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红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是产妇较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和护理不当可以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产后出血导致产妇死亡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髋关节疾患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患治疗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解除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原有的功能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
作者:牛斐斐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为更好地对老年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把握有效时机,分i喻段进行,传授知识,要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灵活性和针对性.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妊娠期保健门诊是医疗保健机构针对孕妇这一特定人群提供特殊服务的场所.其服务环境、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母子两代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
作者:白桦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颈静脉置管为常见的输液通路.颈静脉穿刺针较普通套管针相对粗长,对于穿刺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在每日常规更换透明贴膜时,由于穿刺点被贴膜牢牢粘住,揭膜时的牵拉使病人感到疼痛.
作者:张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步代替功能制护理,而整体护理的开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从单纯的护理者向健康教育指导者转变,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知识的灌输,是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的行为.
作者:蒋志葵;范永颂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1].但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在输注成分血时,因剂量不易掌握(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有时每次只需输15 mL~20 mL,而我院血袋小规格为100 mL),速度不易控制(输注速度慢要求4mL/h),另因早产儿在出生后前几天,不显性失水量大及入量不足,可引起高渗脱水而导致高钠血症[2],输血前后生理盐水用量要严格控制.
作者:宁爱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现实生活中,病人往往是初次进入手术室,突然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病人会过度紧张.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手术,尽管麻醉效果很好,但病人常因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效果[1].加上手术的刺激和组织的牵引,往往会引起病人焦虑情绪,甚至恐惧.
作者:洪方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日趋规范,综合性治疗理念已经被广大医生及病人认可,而化学药物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治疗效果也已被众多循证医学所证实.
作者:燕素珍;王晓霞;田金景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作者:李德琴;李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疾病的诊治与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软式内镜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消毒灭菌难度大,同时内镜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数量有限,存在供需矛盾,这些因素导致临床内镜消毒工作不到位[1],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医疗安全[2].
作者:彭桂芳;贺跃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喘憋性肺炎呈上升趋势,由于呼吸道痉挛、狭窄、阻塞,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青紫、三凹征、出冷汗.患儿极度痛苦,轻者烦躁不安,重者活动无耐力,甚至出现抽搐、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曹爱召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乳腺癌是一种以多中心发生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乳房疾病,好发于40岁~60岁的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术治疗并配合化疗其效果较好.
作者:曹向民;杜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病人,女,56岁,因患急性扁桃体炎来我科治疗,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穿琥宁0.4 g静脉输注,每天2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注射用头孢米诺钠2 g静脉输注,每天2次;当输完一瓶液体换上另一瓶时,不同的两种药液在同一输液管内相遇,立即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因及时发现,中止输液.
作者:张侠南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发展和护理观念的更新,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加,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心身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作者:彭英姿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我院1995年-2006年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混合痔800余例,均收到良好效果,其中做好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加速创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术后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在院内感染中发病率中居首位[1],也是脑卒中病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卒中病人起病急、病情危重,一旦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不但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也给治疗和预后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美国因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每年需多花费12亿~20亿美元[2].
作者:韩洁;高岚;吕淑萍;王艳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既易出血又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
作者:李晋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我市地处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肝炎、结核的发病趋势明显上升,艾滋病的检出率也逐年增多,而医院又是这些疾病的聚集地.医务工作者是感染这些疾病的高危人群,临床护生更是如此.因此,加强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让学生掌握职业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职业伤害,已成为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刘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成人护理本科毕业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授课方法的认同性的现状,同时了解学生期望增加的课程,为今后的成人护理本科生课程的科学设置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需要学习课程:急救护理(58.11%)、护理诊断学(53.12%)、护理教育学(50.55%);不需要的课程:统计学(28.06%)、流行病学(27.55%)、护理美学(13.31%);需要增加的课程:心理学(56.13%)、营养学(13.75%)、法学(7.68%).授课方法适合成人教育的课程:护理教育学(76.45%)、护士的语言与技巧(63.68%)、护理诊断(46.47%).[结论]成人护理本科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尊重社会与学生的选择.
作者:宋丽萍;尤晓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