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园社区性病高危人群调查

林志红;宋书仪;白文海

关键词:南园社区, 性病, 高危人群,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南园社区性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情况及患病风险影响因素.[方法]与社区工作站联合进行基线情况摸底.通过外展活动、社区门诊和义诊等形式对社区高危场所和人群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南园社区男性性病患病风险高于女性(14.6%与5.5%,x2=10.364,P=0.001);社区20岁~29岁人群较其他年龄段有更高的患病风险(x2=20.638,P=0.000);未婚者性病患病风险高于已婚者(20.6%与6.8%,x2=13.340,P=0.000);多性伴患病风险高于单性伴者(82.1%与3.9%,x2=196.347,P=0.00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患病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636,P=0.001),小学及初中文化者性病发病率高.[结论]性病高危人群分布以低文化程度人群为主,城中村社区仍是性病分布的重要社区,应加强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做好安全套推广使用、咨询检测等综合干预工作,以防止性病流行、蔓延.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共建共享”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护理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国内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

    作者:刘艳丽;林翠霞;黄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对护士进行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培训与评估

    [目的]调查早产儿病房护士对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及其他医院参加家庭参与式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85名学员,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前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为(73.94±6.72)分,培训后得分为(97.89±2.12)分,培训后成绩提升明显(P<0.05);培训后护士对新生儿沐浴、喂养、抚触、生长发育特点及训练计划、皮肤护理5大方面知识点掌握及操作技能普遍提升.[结论]早产儿病房应加强护士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规范化培训,以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同时为后续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朱丽辉;熊月娥;肖艾青;熊华;丁向;吕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抑郁症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抑郁症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及相关知识需求的状况,为进一步的支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抑郁症自我管理问卷及相关知识需求问卷,对145例门诊复诊的抑郁症康复期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自我管理水平良好的病人占11.1%,中等水平者占44.1%,较差水平的病人占44.8%;年龄、教育程度、婚姻、工作状况对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病人对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各项内容的需求率均在90%以上.[结论]康复期抑郁症病人自我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受多种因素影响;病人对自我管理相关知识需求高.

    作者:孔庆芳;顾艳虹;施忠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近年跨理论模型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跨理论模型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2006年-2016年发表在国内所有医药卫生期刊中关于跨理论模型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8篇,分别发表于国内80种期刊上,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的文献发表量居多,发文机构以医院为主导;基金论文占文献总量的32.4%;文献类型以实验性与类实验性研究为主(78.7%),研究对象以慢性病病人居多(74.5%),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跨理论模型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面(67.0%).[结论]近年来跨理论模型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但研究深度有待提高;提示应重视多学科团队合作,实现干预形式的多样化,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跨理论模型与多种健康促进理论的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作者:严杰;陈璇;张树光;金胜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思维导图在本科护生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在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在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7章布置描绘思维导图的作业,应用护理学生自主学习量表测量102名本科护生教学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结果]教学开始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69.13分±9.47分,教学结束后提高到71.67分±9.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指导护生进行课后知识点的复习,对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慧;冉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的系统评价与Meta整合

    [目的]整合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为构建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MedLine、PubMed、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社区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6年9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筛选出40个条目和17个类别(经济和管理背景、财政资源和限制、政策标准和目标、安全文化和优先级、员工水平和技能组合、工作量和轮班模式、设备的设计有效和维护、书面交流、督导和寻求帮助、团队的结构、知识和技能、基本素质、任务设计和清晰的架构、诊断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病情状况、语言和沟通能力、个性和社会因素),共整合出7个维度,为制度背景、组织管理、工作环境、团队因素、员工因素、任务因素、病人的特征.[结论]在构建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时,要全面考虑制度背景、组织管理、工作环境、团队因素、员工因素、任务因素、病人的特征这几个因素.

    作者:陈佩雯;谢晖;孙婷;李艳;侯培娇;李静;唐启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图形积分卡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图形积分卡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失语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图形积分卡对试验组病人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应用常规训练方法对对照组病人实施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言语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和训练依从性.[结果]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前两组病人的失语程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试验组病人失语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或P<0.01),试验组言语康复训练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形积分卡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病人言语康复效果,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宫悦华;王慕然;朱燕琴;胡静波;柏亚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育质量保障现况的评价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育质量保障现况的评价,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方法]对全国首批28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院校22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3%~96.0%的研究生对目前国内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现况持基本认同态度;优良质量保障条目包括课题研究环节质量的评审保障(76.5%)、导师实践经验保障(74.8%)、导师指导态度保障(68.1%)及支持环境保障(68.1%);不良质量保障条目包括临床带教师资针对性训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38.5%)、专业硕士与科学硕士课程设置有较大区别(37.2%)、临床带教老师科研能力(36.7%)、临床实践模式(33.2%).[结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现况基本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设置、临床师资队伍亟待进一步建设与加强.

    作者:葛伟;徐莎莎;曹宝花;张宏晨;肖婷;张文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医养结合在四川农村养老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农村主要存在的6种养老方式,重点阐释了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运用以及医养结合模式在运营过程中较其他养老模式所体现的优缺点之后,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四川农村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齐;杨翔;陈莎莎;彭傲男;周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成年心智障碍主要照顾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成年心智障碍者的主要照顾者在照料病人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心智障碍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4个主题:影响生活质量、心理负担过重、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养老需求突出.[结论]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推广日托机构,以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医护人员要对照顾者提供专业的照护知识,以提高其照顾能力;社会需要接纳心智障碍人群,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减轻照顾者心理负担.

