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郭冬梅

关键词:辛伐他汀, 高血压, 高脂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40 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辛伐他汀组20 例,辛伐他汀20 mg/d;安慰剂组20 例,安慰剂1 粒/d,疗程均为8周.观察降脂效果,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8 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显效12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92%,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其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成药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3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 年5 月至8 月本科住院的63 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2008 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0 例伴发热,1 例重症,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易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2例护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是指在电视腹腔镜直视下对胆囊良性疾病施行胆囊切除术的一种新方法,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不仅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而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问短,减轻经济负担,已成为胆囊切除的佳选择.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儿童配戴活动矫治器的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佩戴活动矫治器的心理因素,探讨替牙期儿童早期错颌畸形矫治的有效途径.方法:对230 例配戴活动矫治器的学龄儿童按男女随机分为2 组,通过有奖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患儿家长进行电话回访的形式跟踪调查.结果:矫治效果与因心理因素及是否按医嘱配戴矫治器密切相关.结论:在配戴活动矫治器进行预防和功能矫治时,儿童的心理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矫治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呼吁家长,老师,学校及全社会都应认识到错颌畸形对儿童面貌和心理的危害,重视患儿早期错颌畸形的预防矫治和功能矫治.

    作者:岳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方案提供进一步的指导.方法:入选的8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气喘及湿啰音、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邓永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从2007 年1 月~2009 年9 月收治的120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20 例患者,入院24h 内出血停止114 例,有效率95.0%;6 例经保守治疗出血不能控制转外科治疗.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急诊内镜、钡餐等检查综合判断,并给予多种治疗方法,才能及时救治患者.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疑似肛周脓肿1例

    患者女,31 岁,因肛门肿痛2 月余,于2010 年9 月9日收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两个月前出现肛周肿胀,自诉可触及皮下肿物约黄豆粒大小,无触痛,未予诊治,后肿物逐渐增大,近一个月生长迅速,自诉约鸡蛋大小,久坐后伴肛周麻木胀痛感.由门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查体: T36.7℃, P 78 次/ min , R 18 次/ min , BP 120/ 80 mmHg.肛门专科检查:胸膝位视诊见8 时位距肛缘约2cm 处可见皮肤稍隆起,皮肤颜色正常,指诊可扪及皮下约3cm ×3cm×6cm 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度良好,触动(+).肛管通畅,未及肿物,指套无染脓染血.

    作者:孙福刚;郭纯艳;崔雅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议卫生防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目前卫生防疫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管理方式落后、利用率不高、难以实现共享,笔者认为目前应从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开发和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两条途径来加以改善,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尹冬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通过调查2007 年2 月~2010 年2 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60 例患者,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医院感染23 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8.85%,其中单个部位感染18 例,两个部位感染3 例,三个部位感染2 例.感染例次28 次,例次发病率10.7%.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采取综合预防为主与重点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作者:李仕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复方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0 例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缬沙坦结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降压药物单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 周后各组SSBP(收缩压)和SDBP(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05).而治疗后6 周,治疗组SSBP 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SDBP 下降亦超过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可更显著地降低收缩压,并可有效降低舒张压,且有较良好的降压稳定性,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作者:徐静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三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郅红;杨旭东;金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放射性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前加用碳酸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在放射性核素131I 治疗前加用碳酸锂的疗效分析.方法 老年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 率低或者高峰前移,应用碳酸锂片剂后提高甲状腺摄131I 率,提高治疗时放射性核素131I 的吸收利用.结论 碳酸锂与放射性核素131I 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提高131I 在甲状腺内的滞留时间,延长摄取率提高,减少了131I 的使用量和盲目性,也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作者:魏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止痛栓塞肛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10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止痛栓(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术后止痛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 年1 月至2010 年10 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术的产妇20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 例对照组1000 例.观察组术后出现轻微疼痛或术后4-5 小时(麻醉苏醒时间)给予止痛栓(双氯芬酸钠栓)50mg 塞肛止痛,对照组不用止痛栓,疼痛剧烈时给予杜冷丁25mg 肌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止痛效果、术后早期活动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泌乳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止痛栓(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效果好.

    作者:代洪波;肖冰;樊秦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和预后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2009 年于发病24h 内入院的AIMI93 例患者根据Killip 心功能分级,分为伴心力衰竭组与无心力衰竭组,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IMI 伴心力衰竭者24 例(占25.8%),与无心力衰竭组相比年龄较大,肌酸激酶峰值、右心室梗死发生率、胸前导联V4-6ST 段压低为主者比例较高,住院病死率高.结论:根据心电图的演变过程,心肌血清酶学的变化,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可以对AIMI 合并心力衰竭做出及早正确的诊断,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估测梗死范围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徐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在血管外科中应用

    目的 评价腔内心造血管内支撑术在治疗血管外科疾病中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9 例病人接受腔内人造血管内的支撑术治疗.其中腹主动脉瘤6 例,在锁骨下动脉瘤1 例,左髂股动脉瘘1 例,左髋股动脉重度硬化性狭窄1 例.术前均行Duplex 彩超、四肢节段性测压和X 线DSA 造影,6 例动脉瘤病人术前行三维重建螺旋CT.结果 术后即刻X 线DSA 造影显示,7 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人造血管与宿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渗漏;1 例左髂动静脉瘘及瘤体消失;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人造血管通畅;1 例腹主动脉瘤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后第3 天死亡.临床成功率88.88%,术后1 年螺旋CT 或Duplex 彩超随访显示;5 例腹主动脉瘤和1 例髂总动静脉瘘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无渗漏,动脉瘤腔无增大;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1 例锁骨下动脉瘤术后存在少量渗漏,2 个月后自闭合.结论 近期随访表明,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及新进展,但近期疗效还有待进行继续观察随访.

    作者:王德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配合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在皮肤和肾盂、肾盏腔隙之间建立一条人工通道来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项新技术,其机制是将压缩气体产生的能量驱动碎石机手柄内的子弹体,子弹体冲击结石而将其击碎.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少、疗效高、时间短及无热效应等优点,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仁春;张翠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危重病员的护理

    目的: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护士必须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质护理技术和观察能力,通过全方面的精心护理,能使患者在垂危中脱离危险,早日康复,减少各种并发症,所以做好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和秀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莫沙比利和吗丁啉在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本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选取6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莫沙比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不良反应率为15%,两组对照,在总有效率上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率上没有明显差异.讨论: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服用莫沙比利的患者整体有效率高于服用吗丁啉的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想药物.

    作者:谢为学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NICU护士工作能力与其工作年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NICU 护士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年限的关系.方法:对本科室的32 名护士基础技术的学习与掌握、仪器的使用、呼吸机管道的安装与管理、消毒隔离意识与无菌观念、病情观察、责任心和抢救技术的应用等七个方面进行的评估和对照.结果:NICU 高年限的护士评分普遍高于低年限护士.讨论:NICU 护士工作能力与其工作年限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石小娟;熊小云;汪晓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高敏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价值.方法:对比14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32 例对照者的三项指标水平.结果:类风湿组的高敏C 反应蛋白、血沉、类风湿因子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ESR 阳性率49.29%,RF 阳性率65.71%,Hs-CRP 阳性率87.14%.结论:联合检测高敏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其中某一项.

    作者:蹇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影响.方法:将2009 年7 月到2010 年8 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0 例遵医嘱降糖药物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FBG、PBG 及HbAlc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