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梅
新生儿病区是集中收治新生儿疾病和未成熟儿疾病的病区,患儿病情变化快,治疗、护理操作多,密切观察、及时记录是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护理记录也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法律文件[1].我科于2004年6月开始实施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登记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风险.为了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护理风险的发生,防范护患纠纷,2011年2月根据新生儿护理的特点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病历书写规定,经学习讨论,修改完善了以往的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经过5个月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王雁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急诊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给予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从鼻腔或口腔吸痰,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从口咽通气管中给氧或面罩给氧,从口咽通气管中吸痰.比较两组病人通气改善有效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87%,对照组通气改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通气管能解除气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急诊昏迷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蒋芩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订结核病专题培训、进修等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肺结核防护知识问卷,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7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75名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总分为18.71分±3.45分,答对率为74.84%,其中传染途径得分高,防护措施得分较低;职称、工龄、肺结核护理经验及专题培训影响护士肺结核防护知识得分.[结论]目前综合医院护士对肺结核防护知识欠缺,应加强肺结核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黄冬枚;席明霞;莫文娟;周慧梅;卿利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肾内科中专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中专实习护生分为两组,观察组60名采用目标教学法带教,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专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中专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中专实习护生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任爱花;任翠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方法]对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等.[结果]6例病人因合并严重肺心病、脑梗死、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62例病人尿酮体基本消失,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血糖控制良好并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作者:刘冬梅;向庆丽;李春林;赵晓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护理顾问团,确定服务模式及内容,对肿瘤病人实施全程护理服务.[结果]减少了病人就医的盲目性,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能.[结论] 开展顾问式全程护理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有利于肿瘤专科护士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作者:陶利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16例家庭病床病人采用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查房形式进行护理查房.[结果]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社区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应用三级护理查房,可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作者:尹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36例急性会厌炎伴呼吸困难病人的急救护理,强调应及时、准确地应用大剂量激素和抗生素、吸入高浓度氧,以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程度,掌握气管切开时机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芸娥;何淑宁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是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常发生早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舌癌治疗采用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并同期皮瓣修复术较为常见[1].口腔颌面外科游离皮瓣是将身体远处的轴形皮瓣应用显微血管外科技术移植到颌面或口腔缺损处,不仅能整复表浅创面或缺损,还可以应用于整复较深层、洞穿性的组织缺损.
作者:赵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急诊肺动脉栓塞取栓术病人的护理配合.[方法]9例肺动脉栓塞病人在急诊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取栓术,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护理配合.[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急诊肺动脉栓塞取栓术病人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李华;王亚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近年来,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广泛应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治疗.PKP是一种新型脊柱外科微创手术,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关状石排列,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主要用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1,2].2009年-2011年我院骨科采用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37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由于PKP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我科只安排1名巡回护士配合完成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杨亚南;刘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先天性面横裂又称口角裂或巨口症,Tessier分类为第7号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早由Reissmann于1869年报道,其发病率极低,为1/15万~1/30万,是胚胎发育时期胚突正常发育及融合受阻,上颌突与下颌突部分或全部未融合引起[1].
作者:潘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强化行为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58例糖代谢异常孕妇分为观察组155例,对照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行为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并发母婴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行为管理能使孕妇安全渡过孕期、产褥期,降低因高血糖导致的母婴并发症.
作者:卓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总结社区癌症病人的临终护理,强调应加强疼痛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痛苦,维护尊严,帮助病人安宁地走完生命的后历程,并对其家属提供生理及心理关怀.
作者:崔宇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10%聚维酮碘乳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方法]将100例Ⅲ期压疮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10%聚维酮碘乳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8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 d、9 d创面羟脯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聚维酮碘乳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陆少玲;黄正有;朱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对52例子宫肌瘤病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加强手术护理配合.[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手术及护理效果.[结论]加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潘晓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在系统理论指导下,制订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导师制的实践路径,并应用于临床实习教学,取得了澄清临床实习教学问题、个性化多样化辅导、定期沟通反馈、完善实习教学管理环节的医、教、学三方面的成效.
作者:康凤英;陈晓莉;闫丽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周程化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制订基础护理周程表,将基础护理基本工作合理安排在1周内完成,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实施基础护理周程化服务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基础护理周程表,可使基础护理工作流程化、规范化、集中化,从而提高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高秀芳;田丹丹;辛俊颖;蔡若莲;蔡云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静脉穿刺给药或采血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和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手段[1].常规表浅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时有发生,多由于护士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不能一次成功、针管固定不牢、部位选择不当、病人凝血时间延长等原因,造成血液溢出血管,淤积于皮下而形成,在短时间内很难吸收,且易引起感染.皮下血肿一旦发生,医护人员应积极地给予治疗和护理,使血肿能及时消散或使损伤降低在小范围.近年来,我科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较好地预防了周围静脉穿刺和拔针时皮下血肿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