    作者:娄燕;陈雪萍;胡文奕;陈佳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现况,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5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总分为(21.20±13.33)分;积极应对、对支持利用度与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对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或P<0.01).[结论]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感知的照顾负担偏低,增加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回避消极的应对方式是降低其照顾负担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晓翼;张娇;陈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构建各期大鼠压疮模型方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四期两个阶段的大鼠压疮模型,为动物压疮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组、对照组、一期组、二期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组、三期组、不可分期组、四期组,每组8只,通过在臀肌下埋置铁片,在体外放置圆形磁铁从而对肌肉和皮肤产生压力,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每次加压2h后将磁铁取下血流灌注0.5h,如此循环,每天大鼠连续进行5个循环后将磁铁取下,第2天重复以上步骤.[结果]通过不同的循环数成功复制大鼠四期两个阶段的压疮模型.[结论]臀肌下埋置铁片体外加压磁铁,通过不同的加压循环数可以复制出不同期的大鼠压疮模型,模型稳定,可重复复制,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压疮预防与治疗的研究.

    作者:张亚楠;李贤;严德云;赵志红;郑美洁;高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基于市场需求的口腔护理专业方向设置研究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口腔护理专业方向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江苏省42所综合医院口腔科、10所口腔专科医院和2家民营口腔连锁机构和1家个体诊所的54名口腔医生、129名口腔科护士和27名医院护理部管理人员共210人进行口腔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口腔门诊护士职责范围和口腔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结果]口腔医疗行业推广应用“四手操作”技术但执行不佳;95.71%调研对象认为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缺乏,其中99.00%认为在招聘口腔护士时更倾向于招聘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本科学历(73.63%)和三年制专科学历(63.18%)口腔护理专业人才深受口腔医疗机构青睐;概括总结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的职责范围、岗位能力及开设课程.[结论]设置口腔护理专业方向,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张梅;赵巧红;朱泽群;陈杰;石庚生;李雪甫;季宁东;姚志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从安全输血管理的角度探讨护理安全,旨在通过客观、科学的研究和设计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安全输血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由1 9名专家对拟定的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两轮问卷咨询,获得一致性意见,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终形成一级指标4个(血液管理、核对管理、操作管理、人员管理)、二级指标11个和三级指标44个.[结论]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1个和三级指标44个,规范了安全输血评价的内容和要素,可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作者:陈颖;李蕾;乔艳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PDG教学法用于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0级、201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英语方向班共179名护生,每个年级护生开课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运用PDG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理论及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生对PDG教学效果评价较高(P<0.05或P<0.01).[结论]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PDG教学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开展师资培养,有利于促进外科护理学实验教材建设.

    作者:刘金凤;李娜;林翠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不同早期预警评分表对早产儿疾病恶化风险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BPEWS)对疾病恶化前1h内恶化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相关病例资料,记录评估其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和入院时及疾病恶化前1h内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用氧情况和神经精神症状,计算NEWS,BPEWS总分值,疾病恶化标准(终点)为医生下达病重或病危通知;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C)进行分辨度比较,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评价各评估参数与终点相关性.[结果]237例早产儿纳入研究,下病重或病危通知53例,占22.4%.NEWS和BPEWS在评估早产儿疾病恶化风险的AUROCC分别为0.863、0.881,NEWS与BPEWS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CRT可作为疾病恶化的识别信号;体温、神经精神状态均对恶化风险的预测价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EWS、BPEWS对于评估早产儿疾病恶化前1h内的风险均具有中度的分辨度,BPEWS较NEWS分辨度较高,预测效果好.

    作者:黄晓波;韦琴;文燕;梁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在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两组病人都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病人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维度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对照组为82.9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病人负性情绪.

    作者:张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老年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实施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房开展安宁疗护临床实践的可行性.[方法]成立安宁疗护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于2015年至2016年6月护理老年终末期病人6例.在安宁疗护的实施过程中,尊重病人的需要进行个体化护理,并兼顾家人及照顾者的感受,提供必要的哀丧照护,从而达到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尊重生命的目的.[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6例临终病人舒适、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了生命后的历程,在病人及家属得到全方位照顾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品牌.[结论]在老年病房实施安宁疗护,可提高病人的存活质量,但要注意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关系,加强医护人员相关技能的培养.

    作者:郭欣颖;朱鸣雷;苑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我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现状,为医护人员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为检索工具,检索已发表的有关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近年来在我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581篇,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和广东省刊文量多,研究领域以结直肠和胃肠外科手术为主,资金支持较少,研究设计以回顾性分析居多,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较少,研究主题以探究干预效果和价值为主.[结论]目前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研究处于加速上升期,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效果,研究的深度有待拓展,需制定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和完善的随访方案,建立出院病人快速诊疗渠道.

    作者:王金垚;杨蓉;杨婕;苗晓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PICC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侧上肢不同外展角度对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状况的影响,为临床PICC置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 2016年8月150例行PICC置管的单侧乳腺癌病人,分为3组,每组50例,根据美国护理协会《静脉输液实践标准》及相关文献,将3组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设为45°、90°、160°,置管静脉均选择健侧贵要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上静脉置管,导管送入预定长度后现场B超判断导管末端位置,首次颈内静脉异位即判定为阳性.[结果]45°组有4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90°组有5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160°组未发生颈内静脉异位,3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21,P=0.078);160°组与4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7,P=0.041);160°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22);45°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2,P=0.727).[结论]45°、90°和160°均可作为PICC的置管角度,医务人员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