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应用降压药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闫美琴;郭金凤;白风枝

关键词:老年病人, 应用, 降压药, 不良反应, 高血压病病人, 治疗及护理, 药物代谢, 药敏感性, 排泄功能, 护理介绍, 慢性病, 老年人, 反应时, 知识, 增强, 用药, 护士, 观察, 肝肾, 程度
摘要:由于老年病人常同时伴发多种慢性病,其肝肾的药物代谢换与排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对降压药敏感性增强,不良反应时有发生[1].为使老年人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及护理,护士应掌握多方面知识,同时细心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9月83例高血压病病人应用降压药不良反应的护理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断指再植急救与护理进展

    断指再植术是将离断手指的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进行再植修复与重建.1964年王澍寰[1]在放大镜协助下首次完成了兔耳再植的实验研究,同年为1例儿童手指完全离断再植获得成功,开创了再植先例.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开创期、70年代的发展期、80年代的硕果期和90年代的功能期[2],我国的断指再植技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再植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3].

    作者:赵丹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7号一次性头皮针在小儿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在危重小儿救治过程中,需随时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等各种生化项目,以指导抢救治疗,因此快速有效的采集标本是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2岁以内的患儿一般采用股动脉采血,现介绍一种新方法.

    作者:朱旦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同时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如何对手术室医疗废物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手术室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我院于2005年开始对手术室医疗废物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夏丽红;贺媛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PDCA循环用于培训实习护士摆放手术体位的研究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培训实习护士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60名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每组3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进行培训,PDCA组按PDCA循环培训,2周考核1次,共4次,并记录成绩.[结果]PDCA组每次成绩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实习护士体位摆放技能培训,其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培训方法.

    作者:朱翠容;曹君;丁玉辉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自制手术台上废物收集器

    随着医学发展,一次性手术用物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各种手术物品的包装袋及残余的线头等小垃圾在手术台上给洗手护士增加了许多负担,频繁地往台下垃圾桶内丢弃废物容易造成污染,也给洗手护士及巡回护士造成了许多工作中的不便,但是不及时清理,遗留在手术台上又可能带入病人体腔内.我科于2006年自制了一种手术台上的废物收集袋,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开胸术后术侧上肢早期功能锻炼研究现状

    吸烟和空气污染使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肺癌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预计到2O25年我国的肺癌发病人数将每年超过100万[1].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而后外侧开胸是胸外科常使用的切口之一.

    作者:骆福秀;钟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小麻油外搽治疗小儿红臀

    小儿红臀是由于小儿臀部及外阴部皮肤受潮湿尿布机械性摩擦和大小便化学性刺激所引起.2006年4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小麻油外搽治疗小儿红臀83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花梅;纪岱晨;李坤梅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胎头吸引术失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胎头吸引术是头位分娩时的阴道助产技术之一,是根据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正常的牵引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有替代产钳牵引和回转胎头的作用,但使用不当容易失败.针对胎头吸引术中可能发生失误的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胎头吸引的失误率.

    作者:郝少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社区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指出我国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观念、社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社区工作服务范围局限,家庭护理局限及社区护士工作辛苦、待遇低.为此,提出转变社区护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对护理人员进行高等教育和在职培训,健全社区护理组织的组织管理体系等对策.

    作者:龙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1例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反复发作诱因分析与护理

    对1例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反复发作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临床特点、观察方法及内容,并对其反复发作的诱因进行分析,表明经期来潮、怀孕、感染、精神刺激等是其主要诱因,从而提出抑制排卵、避免感染与精神刺激是减少血卟啉病发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曾咏梅;林金香;徐桂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儿童急诊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及防范措施

    病人安全是指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在主观上的认同与信赖,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避免与预防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任何伤害.鼓励主动报告、预防医疗隐患及医疗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小儿在诊断、治疗、心理社会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在儿科急诊护理上有其独特之处,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将可能给患儿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蒋海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激发护理实习中差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临床带教经验发现,护理实习中差生的智商并不低,而是缺乏学习兴趣.为了让实习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总结了一套激发护理实习差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秀梅;郭春兰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存在于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非常重要.医务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作者:连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士心理压力是工作环境要求与护士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无工作成就感等[1].

    作者:蔡文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2006年在我院分娩后发生新生儿窒息52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孙雅丽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注射室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我院注射室担负着全院门诊病人的注射、输液工作.工作中发现在注射室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对此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东方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多媒体技术在儿内科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人多,每日急诊号300个~500个.为了方便病人夜间就诊,今年我院开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急诊分诊中,提高急诊分诊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杨晓菁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4例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俸伍凤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不同容积自制水垫预防压疮的研究

    [目的]结合不同受压部位的特点,探讨危重病人有效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自制不同客积3 L袋水垫分别置于危重病人的肩部、骶尾部、髂部、足跟和踝部.[结果]200例危重病人受压皮肤,无一例出现皮肤不良改变.[结论]在危重病人肩部、骶尾部及髂部使用充液量约1/3水量的3 L袋水垫,足跟和踝部使用充液量1/2~2/3水量的3 L袋水垫,能有效保护危重病人的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而且自制水垫病人感觉舒适.

    作者:罗少芳;区洁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 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做好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重要意义.老年脑血管病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症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护理评估,将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分为4型:焦虑型、郁闷型、开朗型、依赖型,同时采取沟通了解、知识宣传、个性化教育,把握时机及综合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具体心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