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川省488名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功能发展现状调查

朱晶;李继平;王莉莉;冯梅

关键词:本科护士, 专业功能发展, 四川省, 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5所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功能发展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法,根据四川省5所高校2006年—2009年的毕业生就业资料和研究可行性原则,结合毕业生就业医院级别及医院地理分布特点,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护理本科毕业临床护士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所抽取医院所有符合条件的护士及其护理管理者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士专业功能自评得分为(28.73±4.92)分,他评得分为(30.05±5.56)分,他评分高于自评分;44.3%的护士和39.8%的护理管理者评价本科护士专业功能为一般,评价专业功能较强和非常强的比例高于较弱和非常弱的比例(37.3%>18.4%,45.6%>14.6%);两者评价条目排序基本一致,其中对执行常规临床护理的评价高,自评和他评得分分别为3.95分±0.57分、3.88分±0.60分;对护理科研的发展及执行和开发有理论依据的临床护理项目两个功能的评价低,自评得分为(2.80±0.81)分、(2.55±0.88)分,他评得分分别为(2.84±0.91)分、(2.86±0.93)分。[结论]四川省全日制本科毕业临床护士护理功能发展现状处于中等偏好水平,尚存在上升空间,其中临床护理相关功能发挥较强,科研和创新相关功能及作用的发挥需加强。护理教育及管理者应重视本科护士创新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及相关功能及作用的发挥,以满足护士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需求。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体质调护在气郁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质调护对改善气郁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状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气郁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脑卒中内科基础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质调护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测试。[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及中医体质转化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22.00%)。[结论]体质辨识调护能改善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抑郁状态,调和偏颇体质,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覃勤;马秋平;冯卓;吴椋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复方薄荷滴鼻液在经鼻吸痰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减轻病人因经鼻吸痰时而引起的鼻腔黏膜出血及破溃。[方法]将本科室需经鼻腔吸痰的90例老年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润滑鼻腔和生理盐水润滑鼻腔。观察两组病人鼻腔黏膜出血情况及鼻腔黏膜破溃情况。[结果]复方薄荷滴鼻液润滑鼻腔法可减少鼻腔出血及鼻黏膜受损。[结论]在经鼻吸痰时应用复方薄荷滴鼻液润滑鼻腔可以有效减少鼻腔黏膜出血及损伤,提高吸痰质量和病人的舒适程度。

    作者:葛宝兰;马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静脉留置针穿刺侧肢体定时运动对预防输液局部肿胀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侧肢体定时运动对预防输液局部肿胀的作用,以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83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将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肢体放于病人身体两侧,告知病人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干预组将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肢体抬高并定时运动。[结果]干预组静脉留置针留置侧肢体肿胀率低,留置时间长。[结论]将静脉留置针侧肢体抬高并定时运动可有效防止穿刺部位肿胀、延长留置针置管时间。

    作者:程云霞;邓红秀;张莉;叶金梅;常元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住院期间照顾者照顾负荷现状调查

    [目的]识别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住院期间照顾者的负荷水平,并探讨与负荷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及主要家庭照顾者各192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负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8%的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荷,照顾者整体负荷总得分为(38.92±19.69)分。照顾者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照顾者家庭月收入、参与照顾人数、病人既往史及其付费方式。[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主要家庭照顾者的高负荷水平具有普遍性,医务工作者应对髋部骨折病人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及其影响因素加以关注,通过对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综合评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达到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减轻照顾负荷的目的。

    作者:唐丽玫;王慧萍;王国芳;俞凤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替格瑞洛在 CYP2C19基因型功能缺失病人PCI 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 CYP2C19基因型功能缺失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行 PCI 术并存在 CYP2C19基因型功能缺失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组)55例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73例,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管的再次重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功能缺失病人 PCI术后服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明显提高了血小板抑制率,降低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的再次重建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通过护理干预可及时有效地预防各种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作者:李宁;李亚欣;薛丽欣;李肖晓;刘峰;崔玉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专业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目的]探讨提高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50人,经过3阶段集训,采用单项操作考核、综合性实验操作考核、护生自评和互评等进行评价。[结果]护生单项操作考核成绩高于综合性实验操作考核成绩,护生自评与互评成绩。[结论]急危重症监护方向护生自我认知较明确,但仍存在“重技能、轻临床”的现象,教育者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护生专业能力。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早期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常规训练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足背屈和辅助站立平衡训练,连续训练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化 Fugl Meyer 评分(FMA)下肢运动功能、足背屈肌群的徒手肌力检查评级(MMT)、Tinetti 步态评估量表(TGA)和 Berg 平衡量表对病人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训练组病人 FMA 下肢运动功能积分、TGA 评分、Berg 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常规训练组(P <0.01)。[结论]采用运动想象足背屈联合早期辅助站立平衡训练可促进患侧下肢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

    作者:方梅;雷艳;刘恒;杜美芳;郑粤湘;黄丽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辞书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心理契约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离职倾向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科2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心理契约、职业认同水平和离职倾向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科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得分高于护士责任得分(P <0.05);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104.54±17.63)分;离职倾向量表得分为(16.54±3.14)分;59.4%的护士离职倾向较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契约未履行程度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P <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科护士的心理契约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士的心理契约、职业认同程度,降低护士离职倾向。

