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翼;张娇;陈林
[目的]观察八段锦练习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颈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每周3次颈椎牵引;试验组除了接受上述治疗外,同时行八段锦练习,每天1次,每次20 rnin.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颈部数字疼痛评分(NPRS)、颈痛量表(NPQ)和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PRS、NPQ和C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试验组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作为传统的养生功法,可以增强颈型颈椎病牵引康复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商月辉;商亚丽;蔡艳芳;纪敬敏;王健;王永红;赵兰萍;吴梅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护理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国内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
作者:刘艳丽;林翠霞;黄振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效果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82例主动脉夹层病人,其中对照组47例,为成立胸痛中心前收治的病人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为成立胸痛中心后收治的病人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治疗期间死亡率、急诊救治有效率、转运时间、治疗转归等.[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急诊治疗期间病人死亡率(5.7%)低于对照组(10.6%),观察组痊愈出院率(87.5%)高于对照组(76.2%).[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实施为主动脉夹层病人的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究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在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9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两组病人都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病人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护理2个月后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2个月后,试验组病人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维度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对照组为82.9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陈-施呼吸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病人负性情绪.
作者:张月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通过分析目前中国农村主要存在的6种养老方式,重点阐释了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历程、运用以及医养结合模式在运营过程中较其他养老模式所体现的优缺点之后,对医养结合模式在四川农村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齐;杨翔;陈莎莎;彭傲男;周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眼科高级实践护士(APN)的角色职能等相关问题,为我国眼科APN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眼科APN培养相关问题专家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后形成眼科APN的角色职能定位及岗位设置等的具体方案.[结果]构建的眼科APN培养的选拔准入、角色定位、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等内容包括4个方面、11个条目,选择率为54.5%~100.0%.[结论]确定了眼科APN的培养准入、岗位设置等方案,为眼科APN的培养和临床角色发展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季芳;席淑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侧上肢不同外展角度对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状况的影响,为临床PICC置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 2016年8月150例行PICC置管的单侧乳腺癌病人,分为3组,每组50例,根据美国护理协会《静脉输液实践标准》及相关文献,将3组穿刺侧上肢外展角度设为45°、90°、160°,置管静脉均选择健侧贵要静脉,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上静脉置管,导管送入预定长度后现场B超判断导管末端位置,首次颈内静脉异位即判定为阳性.[结果]45°组有4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90°组有5例发生颈内静脉异位,160°组未发生颈内静脉异位,3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21,P=0.078);160°组与4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7,P=0.041);160°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22);45°组和90°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2,P=0.727).[结论]45°、90°和160°均可作为PICC的置管角度,医务人员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吕小芹;张晓梅;徐洪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QQ群平台的应用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QQ群平台进行互动式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体中文版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MOS-HIV)于干预前及干预1年时进行测试.[结果]干预1年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OS-HIV各维度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Q群平台的应用能有效地缓解或消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宁艳春;龚世江;韦秀柏;戚茂超;唐月璐;蒙志好;梁月新;周倩;蓝珂;陶翠菊;叶海琳;石柳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对预防神经外科开颅脑膜瘤切除术病人围术期低体温及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开颅脑膜瘤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充气加温毯保暖,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盖被保暖,术中用飞利浦腔温探头持续监测病人的直肠温度,同时记录病人术中输液量、冲洗液量、出血量,统计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50,P=0.044);同时与低体温相关并发症(术后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充气加温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外科脑膜瘤切除术病人低体温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董妞;商临萍;付秀荣;张彩虹;韩晓莉;薛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现状,为完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以南京市为中心及周边部分城镇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11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护理员年龄以50岁~59岁居多,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居多(占35.78%),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累计年限以5年内为多,仅有2.44%的护理员获得了高级护理员职称,91.8%养老护理员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在职教育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晕厥的预防及救护和老年人中毒的救护,培训方式多数倾向于机构内培训和视频教学的方式.[结论]江苏省部分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呈现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欠合理,专业素质偏低,培训未能完全落实等问题.江苏省政府应将提高养老护理员工作能力和素质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各机构也应该充分结合护理员自身需求和知识接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规范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作者:辛燕;刘月仙;张慧;王晓璐;胡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口腔护理专业方向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江苏省42所综合医院口腔科、10所口腔专科医院和2家民营口腔连锁机构和1家个体诊所的54名口腔医生、129名口腔科护士和27名医院护理部管理人员共210人进行口腔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口腔门诊护士职责范围和口腔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结果]口腔医疗行业推广应用“四手操作”技术但执行不佳;95.71%调研对象认为口腔护理专业人才缺乏,其中99.00%认为在招聘口腔护士时更倾向于招聘口腔护理专业方向的毕业生;本科学历(73.63%)和三年制专科学历(63.18%)口腔护理专业人才深受口腔医疗机构青睐;概括总结口腔专科护士工作的职责范围、岗位能力及开设课程.[结论]设置口腔护理专业方向,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张梅;赵巧红;朱泽群;陈杰;石庚生;李雪甫;季宁东;姚志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现况,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5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负担总分为(21.20±13.33)分;积极应对、对支持利用度与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对对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和总负担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或P<0.01).[结论]血液透析病人家庭照顾者感知的照顾负担偏低,增加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回避消极的应对方式是降低其照顾负担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晓翼;张娇;陈林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索在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在社区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7章布置描绘思维导图的作业,应用护理学生自主学习量表测量102名本科护生教学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结果]教学开始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69.13分±9.47分,教学结束后提高到71.67分±9.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指导护生进行课后知识点的复习,对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意义.
