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赵娟;吴丽;高英;史超

关键词: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方法及经验,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针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所有病人采取严密监护、溶栓疗法等急救护理治疗后,19例病人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除死亡的 2例病人外,2例病人不满意。[结论]及时、准确、高效、严谨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送检平车安全固定带的简易制作与应用

    医院临床服务中心承担大量的病人送检任务。由于我院地势落差大,道路不平且坡度长,原有平车未设计安全固定带,不锈钢护栏很容易松动下落,运送病人途中存在较大的病人摔伤安全隐患,为此,特制作平车安全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长70 cm、宽5 cm深灰色帆布带4根,日字扣4个,插扣2个,长10 cm、宽4 cm 子母粘贴带4条。将帆布带的一端穿过日字扣中间横杆反折缝制固定,分开子母带,子带与帆布带末端平齐缝制于帆布带上,距离子带约1 cm处将母带缝制在同侧帆布带上,同样方法缝制其他3根固定带,形成4根独立的固定带。

    作者:席艳梅;程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用于鼻咽癌大出血的护理

    采用插管前、插管后及拔管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出血量观察、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对5例使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治疗的鼻咽癌大出血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瑛;邓淑琴;万艳群;代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先天性心脏病病人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对38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进行介入治疗,37例封堵成功,效果满意,余1例因病变解剖部位特殊,试行多次均未成功,后放弃介入性治疗。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准确的术中配合、细心周到的术后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病人手术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及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介入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对23例宫颈妊娠病人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对病人进行术前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有无阴道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23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作者:徐佩风;崔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目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的效果。[方法]运用目视管理方法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月活动,成立活动小组,设计手卫生现状调查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及时纠偏,随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及手卫生效果监测。[结果]实施目视管理手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月后,工作人员“六步洗手法”和卫生手消毒、干手方法和手卫生效果有明显提高。[结论]目视管理以视觉信号显示为基本手段,加强员工手卫生知识培训,改变了消毒供应中心员工手卫生观念,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种有效提高手卫生管理效果的方法。

    作者:李淑玲;钱思兰;黄北南;胡国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严正声明

    近在网络上发现一些单位及个人,未经我刊许可,通过互联网以我刊名义约稿、代理稿件或以开设“绿色通道”的名义收取加急费等,严重侵犯了我刊权利。现严正警告这些单位及个人,1周内从网上撤销相关内容,停止侵权。否则,我刊将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在此,也敬告广大作者、读者,我刊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网站代理征稿,也未开设“绿色通道”收取加急费等。本刊唯一投稿网站是索医网。

    作者:《全科护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将52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产前门诊检查,观察组另接受助产护士的产前门诊,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应用于对孕产妇产前检查中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贺美琴;陈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及并发症预防

    根据手术医生操作的要求,选择现有的体位器材,给予病人调整摆放体位(头低左倾截石位),调整后的手术体位手术部位暴露充分,手术医生操作方便,无并发症发生,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明芬;杨之丽;安敏捷;王显容;赵紫雄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反思小组讨论会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定期组织反思小组讨论会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7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带教,观察组采用定期组织反思小组讨论会带教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思小组讨论会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整体水平及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周清萍;章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辞书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巧妙夹闭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

    软包装输液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安全性能好、不易破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储存,并且使用时不需要网套。软包装袋输液通常是在空气压力下自动收缩,不需要使用通气管路即可保证袋内液体通过封闭输液管路输注给病人。但我院现在所用的一次性输液器都均有排气管,因此,我们采用的一些材料来巧妙夹闭一次性输液器排气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各科室广泛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鞠晓铭;刘莹;周玲;丁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香港医院急性疼痛管理见闻与体会

    笔者作为“广东省护士在港培训专科护理文凭课程班”的学员,于2010年6月-2011年4月赴香港×利沙伯医院进行高级外科专科研习培训,该院先进的急性疼痛管理模式和先进理念,使笔者对镇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总结如下。1疼痛医嘱香港医院的疼痛医嘱基本上都是开备用医嘱,例如“Tram-adol 50 mg iv/im q6hprn”。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镇痛药或何时给予镇痛药,甚至决定通过什么途径给药。护士在执行疼痛医嘱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及时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疼痛医嘱的特殊赋权,因此香港医院对护士的镇痛知识基础、观察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作者:吴杏菊;张海燕;余春燕;庄彩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1],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分泌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累及新生儿及幼儿[2]。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皮肤触痛和红斑,尼氏征(Nikolsky)阳性,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泛发性表皮松解,大片表皮剥脱[3]。我科2013年5月收治1例经临床确诊SSSS的患儿,经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章玲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病灶ENCOR微创旋切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病灶ENCOR微创旋切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乳腺病灶择期进行 EN-COR微创旋切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环境护理、人性化手术解释、人性化心理干预及人性化锻炼指导,采用 Zung 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价病人术前及出院时的心理、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 SAS 及 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病灶 EN-COR微创旋切术病人的焦虑、抑郁心理,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惠玲;张朝霞;谭彩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防范策略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NICU中19例PICC置管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防范策略。[结果]导致 NICU 中非计划性拔管原因依次为导管堵塞、滑出、穿刺侧腋下或胸壁肿胀、怀疑感染、导管破裂、操作不当。[结论]导管堵塞和导管异位是导致 NICU 中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正确的维护方法及成熟的PICC置管技术是 NICU中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云兰;包满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

    电痉挛疗法(electric convulsive treatment,ECT)[1]是使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降低痉挛值,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使用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sulsive treatment,MECT)又称改良电抽搐治疗,是在电抽搐治疗前加用静脉麻醉药和肌松剂,对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进行选择性阻断,电痉挛过程中的痉挛明显减轻或消失,使病人对抽搐和治疗的恐惧感明显减轻。MECT 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 MECT 治疗的护理工作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朱园;张燕红;王兆芹;吕园;曹香;徐进宇;徐敏;钱瑞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隐性课程在护理本科生职业精神和专业思想建设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课程开设较少、人文教育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实践与执业准入考试的需要,通过增设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护理教育更加完善和科学。

    作者:陈飞;张咏梅;王万玲;蒋映兰;曾芬莲;陈秀蝉;沈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桡动脉痉挛的护理

    2011年9月-2012年9月完成的349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中有71例发生桡动脉痉挛,通过术前对病人的评估与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与紧密配合,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及对病人的康复指导,有效减少了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确保了手术顺利开展。

    作者:祁末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