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晴;周谊霞
[目的]探讨青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与自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病人200例,进行精神疾病内化病耻感量表(ISM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调查.[结果]2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无病耻感10.0%,轻度26.5%,中度53.0%,重度10.5%,病耻感评分为74.65分±10.52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自尊和心理弹性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01),并与病耻感均呈负相关(r=-0.402,r=-0.31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越长病职感越低(β=-0.200),年龄越小(β=-0.227)、复发次数越多(β=0.462),病耻感越强.[结论]青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病耻感,并且病程越长病耻感感知越低,复发次数越多病耻感感知越强.
作者:董佳;周郁秋;孙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对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者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内科302例冠心病住院病人.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总分为(62.49±10.56)分,维度得分为:信息获取能力(15.91±8.20)分,交流互动能力(26.70±6.48)分,改善健康意愿(15.62±2.58)分,经济支持意愿(4.27±2.1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是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年龄较小、已婚、文化程度高、住院次数多病人健康素养水平较高.
作者:霍雪琴;王建宁;周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构建肿瘤专业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案.[方法]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Benner从“新手到专家”模型为框架,应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构建基于能力的肿瘤专业护士分层管理方案.[结果]构建的方案包括肿瘤专业护士分层准入标准、核心能力及分层核心能力标准、分层培训计划、考核计划及晋级管理等.并实施方案,证实方案对于提升肿瘤专业护士能力、促进团队建设的作用.[结论]构建基于能力的肿瘤专业护士分层管理方案打破了目前护理人员的“平台式”管理模式,可为其他专业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朱唯一;邱娴;查庆华;戚倩;吴蓓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介绍了1例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病人亲体子宫移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术后病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王晓阳;杨丽霞;周瑾;罗茵;何海燕;潘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在子午流注理论的指导下,不同时辰的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30例.在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采用卯时进行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对照1组采用辰时进行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对照2组采用酋时进行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干预时间为2周,观察3组病人灌肠后30 min便意感程度和灌肠后排便时间的比较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病人灌肠后30min便意感程度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灌肠后排便时间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干预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0.0%、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子午流注法的卯时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病人,疗效满意.
作者:马力凤;龚燕岚;唐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为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医疗保健需求,在实践中探讨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的新模式,以提升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采用“医教结合”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模式,在自闭症儿童熟悉的环境中,结合惠儿自身特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护理12周.[结果]自闭症患儿自闭症行为量表得分,由干预前(89.13±16.88)分降至干预后(75.73±19.95)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医教结合”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明显,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康复.
作者:程艳然;熊振芳;贺安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病人治疗护理决策参与的期望与实际参与程度并分析现状,为护理人员开展决策支持辅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列腺癌病人在理想和现实情况下如何综合考虑临床治疗护理决策,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前列腺癌病人一般资料、决策参与意愿、实际决策参与程度.[结果]决策参与意愿调查显示,32例(44.44%)属主动型,决策参与程度高;16例(22.22%)属合作型,希望由医患双方共同做出决定;24例(33.33%)属被动型,希望以医生意见为主;实际决策参与调查显示,23例(31.94%)属主动型,10例(13.89%)属合作型,39例(54.17%)属被动型.前列腺癌病人决策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在半结构访谈中,部分病人表示一切应该听医生的;部分病人认为参不参与决策,不由他们主观控制,而与他们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部分病人认为自身对疾病知识了解的较多,倾向在选择治疗的过程中占主动地位,反之,倾向于被动地位;很少有病人意识到参与决策的好处,觉得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治疗就行.[结论]参与意愿有时与其实际决策参与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前列腺癌病人决策参与程度并不高,部分病人习惯依赖医生;病人的年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病人的决策参与程度.
作者:李碧稳;方汉萍;陈小芹;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了194例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意外伤害等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陈玉芬;杨雪;罗娟子;李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2014年湖北省武汉市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与公平性评价,为武汉市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状况、优化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对武汉市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利用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评价.[结果]2014年武汉市拥有医疗机构2 782个,卫技人员78 492人;注册护士总量为36 267人,占卫技人员46.20%,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38人;医护比1∶0.81,床护比1∶2.01.中心城区注册护士总量、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均高于远城区;武汉市医疗机构占湖北省的7.7%,注册护士占全省注册护士25.22%,高于执业(助理)医师(18.31%)占全省的比例;注册护士占卫技人员比例方面,武汉市、湖北省、全国数据依次为46.11%、33.47%、39.58%,武汉市配置比例较高;武汉市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4.38人,为湖北省的1.7倍、为全国的约2倍.[结论]武汉市护理人力资源区域间配置水平差异明显;护理人力资源资源配置总体水平优于湖北省、全国水平,但仍有不足;按地理配置情况不容乐观,配置水平有待改善.