    作者:陈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达克罗宁胶浆在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急性嵌顿性混合痔术前病人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病人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灌肠准备、灌肠液、灌肠方法、灌肠用具相同,肛管润滑方法对照组用液状石蜡润滑,观察组用无菌棉签蘸取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润滑肛管前段20 cm,再将1 mL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在肛门内壁,将肛管插入10 cm,灌入生理盐水。[结果]观察组肛管插入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插管成功率(86.67%)高于对照组(43.55%);肛门出血评分(1.30分±0.50分)低于对照组(2.01分±0.12分)。[结论]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急性嵌顿性混合痔术前灌肠可减轻肛管插入时的疼痛程度,提高插管成功率,防止肛门出血。

    作者:李莉;李广萍;王淇;虞曙霞;王兰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非接触式红外测量体温的精度观察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量方式(红外耳温计和红外额温计)进行体温测量。[结果]红外耳温计体温测量精度不受病人和护士因素的影响,但是红外额温计的体温测量精度易受病人因素影响。[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采取非接触式红外耳温计进行体温测量精度比较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且快捷方便。

    作者:王华;王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声明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以智能化分诊系统为导向的三区四级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智能化分诊系统为导向的“三区四级”模式对急诊病人就诊时间、诊间意外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在急诊环境改造、颜色分区和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研发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软件,实行相应的三区四级管理。[结果]实施以智能化分诊系统为导向的三区四级模式后,病人意外情况发生率较实施前下降,候诊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以智能化分诊系统为导向的三区四级模式可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候诊时间、降低意外的发生率。

    作者:陈凤;李玫;吴敏;季学丽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消化道肿瘤病人 PICC 主要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西京医院消化内科接受 PICC 置管的26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 PICC 相关并发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 PICC 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 Logistic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5例在置管后6个月内发生了 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ICC 类型、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方式和家庭住址与 PICC 主要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是消化道肿瘤病人 PICC 主要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 PICC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导管型号、瓣膜设计、封管液和护理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 PICC 置管病人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降低 PICC 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苗;聂燕;李雅红;陈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本科护理新生学习适应性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新生在入学初期的学习适应性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3所高校472名新入校的护理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新生学习适应性总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大五人格总分呈正相关(P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是否满意护理专业、大五人格总分、神经质、外向性及开放性。[结论]护生入学初期的学习适应性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学校教育者应针对新生人格特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提高护理新生在大学学习的适应性。

    作者:张浩;孟亚;郭燕;刘东英;卫莉;霍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385名骨科护士核心能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385名骨科护士核心能力、社会支持及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便利抽取的385名骨科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社会支持及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385名骨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73.64±28.72)分,处于高水平。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伦理和法律实践、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教育和咨询、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385名骨科护士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家人支持、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385名骨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在满意度、一般满意度、外在满意度;社会支持与护士核心能力、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护士社会支持水平,以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及工作满意度。

    作者:佐品;杜颖;林瑶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掌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护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掌握程度。[方法]针对护理实习生在神经外科的实习过程中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程度、带教质量,成立“救生圈”,确立“提高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的活动主题,运用 PDCA 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效果确认,后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生对 GCS 评分法的掌握率。

    作者:汪靖;曾栩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EORTC QLQ BM22在评价中国癌症骨转移病人生活质量中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验证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骨转移量表(EORTC QLQ BM22)测定中国癌症骨转移病人生活质量的信度、效度及可接受性。[方法]采用 EORTC QLQ BM22问卷对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内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21例癌症骨转移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一次性完成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 C30)和EORTC QLQ BM22,并进行 KPS 评分,对结果采用 Cronbach’s α系数、Pearson 相关检验及 Wilcoxon 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个领域的内部一致性均得到确认;EORTC QLQ BM22与 EORTCQLQ C30之间具有足够的相关性,但二者存在一定差异;4个领域在不同 KPS 分组(KPS≤80;KPS>80)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量表依从性较高。[结论]中国本土化的EORTC QLQ BM22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可用于评价中国癌症骨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志芹;焦杰;陈佳悦;林允寿;吴美静;张曼钰;孙伟林;张雷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护士工作场所欺负行为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场所中欺负行为的现状及其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南昌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4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负性行为问卷(中文版)、离职意愿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是否独生子女、用工性质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结论]工作场所欺负行为存在于临床护士中,且欺负程度越高离职意愿越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临床一线护士欺负行为,稳定护士队伍。

    作者:漆红梅;李桃桃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仿生引流尿袋在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应用仿生引流尿袋和普通尿袋进行尿液引流的效果。[方法]将72例病人按入院日期分为两组,单数设为对照组,双数设为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在术后第2天使用仿生引流尿袋,膀胱压力超过3 kPa 时自行泄压排尿滴入尿袋,3 h 打开自动开启夹闭器放空尿袋1次;对照组采用定时夹闭尿袋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2)。[结论]长期留置导尿病人采用仿生尿袋引流可促进拔管后顺利排尿,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金凤;王红果;吐沙克孜·艾力;赵硕;阿依夏木斯迪克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