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虞正红;徐建鸣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预防病人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病人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手术病人为观察组,术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双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护士操作技能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各时点双下肢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快,护士操作技能提高,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病人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良好,不仅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还提升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秦德华;山慈明;尹红梅;孙静;鲁豫;尹慧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制订全面的外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表,更加准确地预测术后 DVT 高危风险病人,及早做好预防。[方法]参考目前正在使用的评估表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编制,经专家评议、论证形成终评估表。[结果]术前对手术病人进行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科学、全面、可操作性强。
作者:詹燕;库洪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儿科病房为患儿进行输液操作时,部分手背静脉条件好,适合在手背穿刺的患儿像成人一样在床边完成输液,而需要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一般不在床边穿刺,因为床边光线、床的高度都不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一些儿科病房在治疗室之外另设专门输液台,供头皮静脉穿刺之用。患儿穿刺完毕后由护士或家属将液体和患儿一起送回病房,医护人员和患儿都十分麻烦,而且,患儿刚刚忍受了穿刺的痛苦,在返回病床时可能情绪烦躁,还易把穿刺针头扯掉。为方便临床护理工作,我科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方便移动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车。现介绍如下。
作者:於军兰;王美蓉;皮玉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和结构性授权水平,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工作效能条件量表(CWEQ Ⅱ)、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量表对我市3所三级医院726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凋查。[结果]结构性授权总分为(43.26±11.62)分,工作满意度总均分为(2.95±0.78)分,未达到满意水平;组织承诺总均分为(2.88±0.63)分,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满意度、结构性授权均可直接正向对组织承诺进行预测;结构性授权还可间接正向预测组织承诺。[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为低年资护士创造有利于结构性授权的正性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水平。
作者:袁芳;程波;陈晓莉;魏大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玻璃体切除手术用于视网膜脱离病人的治疗,这种手术病人术后需要保持面朝下的体位状态,以依靠硅油或气体的上浮作用力支撑和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视网膜复位和封闭裂孔。如果病人没有严格保持体位和头位,不仅不利于脱离的视网膜复位,还可能引起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一般来说,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均要求保持面朝下体位,面朝下时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每天保持该体位16 h 左右,无论坐位、俯卧位、行走,均需保持面朝下,大约持续1周~2周。正是由于病人需长时间保持面朝下姿势,造成其自理能力下降和运动受限,较多病人出现术后步态不稳现象,增加了其跌倒风险;病人一般需要在他人搀扶的情况下完成独立行走,由于长时间卧床,多数病人存在便秘现象。针对以上情况设计一种专为面朝下体位病人适用的辅助步行车。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文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方法]将400名12岁小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人。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同时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口腔健康知识及口腔卫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的龋病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简化软垢指数(DI S)、简化牙石指数(CI S)和牙龈指数(GI)等口腔卫生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CI S和 GI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对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甜食能导致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的认知率高于干预前。[结论]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提升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
作者:高薇;刘洪;严俊;乘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护士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认知情况。[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综合医院的 ICU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 注册护士知识得分(50.43±3.48)分,态度得分为(61.61±4.75分),行为得分为(44.76±2.77分);学历、职称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内容培训是ICU护士对谵妄知识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管理者应认识到护士在早期发现 ICU谵妄中的重要作用,对护士进行预防 ICU谵妄的培训,将对 ICU谵妄的预防措施纳入管理系统,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成磊;陈琴;冯升;徐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主动脉夹层病人按科室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评价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术后6个月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张瀚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培训模式对湖南省某县某村居民院前急救认知程度及急救知识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某县某村村民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情景授课、急救技能现场模拟表演、角色扮演、现场示范、互动练习及有奖知识竞赛等途径向当地村民宣传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结果]培训后当地农村居民对急救知识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结论]急救知识培训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急救知识水平。
作者:袁江辉;曾艳;洪慧中;李娜;刘燕;刘小芳;邓周;周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护士组织信任与工作绩效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提高护士工作绩效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综合医院的56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组织信任得分(3.69±0.58)分,工作绩效得分(4.11±0.58)分;护士组织信任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护士组织信任中的同事信任维度和技术职称是影响护士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士组织信任的建设,不断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士工作绩效。
作者:孔炜;章雅青;王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阴阳情志调护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情绪的影响。[方法]将两个社区140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服药、基础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实施阴阳情志调护:以情胜情法、发泄悲郁法、乐观调畅法、移情异性法。1年后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得分。[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阴阳情志调护方案可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作者:康华;张先庚;刘月;王红艳;毛羽佳;曹冰;廖萌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我院实施的13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和培训需求情况。[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8个科室15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于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得分为(4.21±2.7)分,但对于13个疾病的知晓率不高。护士对常见证候要点、特色技术的培训需求较高,得分分别为3.69分±2.3分、3.47分±1.7分;护士对常见疾病施护和健康指导的需求相对较低,得分分别为2.89分±2.6分、2.86分±3.4分。[结论]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程度较高,但是对相关中医知识认知不高,需加强中医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梅花;张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跌倒在老年人群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导致身体功能的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013年笔者由北京协和医院派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州南部医学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参观学习,对美国防范病人跌倒的措施有所了解,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红娣;霍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意愿,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106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意愿得分为65.86分±9.2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龄、性别、科室、职务、职称、岗位、每天分管病人数、培训频次的护理人员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科室、职务、分管病人数和培训频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护理人员更愿意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优势明显的功能板块;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意愿。
作者:贲艳丽;王琰荔;喜燕;朱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比较中国、日本、美国关于口腔护理操作理念及类型、操作前评估、操作用物、护理操作方式、操作后评价,指出目前我国基础护理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夏振兰;谭健群;刘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的佳测量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11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22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PICC常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观察组采用改良“一”字法:采用外测量时从右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对侧(即左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加1 cm;从左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对侧(即右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加2 cm。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长度、外测量时间、置管后病人的心脏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置管达上腔静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置管长度短、测量时间少、置管后心脏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良“一”字法是PICC置管至理想位置的佳测量方法。
作者:黄秋妹;胡敏芝;李莲英;龙碧霄;梁健珍;廖晓华;文健霞;莫翠惠;梁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孕妇怀孕期间口腔卫生保健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制定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的改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对长春市27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97.8%孕妇了解每天至少早晚刷牙各1次;仅有14.3%的孕妇了解定期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的相关知识;50.9%的孕妇不知道孕期应该积极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虽然96.8%的孕妇知道饭后漱口,但是只有55.2%的孕妇能真正执行;27.6%的孕妇知道孕期应该做口腔检查但只有18.2%执行。[结论]多数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薄弱,且缺乏行为。应针对性地对孕妇进行孕期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孟微;王丽娟;刘文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专家对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与课程设置的意见,为培养心血管病专科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42名心血管病专科护理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确定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及课程设置体系。[结果]本研究确定了以心血管病专科护理能力为主的11项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17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核心课程,且专家对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课程设置的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心血管病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确定对今后心血管病专科护士的培训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作者:朱莎;周珊;李楠;展云飞;朱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临床路径表对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病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及病人满意度优于实施前。[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可提高病人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脱管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全厚菊;黄庆红;李艳丽;方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癌症病人配偶疲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癌症病人配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癌症病人配偶8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癌症病人配偶疲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降低癌症病人配偶疲乏感并可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姚大志;张全志;朱文英;刘宝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