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徐玉林;李善玲;王丹;陈力萌;钱新毅;龚玉枝;黄红艳

关键词:延续护理,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摘要:[目的]构建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26名专家咨询建立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7%和100%,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3,判断系数和熟悉系数分别为0.86和0.79;终确定的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52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3.81分~4.88分,变异系数为0.07~0.23,协调系数为0.125~0.287,各指标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以为延续护理护士的任用、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 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在出院前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积极的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吸烟、药物治疗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健康责任、营养、心理安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态度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功能障碍,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行为的建立,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谢歌;于小萌;田惠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太原市120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调查研究

    [目的]对太原市120名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旨在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MFeD工具对120名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并观察主要看护人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儿童以胃口差、不良进食习惯、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和父母过度关心4种饮食行为问题较常见,主要看护人与儿童的关系及其文化程度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有影响.[结论]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为普遍,可根据IMFeD工具提供的健康处方进行干预.

    作者:石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问卷对124例随机抽取的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支持状况、门诊复诊情况、服药知识掌握、药物副反应、服药种数等因素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4例病人中服药依从性好者68例,占54.84%;服药依从性差者56例,占45.1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门诊复诊情况、服药知识掌握、药物副反应对病人服药依从性有影响(P<0.05).[结论]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应完善院外随访及门诊复诊制度,加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曾秀丽;陆秀萍;周爱花;黄仕善;莫显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消毒供应中心N0级、N1级护士操作技术培训效果观察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转变,专业性日渐增强,保证消毒供应中心专业队伍持续发展,做好各级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成为消毒供应中心的一项重要课题[1].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中N0级(1年~2年工龄)、N1级(3年~5年工龄)的工作人员居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实际工作中存在理论与操作脱节的问题.2014年7月以来,我科对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针对性培训,以控制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四肢外伤海上显微外科手术护理流程研究

    为了提高海上显微外科手术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了四肢外伤海上显微外科手术护理流程,包括检伤分类、急救处理(清理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洗消、包扎、复温)、手术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伤员后送等,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海上显微外科手术护理流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克服海上手术的困难,提高了海战四肢外伤的急救质量,确保海上急救工作有序进行,减少了伤员的感染率和致残率,为四肢外伤伤员增加康复的机会.

    作者:公丽萍;陈淑琴;武士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神病医院门诊医务人员遭遇暴力行为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暴力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是精神科病人的常见症状,以攻击行为为突出[1].精神病病人由于自知力缺乏、不承认自身有病、多由家人诱骗而非自愿到医院就诊,因此易产生激惹冲动,以暴力行为抗拒就诊或住院,诊疗过程不合作,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作者:任艳芳;黄杨梅;王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惠尔透明贴联合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高龄病人静脉炎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安全、留置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等优点,为病人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无痛的输液通路.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1].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年病人静脉弹性差,易发生静脉炎,我科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硫酸镁湿热敷对有静脉炎的高龄老年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外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研究现状.[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收录的有关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1篇文献,其中16篇外文文献,25篇中文文献,除1篇硕士论文外,其余40篇分别发表在31种期刊上.[结论]有关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总发文量并不多,近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对肺功能检查潜在交叉感染的关注度不断增加,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呼吸过滤器在肺功能检查中滤菌效果的探讨、肺功能检查仪器残留病原微生物的分析、肺功能检查时的护理、不同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预防措施的成本分析、肺功能检查所致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以及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的研制7个领域.

    作者:李蓉萍;汪刘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行为护理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 2015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老年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均给予肠道磷结合剂,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行为护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态度、行为和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血磷降低、血钙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血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磷血症病人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血磷含量,提高血钙含量,有利于总体疗效的提高.

    作者:徐萌;符克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士岗位管理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1年7月 2012年5月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前的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 2014年5月实施岗位管理后的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师生双向评价、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及实习护生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人对实习护生投诉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师生双向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实习护生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和病人对实习护生投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对临床护理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习护生向新护士无缝隙的转化.

