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敏;潜艳;董翠萍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9例子宫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系统护理。[结果]549例病人术后均治愈出院,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及时安慰病人,促进病人舒适,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龙海梅;成亚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足部游离皮瓣血管蒂解剖恒定,口径适宜,血管变异少,组织瓣切取与修复不受创面大小限制,且外形逼真,可达到解剖修复,同时足趾游离小组织瓣供区隐蔽,供足损伤小,术后不影响病人行走[1]。但足趾小组织块移植需要精细的微血管吻合技术,同时也离不开术后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科共完成足趾小组织块移植修复手指缺损术20例(26指),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营敏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中隐性课程的应用对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物质隐性课程、制度隐性课程、文化隐性课程和人际沟通隐性课程对在医院实习的1168名护生进行培训。[结果]实习护生迟到、早退、旷工等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总体评价较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大幅提升。[结论]护理隐性课程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综合素质及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作者:幸姝丹;张咏梅;龙维;曾芬莲;陈凌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8例需行静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儿,按照单双号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基础护理,采用中文版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时的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LACC 和 Wong Baker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静脉穿刺采血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对静脉穿刺采血的疼痛反应,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静脉穿刺采血成功。
作者:吴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下剖宫产产妇术中发生寒战的原因,探讨预防剖宫产术中发生寒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护理干预下仍出现寒战的116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寒战出现时间、原因及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寒战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心理紧张、散热过多、产热增加、药物毒性反应等为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急诊手术寒战发生率较择期手术高。[结论]分析病人发生寒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是控制寒战的有效措施,有助于预防剖宫产手术中寒战的发生。
作者:刘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完善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留取粪便标本的管理,降低住院病人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住院时间>3 d 的出院病历818份(改进前),分析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缺失的原因并进行改进,内容包括改变环境因素、规范标本容器存放管理、严格交接班、加强宣教、规范收集大(小)便标本的流程管理等,抽取神经内科2013年9月—2014年3月住院时间>3 d 的725份住院病人的病历(改进后),统计改进前后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结果]改进后出院病历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由改进前的44.7%降低至13.1%。[结论]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可降低住院病人粪便常规及潜血检查的缺失率。
作者:廖婵娟;陈焕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饮食温馨提示卡对咽喉头颈外科术后病人饮食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将360例咽喉头颈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饮食温馨提示卡,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饮食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咽喉头颈外科术后病人进行口头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用饮食温馨提示可提高病人对饮食的知晓率。
作者:翟红丽;明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气管食管瘘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获得性气管食管瘘是由于气管内导管的压迫、摩擦,使气管壁发生坏死,并向后穿透气管壁,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间的异常通道[1]。对于气管切开、需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的病人,由于气管壁切开破坏了结构和稳定性,加之套管置入及其球囊压迫损伤管壁薄弱的膜部结构,易导致气管膜部穿孔而产生气管食管瘘[2,3]。我科于2013年9月出现1例因气管切开留置气管套管后发生气管食管瘘60余天的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儿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童敏;潜艳;董翠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对20例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并从心理、呼吸道准备、体位、疼痛、引流管、饮食、出院指导等方面给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例颈髓损伤后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护理后,4例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均脱离危险,无病人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预见性护理,严格规范护理操作和流程,能有效避免颈髓损伤后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死亡。
作者:刘莉娜;徐婷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 36)对120例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存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我国常模(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生存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医务人员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丽红;马乐;张丽娟;王立群;罗妮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病人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 CIK)抗瘤治疗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40例晚期肺癌病人进行 DC CIK 抗瘤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细胞回输护理、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护理。[结果]40例病人顺利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13例病情部分缓解,27例病情稳定,并发症经过相关处理后也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晚期肺癌病人在实施 DC CIK 抗瘤治疗过程中配合全面的护理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郑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青光眼是我国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之一,在眼科领域是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1],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性失明。对因青光眼致盲的终末期病人,由于目前尚缺乏恢复视力的有效治疗措施,容易被忽视。现将1例终末期自发眼球破裂的青光眼病人的原因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霖;应希;戴超;吴燕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体位摆放、仪器连接、病情观察)、术后处理等。
作者:许国红;林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失禁性皮炎(IAD)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按常规经验处理的40例 IAD 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1月—2013年12月伤口组会诊运用 IAD 标准化护理流程处理的40例 IAD 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57.5%,治疗时间分别为4.8 d±1.3 d 和7.9 d±4.2 d,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 IAD 皮肤进行评估、分级,并根据皮炎级别情况采用规范的相应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作者:张艳;吴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方法]纳入资料完整的留置尿管病人255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为判断标准分为感染组(73例)和非感染组(18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7 d、应用激素、操作次数≥2次、膀胱冲洗<7次/周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资料多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7 d、操作次数≥2次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操作次数≥2次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是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竹君;付林;王玉;陈汉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结果]病人经精心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子宫肌瘤围术期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病人心理负担,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王楠楠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从心理、饮食、肾功能监测、血液透析、用药、病情观察等方面对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病人进行护理,结果均治愈出院,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较为常见,加强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查桂珍;王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56例白内障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重视病人健康教育,以取得病人的配合,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掌握手术操作步骤及仪器的使用。[结果]56例病人术前视力光感~0.2不等,术后3d裸眼视力>0.3以上40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6以上46例,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超声乳化仪操作、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成功完成手术的保证。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对46例老年性上睑下垂病人进行手术,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做好配合与观察,术后做好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46例老年病人均手术成功,其中5例术后第3天出现眼睑过度水肿,导致轻度眼睑闭合不全,经对症处理均治愈,出院时眼睑功能恢复。认为对老年性上睑下垂病人进行全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乔云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