采用定期组织反思小组讨论会带教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思小组讨论会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整体水平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周清萍;章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急诊科就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管理模式、病区整体环境、护士知识指导、人文氛围等满意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秀春;黄妹;招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病灶ENCOR微创旋切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乳腺病灶择期进行 EN-COR微创旋切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环境护理、人性化手术解释、人性化心理干预及人性化锻炼指导,采用 Zung 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价病人术前及出院时的心理、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 SAS 及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病灶 EN-COR微创旋切术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惠玲;张朝霞;谭彩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 PICC 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楠;翁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笔者作为“广东省护士在港培训专科护理文凭课程班”的学员,于2010年6月-2011年4月赴香港×利沙伯医院进行高级外科专科研习培训,该院先进的急性疼痛管理模式和先进理念,使笔者对镇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1疼痛医嘱香港医院的疼痛医嘱基本上都是开备用医嘱,例如“Tram-adol 50 mg iv/im q6hprn”。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镇痛药或何时给予镇痛药,甚至决定通过什么途径给药。护士在执行疼痛医嘱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及时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疼痛医嘱的特殊赋权,因此香港医院对护士的镇痛知识基础、观察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作者:吴杏菊;张海燕;余春燕;庄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每人透析次数、每人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人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血液透析病人失衡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缪碧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体内外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的作用较其他喹诺酮类强[1]。因此,莫西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无需皮试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其不良反应发生日趋增多,不良反应类型多样,有些机制尚不十分明确。2013年10月16日我科1例病人因静脉输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静脉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香;张阳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探讨急诊科带教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从实习生、带教老师方面分析护理风险,通过提高其法律意识、专业知识水平、职业暴露防护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保障病人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王琴;熊秀萍;沈翔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设置外科科总带教老师使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系统化、规范化、整体化,同时减轻了病区带教老师的带教压力,减少了护理带教资源的重复、浪费,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戴巧艳;吴桂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采用插管前、插管后及拔管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出血量观察、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对5例使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治疗的鼻咽癌大出血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瑛;邓淑琴;万艳群;代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院成立临时病区短时间内接待大批低龄患儿住院手术时病区的护理管理,总结短时间内与外院医疗专家合作的经验。[方法]组建临时病区,抽调专业人员,与中国微笑行动组织合作,为98例唇腭裂患儿免费实施手术,负责患儿围术期专业化护理及临时病区的各项管理工作。[结果]9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无手术意外、护理差错、死亡病例,受到社会各界、医疗专家的好评和医院领导的认可。[结论]加强病区护理工作的管理,积极与专家合作,可确保短时间内医疗慈善行动中成批患儿住院手术的成功。
作者:李芹;杨晓燕;田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总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方法及经验,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针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所有病人采取严密监护、溶栓疗法等急救护理治疗后,19例病人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除死亡的 2例病人外,2例病人不满意。[结论]及时、准确、高效、严谨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娟;吴丽;高英;史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通过选择优质的带教老师、让护生参与管床、教授查房及“床边工作制”、规范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操作、规范用语、重视健康教育、主持护理教学查房等方法,以提高病人、医生对护生的满意度,增强护生的自信心。
作者:詹慧旦;郑锦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目视管理方法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月活动,成立活动小组,设计手卫生现状调查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时纠偏,随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及手卫生效果监测。[结果]实施目视管理手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月后,工作人员“六步洗手法”和卫生手消毒、干手方法和手卫生效果有明显提高。[结论]目视管理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加强员工手卫生知识培训,改变了消毒供应中心员工手卫生观念,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种有效提高手卫生管理效果的方法。
作者:李淑玲;钱思兰;黄北南;胡国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160例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术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置管困难4例,导管脱出2例,穿刺部位渗出、出血3例,导管阻塞3例,静脉炎5例,穿刺部位局部感染5例,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并发症均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龙淑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课程开设较少、人文教育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实践与执业准入考试的需要,通过增设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护理教育更加完善和科学。
作者:陈飞;张咏梅;王万玲;蒋映兰;曾芬莲;陈秀蝉;沈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健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对23例宫颈妊娠病人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对病人进行术前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有无阴道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2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徐佩风;崔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从临床实习角度分析了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帮助护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作者:王冰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