    作者:薛淑枝;刘清娥;赵广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阶段性“七穴”点按在产时镇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阶段性穴位点按对初产妇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满意度以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阶段性“七穴”点按,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满意度曲线下面积、焦虑水平.[结果]两组不同时段疼痛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组内=108.73,F组间=4 688.81,F交互=4.14,均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满意度曲线下面积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七穴”点按镇痛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产妇疼痛缓解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水平.

    作者:邹文霞;李丽婷;吕凤;周立平;谭霭谊;潘继红;蒋文秀;李佳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预见性分阶段干预在中年脑卒中病人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预见性分阶段干预在中年脑卒中病人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10月收治的脑卒中病人48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11月 2015年7月收治的49例脑卒中病人设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护理、良肢位摆放、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门急诊开始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入院后根据患侧上肢不同的恢复阶段进行干预,采取微课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患侧肩手疼痛程度、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被动活动度及患侧肩手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分阶段干预能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黄丽华;方芳;王晓磊;黄庆文;吴琦亮;雷英;邓晓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并对其信度及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在文献资料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初选条目池,对全国7所高校256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施测后,通过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和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并对所编制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编制了含32个条目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包括职业了解、职业选择主动性、职业选择优势、职场人际交往策略4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模型拟合指数:卡方自由度比值(x2/df) =2.276、拟合优度指数(GFI)=0.960、比较拟合指数(CFI)=0.930、增值拟合指数(IFI)=0.910、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0.061、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 =0.053,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总量表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为0.812,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均大于0.7.[结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可信、有效、敏感,可作为测量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成熟度的有效工具.

    作者:赵琳琳;王成林;李璐良;孙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其与国内护士的横向比较

    [目的]了解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基础水平,并与国内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为云南省制定及完善对护士的分层及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12所医院的1 455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0.58±30.99)分,与国内其他省市横向比较为中等水平;其中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评分低,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评分高.[结论]云南省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对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特别要加强对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的培训,使其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护理工作.

    作者:王芳;戴艺;金丽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对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对提高临床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方案对40名护士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护士版进行培训效果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共情能力中情感护理和换位思考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本科学历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优于专科护士(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共情能力.

    作者:张慧;朱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唐山地区护理专业实践环境现状及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护理专业实践环境现状及其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唐山市7所三级医院2 1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PES总分为(84.05±6.89)分,总均分为(2.52±0.35)分,SAS评分为(40.20±13.74)分,SDS评分为(44.34±10.37)分;PE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护士SAS、SD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焦虑、抑郁水平关系密切,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石荣光;李冬梅;夏季芳;裴秋燕;周月爽;李翠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目的]构建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26名专家咨询建立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7%和100%,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为0.83,判断系数和熟悉系数分别为0.86和0.79;终确定的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52个;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3.81分~4.88分,变异系数为0.07~0.23,协调系数为0.125~0.287,各指标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以为延续护理护士的任用、培训及考核提供参考.

    作者:徐玉林;李善玲;王丹;陈力萌;钱新毅;龚玉枝;黄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认知重构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认知重构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均接受控制血糖、控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知识健康指导、日常生活教育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行为纠正、3R认知能力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认知重构式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糖脂代谢指标检测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治疗、社会关系、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重构式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并利于糖脂代谢指标的控制.

    作者:吕丽雪;刘俊卿;黄丽容;誉昭红;叶建红;王甫能;魏爱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5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住院病人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对影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动脉狭窄、中年时期患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血浆高纤维蛋白原等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结果,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作者:朱亚妮;杨玉娟;舒小珉;化艳;常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工作式管理对恢复期流浪精神病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工作式管理对恢复期流浪精神病病人的总体康复效果.[方法]将70例恢复期的流浪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自由参与常规的工娱疗活动,研究组执行工作式管理方法,应用住院精神病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在研究前及研究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对两组病人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研究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的IPROS总分及ADL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结论]工作式管理能唤醒恢复期流浪精神病病人的工作潜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护理成本.

    作者:何丽婵;苏珊娜;谢灵玉;潘友葵;梁润娣;李崇勇;肖丽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