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李凌芸;倪建芳
综述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在结肠癌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的方法,具体包括加强病人的教育、更好地麻醉、止痛、微创手术以及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肠内营养)等,以减轻手术应激、疼痛及不适反应和减少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作者:卢静;张鹏年;孙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病人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 将180例单侧突发性耳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87.78%,对照组为52.2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27.09,P<0.05).[结论] 微波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胡晓玲;王亚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临床输液中会遇到有的输液药品需控制输注速度,病人又不只输入这一种药物,这样就会影响其他液体的输入;或是病人又增加一组液体需要同时输入.若病人未应用静脉留置针,一般就建立2条静脉通路,既增加病人的疼痛和费用,又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在临床输液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使用肝素帽与一次性头皮针连接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利琴;张利萍;练小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焦虑与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9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入院时及术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定,同时测定眼压,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术后1周SAS、SDS评分以及眼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减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效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春艳;曾志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致泵功能障碍而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心脏骤停和各种复杂的心律失常.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平均年龄为43岁,年病死率为25%~45%,猝死发生率为30%[1,2].由于本病常有心脏骤停和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即使抢救成功,其预后也较差,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我院内科病房成功抢救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脏骤停和频发心室颤动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立华;刘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用治疗蜂疗后皮肤发痒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120例蜂针治疗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观察其疗效.[结果] 第1个疗程显效9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第2个疗程显效为115例,有效5例.[结论] 蜂针治疗皮肤发痒病人局部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效果明显.
作者:王冬香;马常青;成永明;张志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目的]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目的] 对策.[方法]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并培养护士[目的] 工作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结果] 护士对存在[目的] 安全隐患有了深刻理解,认真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杜绝了不良事件[目的] 发生,提高了病人[目的] 满意度.[结论]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培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强化法律意识,是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防止护理缺陷和事故发生的关键.
作者:蔡小球;庞晓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腹部外科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标准,对62例腹部外科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腹部外科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8%;恶性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病人(P<0.01);营养支持的误用率为21.7%,未行营养支持者占75.0%,营养支持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PN)支持为主.[结论] 应根据NRS 2002的评估结果,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尤其是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左传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40名护理专科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期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可提高质量.
作者:郑莉茗;杨小仙;杨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分析老年病人口服用药误区,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强调应加强护士业务学习、指导病人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姿势、服药方式、储存方法、停药注意事项并注意老年人用药的心理因素等,以降低用药差错,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李春花;何岳;肖群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特殊情况,在静脉输液时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护士能及时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现分析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候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所引起的急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犬、病猫等动物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和动物一旦受病毒侵袭后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居各种法定传染病之首[1].近年来,随着人们饲养犬类宠物数量的增多及缺乏严格管理,加之对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不够,狂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31例狂犬病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夏军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总结15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加强输注营养液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液的制备、不良反应的护理等,以促进病人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褚旭英;王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深入访谈法对120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调查,调查就医延迟的原因与时间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9.17%的病人有就医延迟现象,延迟时间越长,乳腺癌临床分期越晚.[结论] 乳腺癌病人存在就医延迟现象,应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建立乳腺癌防治及普查模式.
作者:江端英;罗学平;梁美莲;侯香传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45例盂唇损伤病人行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45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1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加强肩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病人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春燕;潘丽芬;曾小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阐述经临床护士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认知现状和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面临的困难,综述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现状,包括口腔护理方法、口腔护理的频次、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评价指标.
作者:刘春香;莫伟梅;石娟;祝立阳;陆美妮;韦涌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通过确定循证问题、寻找循证支持、进行循证护理实践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45例病人术后并发出血3例,胰瘘9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使护士明确了解其病情观察的内容,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
作者:陈妙贤;钟金仪;黎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50例恶性血液病肛周脓肿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在系统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同时进行伤口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湿性愈合方法进行伤口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肛周脓肿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肛周脓肿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方法,提高了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
作者:梁丽芬;李茂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病人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1].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留置导管、泌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尤其是ICU的病人由于基础疾病较重,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通过分析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孕足月单胎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初产妇100例为观察组,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母乳喂养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等.[结果] 两组产妇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术后泌乳量充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能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马力凤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