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危重病员的护理

和秀花

关键词:危重, 病员, 护理
摘要:目的: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护士必须有广泛的医学知识和训练有素质护理技术和观察能力,通过全方面的精心护理,能使患者在垂危中脱离危险,早日康复,减少各种并发症,所以做好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21例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治疗

    探讨了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 例第1 次手术只行内踝固定,距骨发生半脱位,次日再行前唇固定,踝关节恢复解剖位置.其余18 例均前唇与内踝同时固定.结果:优6 例,良12 例,一般3 例,差0 例.未发现踝关节不稳或距骨半脱位,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内踝伴胫骨前唇骨折患者予以复位固定内踝及胫骨前唇疗效显著.

    作者:王豪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无痛纤支镜手术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纤支镜检查痛苦较大,大多数病员不愿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是在全身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明显减少痛苦,有利于医师仔细发现病灶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手段.

    作者:陈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析加强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药事管理是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加强药事管理对确保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方法在手足口病原核酸检测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在手足口患者病原检测中的效果对比分析,为该病的病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为2010年1 月-10 月在我院所采集的手足口患者及幼儿园健康幼儿的粪便标本共164 份.采用RT-PCR 和荧光探针PCR 方法检测病人和正常人群粪便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eal-PCR 方法检出86 例阳性,阳性率为52.44%,RT-PCR 检出64份阳性,阳性率为39.0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PCR 技术,能大大减少扩增产物污染的机会,与RT-PCR 技术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作者:喻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病经验总结(之一)

    本文作者应用经方治疗阳虚漏汗证、上热下寒证、少阳阳明同病等症,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与广大同仁交流.

    作者:郑振芳;郑英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37例

    将37 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和对照组(单纯面膜)两组,经统计学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洪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利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8 年6 月--2009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老年性髋部骨折病人,通过出院指导进行家庭护理.结果:通过上门教会一些护理方法和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使预防压疮的措施尽可能到位,有效地降低了此类病人的压疮发生率.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后预防压疮的家庭护理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丽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阴道和经腹超声在子宫病变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评价TVS 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VS 与TAS 结合的方法,检查拟诊宫腔内病变及早孕患者132 例.结果:经阴道超声(TVS)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TAS)诊断符合率.结论:TVS 有着TAS 无法相比的优势.该方法将为诊断妇产科疾病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肾创伤性出血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

    目的:讨论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肾创伤性出血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肾动脉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对出血动脉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肾动脉造影能明确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血管解剖情况,对出血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达到迅速止血,且能大限度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结论: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是肾创伤性出血可靠的诊断及止血方法,其创伤小、疗程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并对保留伤肾泌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先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平衡仪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组应用头针结合平衡仪提供的模式进行训练.采用Berg 平衡量表评分(BBS)和Holden 步行能力评分在治疗5 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BS 和Holden 步行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针结合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建文;寄婧;萧玉婷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诱导痰细胞学检测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对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27 位患者和26 位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进行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痰液诱导及诱导痰细胞学分类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01),其中位数分别为1.6%,0.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中位数分别为45.75%,58.1%.结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是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赵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正畸粘结剂在儿童前牙外伤松动、脱位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粘结松动、脱位的前牙,以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方法:搜集近两年我院儿童门诊病例48 例,均为前牙外伤松动或者脱位.复位后用成都古京科技有限公司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加用0.3mm 结扎丝双股唇面切牙、尖牙或双尖牙之间固定4 周后拆除.结果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加用0.3mm 结扎丝双股固定后,松牙恢复稳固.结论:非调和型口腔正畸粘结剂在前牙外伤松动脱位的固定作用较结扎丝单纯固定或其他方法方便快捷、疼痛小、创伤小,而固定效果好.

    作者:李先林;余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 例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患儿,男,3 岁6 个月.(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呈疏密不均的排列.(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多切片、免疫组化、特染可以鉴别.结论:(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胚胎间叶组织.(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多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可帮助诊断.(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宜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作者:周小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产后康复按摩2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按摩对促进产褥复旧、治疗产后腹痛、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18 例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随机分观察组260 例、对照组258 例,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常规饮食管理,并给予每天一次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子宫收缩、排泄、产后不适等方面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产后康复按摩可预防和治疗产妇腰背酸痛、乳房胀痛、缺乳、尿潴留、便秘、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并且安全可靠,是促进产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紫杉醇注射液5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寻求救治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期间发生的55 例紫杉醇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55 例经治疗治愈27 例,好转26 例,肾功能损伤1 例,永久性脱发1 例.结论: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预防和救治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怀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在血管外科中应用

    目的 评价腔内心造血管内支撑术在治疗血管外科疾病中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9 例病人接受腔内人造血管内的支撑术治疗.其中腹主动脉瘤6 例,在锁骨下动脉瘤1 例,左髂股动脉瘘1 例,左髋股动脉重度硬化性狭窄1 例.术前均行Duplex 彩超、四肢节段性测压和X 线DSA 造影,6 例动脉瘤病人术前行三维重建螺旋CT.结果 术后即刻X 线DSA 造影显示,7 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人造血管与宿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渗漏;1 例左髂动静脉瘘及瘤体消失;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人造血管通畅;1 例腹主动脉瘤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后第3 天死亡.临床成功率88.88%,术后1 年螺旋CT 或Duplex 彩超随访显示;5 例腹主动脉瘤和1 例髂总动静脉瘘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无渗漏,动脉瘤腔无增大;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1 例锁骨下动脉瘤术后存在少量渗漏,2 个月后自闭合.结论 近期随访表明,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及新进展,但近期疗效还有待进行继续观察随访.

    作者:王德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70例肝包虫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70 例手术病人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270 例病人度过围手术期,均康复出院.结论: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充分术前准备,精心地围手术期护理,细致的出院指导,有益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本文介绍了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以及本院今年的相关病例,并以实际的案例作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希望对实际的医疗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林雅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50 例,均对其选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治疗,经8 周联合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与观察得知,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另外,心脏功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5%,所有患者无严重高血钾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联合应用螺内酯与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脏机能,从而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明亮;靖树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22例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小于35 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所有患者为反复发(高)热,门急诊经过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后收住院,均经X 线胸片或胸部CT、血清抗体检测、部分经痰培养确诊的病例,入院后给予二代头孢菌素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抗生素治疗,时间大于72 小时.结果:本组22 例患者,体温小于72 小时下降的8例,大于72 小时下降的14 例,治愈18 例,好转4 例,有效率100%.结论:年轻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致病的发病率升高,治疗时应联合覆盖非典型病原体的抗生素,且初步疗效观察时间可大于72 小时.

    作者:胡亮;刘德群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