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注射液5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杨怀勇

关键词:紫杉醇,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寻求救治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期间发生的55 例紫杉醇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55 例经治疗治愈27 例,好转26 例,肾功能损伤1 例,永久性脱发1 例.结论: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预防和救治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胃炎的辩证分型辅助治疗及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 月确诊慢性胃炎的住院患者100 例回顾性分析中医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法对慢性胃炎进行的分型治疗.结果:慢性胃炎患者经中医辨证论治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清脾泻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治法治疗为慢性胃炎主要辩证分型,对于临床治愈慢性胃炎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牛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 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8 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治愈46 例(95.8%),好转2 例(4.2%).结论: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并发症多,采用个体化治疗是防止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冯益身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番泻叶加和爽在肠道准备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和爽和口服番泻叶加和爽两组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方法:将700 例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口服和爽和口服番泻叶加和爽的患者各350 例.结果:两组肠道清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泻叶加和爽口服用于结肠镜检肠道准备,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使病人在几乎无痛苦中,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作者:杨四萍;郑席志;许秋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互动式带教方法在临床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是临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互动式带教方法的含义,探讨互动式带教方法在临床实习医生中的应用.它极大地激发了实习生的学识热情,增强了临床带教工作的实效,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宋志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紫杉醇注射液5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寻求救治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 年1 月~2010 年6 月期间发生的55 例紫杉醇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55 例经治疗治愈27 例,好转26 例,肾功能损伤1 例,永久性脱发1 例.结论: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预防和救治紫杉醇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怀勇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 年~2010 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26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 例患者中,21 例病情好转或减轻出院,3 例病情恶化死亡,2 例合并心肌梗死,有1 例死亡.该组患者中短住院天数14d,长者3 个月,平均30.5d.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故明确诊断、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彭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骨折患者预防褥疮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对预防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 年1 月-2008 年12 月收治70 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褥疮的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褥疮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以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结果 术后1 天、1 周、3 个月裸眼视力达0.5 以上者分别为53.12%、64.81% 、76.88%.术后并发症少,术后3 个月角膜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阮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痔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 例),A 对照组和B 实验组.手术在骶管阻滞麻醉下实施,术后接PCIA.观察术后VAS 评分,追加药物的剂量和PCIA 有效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VAS 评分及PCIA 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 组追加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A 组.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痔患者PCIA 可以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减少芬太尼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氟西汀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将156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情绪,检出合并抑郁症者76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w 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治疗8w 末SDS 及HADA 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8 w 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65.7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刘辉;赵建华;冉君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青岛市住宿业卫生许可管理对策浅谈

    公共场所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设备及物品供客人重复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污染,同时,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也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在对住宿业卫生许可时,应根据传染病传播环节的危险程度,科学设定许可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指标,重点对消毒设施、通风换气、预防交叉污染设施等进行严格把关,加大住宿业卫生许可力度.

    作者:孔繁淑;张竹青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本文介绍了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以及本院今年的相关病例,并以实际的案例作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希望对实际的医疗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林雅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 例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患儿,男,3 岁6 个月.(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呈疏密不均的排列.(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多切片、免疫组化、特染可以鉴别.结论:(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胚胎间叶组织.(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多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可帮助诊断.(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宜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作者:周小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该药适应症广、新药品种繁多,一旦滥用,就会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多、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医学界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重要.患病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合理使用抗生素更为重要.

    作者:杨春贵;陆妹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分析

    目的:对照观察步长丹红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的疗效.方法将60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 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14 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较对照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步长丹红治疗疗效很显著.

    作者:扎克尔·祖库拉;阿不都艾尼·依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性心力衰竭患者50 例,均对其选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治疗,经8 周联合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与观察得知,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另外,心脏功能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5%,所有患者无严重高血钾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联合应用螺内酯与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改善心脏机能,从而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明亮;靖树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

    文章从降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抑郁作用、镇静作用、保肝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格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析加强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药事管理是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加强药事管理对确保药品质量,增进药品疗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40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 4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疗程21d.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 或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献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族之间交流,也就是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交流.目前有些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沟通不畅的表现,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官司,因而笔者就进一步探讨医患沟通的意义、原则和技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使医患交流沟通问题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取得更令医患双方满意的效果,达到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冰之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