作者:孙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12月实施PDCA循环后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与2016年1月-12月实施PDCA循环前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环境卫生学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医院感染考核及格率也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柳伟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构建医疗护理员标准课程体系,包括《医疗护理员理论培训体系》和《医疗护理员实践培训体系》.[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列出规范的一级、二级条目,采取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筛选,通过函询专家意见,使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指标更加贴近临床.[结果]按照标准实施医疗护理员的培训,山西省卫计委统一管理,自2016年7月以来,共培训医疗护理员26 154人,培训合格率为98.58%.[结论]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实施规范化培训,使培训的学员达到同质化水平.
作者:石美霞;吕丽芳;薛平;薛莉;郭倩楠;李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索用于伤口处理的医用造瘘装置在伤口处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我科使用该造瘘装置共16例,其中使用负压装置5例,未使用负压11例,根据伤口大小在造瘘袋底盘剪切块上剪切出适合于伤口大小的孔,然后将造瘘袋底盘周边贴住伤口周围,同时使伤口内的引导管和配合管进行对接,然后将吸引管套住配合管的另一端,根据需要连接负压装置,根据伤口情况使用负压调节器调节负压大小,使脓液或者渗漏液吸入负压室中,完成伤口的处理,不需要负压的情况下,吸引管连接引流袋或配合管的外端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内端不与引导管对接,造瘘袋起到正常的收集渗液功能.[结果]使用该造瘘装置伤口愈合良好,周围皮肤无浸渍,减少了医务人员换药频次,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结论]该造瘘装置通过负压室的负压将伤口内的渗漏液或脓液吸出,减少伤口内的残留,提高伤口处理的效果,密封盖的设计,在无须负压的情况下可以将配合口进行密封,使造瘘袋能够起到正常的收集功能,保护病人伤口周围皮肤,减少渗液对伤口周围皮肤浸渍,减少医务人员换药频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蒋婉;杨媛;耿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降低围术期病人低体温的发生率.[方法]以麻醉护士为主导,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为主体,制定并实施护理专案.[结果]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由护理专案实施前的2.38%降低到了实施护理专案后的0.41%.[结论]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
作者:付保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居家认知训练对改善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58例轻度认知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居家认知训练.在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Barthel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轻度认知障碍病人实施居家认知训练,能显著改善病人认知功能,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
作者:张月;乔雨晨;王佳妹;孙静;常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洗胃术智能训练系统(鼻饲技术)在护理临床技能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护理2014级专升本甲班设为对照组,专升本乙班设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虚拟仿真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学生技能知识考核的成绩为(52.44士15.45)分,观察组的学生技能知识考核成绩为(78.38±11.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虚拟仿真教学总体反馈较好.[结论]虚拟仿真教学结合传统教学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文晴;周谊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通过与德国17家学校、机构深入沟通,了解德国卫生健康事业、医疗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师资的认证、双轨制护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介绍德国职业教育概况及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对专业设置、教师资质、专业实习、医院实践、专业考核、专业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思考进一步深化改革驻点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评价芬太尼分娩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JBI Data 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分娩中使用芬太尼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性研究(QE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1日,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RCT和QES进行Meta分析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有6篇RCT、2篇QES,共计2 476例病人.结果显示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初始母乳喂养率和6周纯母乳喂养率均没有影响,但高剂量的芬太尼组产后6周停止母乳喂养率增加;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没有影响;对12个月内的泌乳量没有影响;增加6周母乳喂养困难率,主要表现为婴儿不能含接住乳头等;缩短产后1h内的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产后24 h和48 h血清泌乳素的分泌.[结论]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在缩短产后1h内的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产后24 h和48 h的泌乳素分泌的同时,并没有影响产后早期纯母乳喂养率、6周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母乳量,但是高剂量的芬太尼组可能增加产后6周母乳喂养困难率.故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而言是安全的,建议临床工作者使用时控制其剂量.
作者:朱笑笑;夏海鸥;余燕飞;盛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在我院ICU住院治疗并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落实预防VAP的相关措施,干预组在每次口腔护理后给予氯己定液强化气囊上滞留物冲洗操作.比较两组病人VAP发生率、病死率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菌株分布的结果,比较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菌株数量.[结果]干预组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气囊上滞留物每日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机械通气后各观察点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是机械通气48 h后干预组培养出的细菌菌株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后用氯己定液强化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能降低VAP的发生率和下呼吸道细菌菌株数量.
作者:邓云霞;徐正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互联网+糖尿病居家护理移动APP的建立及实施效果.[方法]将129例中青年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项目小组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糖尿病居家护理移动APP进行健康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收集两组体重指数(BMI)、血糖、自我血糖监测结果中的平均血糖和日内平均血糖、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低血糖事件.[结果]干预6个月干预组BMI、血糖、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有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自我血糖监测结果显示,干预组平均血糖和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较对照组更平稳(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糖尿病居家护理移动APP的建立在提升中青年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BMI、血糖及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较常规糖尿病管理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有利于糖尿病控制.
作者:戴莉敏;霍孝蓉;莫永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5级高职护理两个专科班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进行基于微课的交互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比较其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实施的评价.[结果]期末考核成绩观察组77.75分±9.19分,对照组66.25分士10.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P<0.01);观察组学生对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吴蓓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