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输液贴新用途

徐仁花;汤军花

关键词:医用输液贴, 无菌持物镊, 治疗室, 现报道如下, 瓶口, 胶布固定, 护士站, 工作效率, 球覆盖, 大输液, 液体, 碘伏, 操作
摘要:长期以来,在护士站治疗室,配制完的液体,瓶口处常规用无菌持物镊夹取碘伏棉球覆盖,然后用胶布固定待用,这种做法很繁琐,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我院自2007年以来,护士治疗室淘汰了无菌持物镊,配制好待用的大输液均用无菌输液贴封住瓶口,操作简单便捷,现报道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焦虑抑郁与功能康复护理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1,2].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恢复慢,给老年人身心造成了极大痛苦[3],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据文献报道,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很难恢复到骨折前水平,这严重影响到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其预期寿命[4].因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康复护理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孙萍;寇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外科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疼痛是外科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外科病人术后常见的主要原因.由于疼痛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解决引起疼痛的原因,而且也要重视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丁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便秘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卒中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有关,据国内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1],这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而且由于用力排便致血压及颅内压增高,导致已有症状加重,诱发再出血及再梗死,造成预后不良.据报道,有10%左右的病人致残的诱因为便秘[2].Robain等[3]研究表明,便秘可加重脑卒中病人脑部损害,从而降低病人的活动能力.

    作者:廖婵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环境危害因素及防护

    医院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职业环境中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心理因素和可能对护士产生的健康危害展开叙述,以提高护士对各种职业危害的鉴别能力和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促进医院管理层重视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护士产生健康危害,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此类危害的发生.

    作者:许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病人肺叶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肺癌是本世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类健康和生活威胁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外科治疗仍是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围术期的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至关重要.为提高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作用.[方法]术前1 d配合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结果]通过术前访视,病人感到被尊重和关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能顺利接受手术;术前访视使病人对手术和麻醉有了初步认识,减轻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病人处于接受手术的佳心理和生理状态;通过术前访视,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种生化检查结果,对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结论]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作者:马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通过对60例鼻腔鼻窦疾病病人行内镜下鼻窦手术病人的护理,提出术前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体位及饮食、术后不适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作者:魏小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及急诊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来势凶猛,随时可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它是急诊内科的危急重症之一[1].我院急诊科1999年3月-2007年8月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病人209例,其中24 h咯血量大于300 mL者79例.现就护理工作中仔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咯血先兆并及时抢救护理的探讨介绍如下.

    作者:余明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儿科护理工作面对的压力及对策

    探讨如何化解儿科护士的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五方面分析现阶段儿科护理工作所面临压力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化解压力的对策.通过对现阶段儿科护理工作所面临压力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五项对策: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配备要充分;进行有效沟通,让家长充分理解护士;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关心护士,爱护护士.

    作者:沈桂杰;王卫东;平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在作为外科治疗重要手段的同时,也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急诊手术,由于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程复杂、病情变化快及病人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等原因,对生死感受强烈,恐惧不安程度高.这些因素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并进一步影响疾病的转归.

    作者:张锡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医用输液贴新用途

    长期以来,在护士站治疗室,配制完的液体,瓶口处常规用无菌持物镊夹取碘伏棉球覆盖,然后用胶布固定待用,这种做法很繁琐,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我院自2007年以来,护士治疗室淘汰了无菌持物镊,配制好待用的大输液均用无菌输液贴封住瓶口,操作简单便捷,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仁花;汤军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病人不遵医嘱口服用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药物在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口服给要是既方便又安全的给药途径,但在治疗中有部分病人却因某种原因会产生一定的抗药心理[1].护士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具体分析产生抗药心理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合理用药,使其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郭皓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脂肪肝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形成,与单纯肥胖、饮酒、营养失调、糖尿病等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与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有低龄化趋势,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2位肝病,且有5%~15% 的病人发展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1].

    作者:李随珍;武凤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该医院247名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人口统计学特征调查表等测评并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SCL-90的总分及除人际关系外的各症状因子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岁以上年龄组护士的躯体化因子和抑郁因子分高于30岁内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的躯体化因子和抑郁因子分高于工作10年以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外科手术室护士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病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高,30岁以上年龄组护士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高于30岁以内组;工作10年以上的护士的躯体化因子和抑郁因子分高于工作10年以内组;ICU、外科手术室护士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病房组.

    作者:王晋;李芸;沈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规范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处置管理,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对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整改,完善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对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调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结论]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有效管理家庭病床医疗废弃物,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孙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过敏性疾病重在预防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小儿和高龄人群中均不断增加.这种增加倾向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在一生中曾患过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可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也会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弓爱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救仪器在临床使用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随着近代急救医学的迅猛发展,急诊、急救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高、新、尖急救仪器的广泛使用,1999年我国卫生部提出由中华护理学会组织培训,并提出专科护士任职资格和职责以来[1,2],急诊、ICU等专科急诊抢救护理工作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临床科室,当病人病情发生突然变化时,却常因急救仪器的使用与管理不当引发护理纠纷,严重制约着急诊抢救护理工作的提高.如何把握佳抢救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抢救中急救仪器的准确定位、性能的良好、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郝真娥;范永利;牛玉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量的1/5以上, 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多种多样,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稳定病人情绪.

    作者:王玉秀;方媛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加强护生实习期间班级管理的四大设想

    现在很多班级管理工作包括在校期间的管理和后期的教学实习管理两个阶段.这两者之间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如何在实习期间做好后期的班级管理工作给我们每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本着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班级管理做了四大设想.

    作者:陈桂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

    对我院2005年2月-2008年1月4 879例产妇中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13例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探讨引发晚期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与护理对策.结果表明,76.9%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周以内,其余23.1%发生在产后2周之后;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依次为胎盘、蜕膜滞留、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内膜炎等.认为,通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和并发症、合理选择剖宫产切口、科学护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翠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