作者:陶慧;冉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现状,为医护人员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为检索工具,检索已发表的有关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近年来在我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581篇,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和广东省刊文量多,研究领域以结直肠和胃肠外科手术为主,资金支持较少,研究设计以回顾性分析居多,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较少,研究主题以探究干预效果和价值为主.[结论]目前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临床研究处于加速上升期,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效果,研究的深度有待拓展,需制定标准化加速康复外科流程和完善的随访方案,建立出院病人快速诊疗渠道.
作者:王金垚;杨蓉;杨婕;苗晓慧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比较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BPEWS)对疾病恶化前1h内恶化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相关病例资料,记录评估其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和入院时及疾病恶化前1h内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用氧情况和神经精神症状,计算NEWS,BPEWS总分值,疾病恶化标准(终点)为医生下达病重或病危通知;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C)进行分辨度比较,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评价各评估参数与终点相关性.[结果]237例早产儿纳入研究,下病重或病危通知53例,占22.4%.NEWS和BPEWS在评估早产儿疾病恶化风险的AUROCC分别为0.863、0.881,NEWS与BPEWS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CRT可作为疾病恶化的识别信号;体温、神经精神状态均对恶化风险的预测价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EWS、BPEWS对于评估早产儿疾病恶化前1h内的风险均具有中度的分辨度,BPEWS较NEWS分辨度较高,预测效果好.
作者:黄晓波;韦琴;文燕;梁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建立大鼠四期两个阶段的大鼠压疮模型,为动物压疮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组、对照组、一期组、二期组、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组、三期组、不可分期组、四期组,每组8只,通过在臀肌下埋置铁片,在体外放置圆形磁铁从而对肌肉和皮肤产生压力,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每次加压2h后将磁铁取下血流灌注0.5h,如此循环,每天大鼠连续进行5个循环后将磁铁取下,第2天重复以上步骤.[结果]通过不同的循环数成功复制大鼠四期两个阶段的压疮模型.[结论]臀肌下埋置铁片体外加压磁铁,通过不同的加压循环数可以复制出不同期的大鼠压疮模型,模型稳定,可重复复制,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压疮预防与治疗的研究.
作者:张亚楠;李贤;严德云;赵志红;郑美洁;高文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病房开展安宁疗护临床实践的可行性.[方法]成立安宁疗护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于2015年至2016年6月护理老年终末期病人6例.在安宁疗护的实施过程中,尊重病人的需要进行个体化护理,并兼顾家人及照顾者的感受,提供必要的哀丧照护,从而达到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尊重生命的目的.[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6例临终病人舒适、安宁、有尊严地度过了生命后的历程,在病人及家属得到全方位照顾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品牌.[结论]在老年病房实施安宁疗护,可提高病人的存活质量,但要注意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关系,加强医护人员相关技能的培养.
作者:郭欣颖;朱鸣雷;苑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图形积分卡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失语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图形积分卡对试验组病人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应用常规训练方法对对照组病人实施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病人言语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和训练依从性.[结果]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前两组病人的失语程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言语康复训练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试验组病人失语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或P<0.01),试验组言语康复训练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形积分卡在脑卒中失语病人言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病人言语康复效果,提高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宫悦华;王慕然;朱燕琴;胡静波;柏亚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病人欺凌行为对护理人员组织认同与职业成功的影响,并阐释各变量间的作用关系及机制,为厘清病人欺凌行为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市5所公立医院,采用方便抽样及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病人欺凌行为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和职业成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阶层回归法分析和处理数据.[结果]病人欺凌行为对护理人员组织认同(β=-0.315,P<0.01)、职业成功(β=-0.253,P<0.01)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护理人员组织认同(β=-0.221,P<0.01)在病人欺凌行为和职业成功之间扮演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病人欺凌行为制约护理人员形成组织认同感,从而不利于其实现主观职业成功感知.
作者:刘娇;杨洪彬;李惠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经口进食困难病人的营养现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微型进食观察表-Ⅱ(MEOF-Ⅱ)、微营养评价简表(MNA-SF)对上海市6所医院的266例脑卒中后经口进食困难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后存在进食困难的病人中,61.3%存在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摄入困难组和精力/食欲下降组的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障碍组的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进食困难病人MNA-SF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卒中后的不同时期进食困难病人的营养状况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TOAST分型不同的病人营养状况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进食困难病人的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状况改变的主要原因在于神经损伤造成了摄入困难和精力/食欲下降,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不同,营养状况不同.
作者:张露;蒋红;张秀英;周依群;容根南;刘华华;许雅芳;陈莹;朱雅萍;黄莺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