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内科住院病人受疾病影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或因病区环境、治疗、护理、院内感染等因素,使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受到威胁,既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有时又会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和信誉.现将影响内科住院病人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娟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瘤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外科手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内科保守治疗后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带膜支架植入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较好的治疗方法,安全、高效.但70岁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植入带膜支架却未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地为1例71岁的病人实施了带膜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红;龙洁莹;黄翔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目的]使护生尽快掌握规范的适用于临床的护理操作技术与技巧.[方法]集中示范训练护理技术操作并考核.[结果]经成组t检验,两组护生护理技术操作综合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3.31,P<0.05).[结论]集中示范训练护理技术操作可使护生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尽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刘海萍;张敏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的技术,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或向肠内注入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1].对便秘病人,临床上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以软化粪便、排除肠道内粪便,减轻腹胀.常用溶液为排便合剂.灌肠用物为推注器加一次性肛管,但用一次性肛管灌肠,肛管管径过粗,置入肛门困难,在对一些痔疮病人进行灌肠术,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并给病人造成疼痛和出血等不适.笔者经过实践,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加延伸管替代推注器加一次性肛管,进行灌肠,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珠芳 刊期: 2006年第27期
从胎儿出生到满28 d这段时间称为新生儿期,这是婴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重要过程,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婴儿健康成长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大大的增加,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的优生优育问题,更是十分重视.
作者:李益;肖刘红;林梅 刊期: 2006年第27期
CT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CT增强扫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在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推注过程中可引起碘过敏反应,轻者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而可靠的静脉穿刺方法,保持足量造影剂的顺利注入,也是提高增强效果的关键.现回顾总结本院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联合使用进行CT增强扫描的病例214例,旨在分析总结造影要领、造影剂副反应的产生机制、预防措施和检查中的护理等.
作者:陈世耕 刊期: 2006年第27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6.96%,1999年10月,我国已正式宣布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者:林海英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异位妊娠(宫外孕)系指受精卵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多见占95%,其次是腹腔妊娠.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现将宫外孕病人整体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党忠珍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更换引流袋.常用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腹腔引流管、T管引流等都需接引流袋.操作中往往需很大力气才能将导尿管尾端橡胶部分接上引流袋接管的头端突起部分.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巧接引流袋的方法,经临床应用300例,无一例失败.介绍如下.
作者:王琦 刊期: 2006年第27期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年妇女已成为家庭、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放弃自我,辛苦劳作,勇于拼搏,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她们劳作和成功的背后,她们的身心健康却存在着较大隐患,令人十分担忧.笔者在基层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认为关爱中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
作者:胡素琴 刊期: 2006年第27期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人,由于颈部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退化等病变影响椎间孔变窄,神经根受压即逐渐出现各种症状,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背疼痛、沉重、僵硬、头晕、头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症候群.颈椎病病程长,病理变化多,是一长期、慢性、进行性疾病,且容易复发,所以对病人的出院健康指导,不仅可以巩固正规治疗的疗效,降低颈椎病病人治愈后的复发率,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和增强保健知识.笔者曾对颈椎病出院病人43例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并追踪随访8个月~12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立希 刊期: 2006年第27期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3方面均受到很大的影响.指导病人选择合适的造口袋,精心护理造口皮肤可避免造口部的渗液、分泌物、粪便污染切口,使造口皮肤与黏膜较宜愈合.掌握正确的扩肛方法有利于减少人工肛门狭窄.进行结肠灌洗,进食无刺激、易消化的食物,不仅便于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而且还能减轻造口异味,提高病人造口自理能力,使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作者:刘巧云;王维 刊期: 2006年第27期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及产科大出血病人,常常需要大量快速输血,由于病人循环衰竭,血循环速度减慢,加之库血温度低,血管受到刺激容易发生痉挛,从而影响输血速度,因此临床上紧急状态下,常需要采用加压输血法,使血液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滴入.现将常用的几种加压输血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韩永花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对临终病人实施临终护理,目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病人的痛苦和家属的悲痛,解除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维护病人尊严,使病人安详、舒适地离开人世.我科对晚期癌症病人实施临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乐梅 刊期: 2006年第27期
如同企业有企业文化,医院也有医院文化,而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文化就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它反映和代表了护士的护理思想、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追求发展和文化素质,具有可塑性、潜移性、绵延性、扩散性、隐形性等特性.
作者:胡宝珍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腹部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可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促进吻合口及腹壁的愈合.但长时间留置胃管使病人很不舒适.因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胃管留置时间,成为腹部手术后护理的重点.为观察小剂量灌肠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对我科100例腹部手术后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素宏 刊期: 2006年第27期
随着活体肝移植的成功,为肝脏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肝移植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诊断和病理分型,应用肝活检技术进行活体组织学检查具有其他检查所无法替代的确诊价值[1].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超声波下肝脏穿刺与过去的肝脏穿刺相比,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诊断正确的优点.我科对65例肝脏疾病病人在超声波下进行肝脏穿刺,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定萍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许多急性心脏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室性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等在1 d内的发生并非是完全随机的,都存在着一定的昼夜节律特点.本文对2004年3月-2005年9月152例急性心脏事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清晨有一个发病高峰.因此,护士应在病人高危时段里给予大程度的保护,并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陆建英 刊期: 2006年第27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服务的开展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临终关怀亦被广大医护人员所重视,面对即将离开人世的病人,应该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无微不至的关怀,尽量满足病人后的要求,使病人安心的离去,通过临床实践与摸索,现将临终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洁;韩娟 刊期: 2006年第27期
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或营养性溃疡,是因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压疮是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常见的护理问题,目前对压疮的护理报道很多.现介绍我科对10例由外院带入的褥疮病人进行了珍珠粉外敷,促进了溃疡的愈合,方法简便,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作者:吴天云 刊期: 200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