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萍
试管架是用来放置装有血、尿等标本的试管,常用的试管架上开有多个架孔,操作者将血液标本注入试管后,将化验单卷住试管一起插入架孔中。在产科,因产妇生产过程中存在大出血风险,每个入院产妇都需要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备用,若产妇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需要紧急输血时,采用备用的血标本临时做交叉配血实验;但若产妇生产过程顺利,未发生大出血,则该血液标本3 d 后失效弃用。但是,将备用的血标本放于普通的试管架上存在两个问题:①为了一一对应,每个装有血液标本的试管和化验单需一起插入架孔中,当管架上插有多个试管时,每个试管对应的化验单上的产妇名字和床号是难以一眼辨认的。
作者:石慧萍;石海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四步操对预防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250例骨折术后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四步操锻炼,比较锻炼前后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250例病人通过适时、规范、系统的四步操指导及有效护理后,无一例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进行四步操锻炼,能有效预防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袁月环;李怡;钱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7例维持血液透析伴便秘的病人并按就诊顺序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调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有腹痛、腹泻及焦虑伴随症状的病人较对照组减少(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调护方法能缓解血液透析病人的便秘情况。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门诊注射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门诊注射治疗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观察组注射时给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注射前后的 SAS 评分及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 的心率、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注射后 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注射时及注射后5 min、10 min 的心率、呼吸、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门诊注射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理指标。
作者:张志娟;周柯;孙彦秋;黄灼伦;徐惠兴;李敏仪;温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病,一般股骨颈骨折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疼痛是术后常见的症状,已成为继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疼痛作为强而持久的应激源,严重干扰病人睡眠及日常生活,严重的疼痛还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2]。因此,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疼痛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对我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采取了系统性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病人的疼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体温计破碎后汞收集的方法。[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发生的体温计破碎事件共52例及参与收集破碎体温计的护理人员5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收集,试验组采用收纳盒方法收集。观察比较两组收集时间、操作者满意度及空气汞蒸气含量。[结果]试验组操作时间缩短、护士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空气汞蒸气含量均<0.0002 mg/m3,低于国家规定的大允许浓度。[结论]采用破碎体温计收纳盒,可避免职业暴露,规范操作方法,并能保护自然环境。
作者:李雪娇;肖映红;孟霞;孟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MD)病人对自护能力及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 T2MD 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及自护能力测定量表( ESCA)对88例病情稳定的社区 T2MD 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病人 ESCA 评分将其分为高水平组、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对比分析各组延续性护理需求,并应用 Pearson 单因素分析法分析 T2MD 病人自护能力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关系。[结果]病人总体自护能力评分为75.96分±3.45分,处于中等水平,低水平组自护需求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中水平组及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人自护能力总分与延续性护理总需求呈负相关(P <0.05)。[结论]T2MD 病人自护能力越低,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越高;自我概念及自我责任感越强,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越高。
作者:林凯思;刘素芳;罗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48例病人设为试验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胃瘫综合征的腹部手术病人48例作为对照组,对胃瘫综合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检验显示11个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胃瘫综合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精神因素、术前幽门梗阻、手术时间、白蛋白水平。[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回归社区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追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延续护理,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价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在出院后6个月采用奈美亨延续性护理调查问卷(NCQ)调查病人对延续护理的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病人 NCQ 评分中延续护理评价总分、随访护士的尽责度和随访护士对病人情况的熟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康复期病人回归社区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孟凡嫣;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危重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个案追踪法从病人及检查者的角度对护理质量及管理进行评价,比较个案追踪法实施后各阶段护理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实施个案追踪法后,护理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前提高。[结论]应用个案追踪法可有效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晋芳;张瑞玲;闫慧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水平、焦虑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焦虑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门诊导诊人员是医院服务窗口的重要服务人员,导诊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就诊状态。病人在门诊导诊需求中以询问就诊地点、位置、方向居首,其次为就诊程序、检验结果、健康咨询等。门诊导诊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心理素质以及主动服务意识,通过与病人的良好沟通以及人性化服务来帮助病人,使病人能够有序地就诊。
作者:吴思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玄武膝痛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4周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波;陈汉玉;王楠;陈勇;兰培敏;范利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亚甲蓝排泄试验在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量及鼻饲速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6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受伤第3天、第8天、第15天予以亚甲蓝排泄试验,根据病人尿液变蓝的时间确定实施营养支持的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照组常规先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根据胃潴留量确定鼻饲量和鼻饲速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胃潴留发生情况、体重、血清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和胃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和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亚甲蓝排泄试验来确定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支持方式、鼻饲量及鼻饲速度,对给病人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式、减少胃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就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连春鸯;陈玉珍;苏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操作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的关键,手术室护士应提升自身的慎独修养和道德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曾双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培训基层糖尿病教育者的效果。[方法]成立糖尿病工作小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播放视频等形式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病人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培训后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专科知识和技能较培训前提高(P <0.01),病人各项生化指标有所改善(P <0.05)。[结论]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能有效提高其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潘爱兰;阎黎;莫峻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味觉分散与触觉分散在接受静脉穿刺婴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儿童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的160例婴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穿刺过程给予患儿吮吸5%葡萄糖,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及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味觉分散与触觉分散能有效缓解婴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灵;蒙凤;杨丽娜;李晶;李丽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信念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健康信念水平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信念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合并吞咽障碍的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其健康信念。
作者:莫静霞;路海云;邓彩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住院病人跌倒是医院内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占医院内不良事件总数的38%[1]。在国内,跌倒位列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也是65岁以上老年人首位伤害死因[2]。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3,4],也是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评审标准的六大安全目标之一[5]。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对策,旨在为降低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周晶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护理人员在配药时,掰安瓿是每天要进行的操作。目前这一操作主要存在3个问题:①安全问题。很多临床护士,尤其是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在掰安瓿时不慎被划伤的经历。②规范问题。开启安瓿的规范操作是先用乙醇消毒,再用砂轮划开,接着再次消毒,后操作者用一块纱布掰开安瓿,但是因为用具很多且都是分散放置,操作起来较麻烦,增加了实际的工作量,因此存在部分护理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③砂轮浪费问题。临床用的砂轮基本上是短圆柱形的,圆柱的边缘是较锋利的,也是用来割划安瓿颈的位置,可边缘一旦磨圆,这个砂轮的剩余部分通常就被丢掉了;其次砂轮体积小,经常丢失,极大地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医疗成本。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安瓿开启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雅琪;陈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