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Coga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何国霞;丁玉

关键词:病人, 生活质量,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病变, 心血管损害, 多系统损害, 诊断治疗, 平均年龄, 护理, 改善预后, 血管炎, 年轻人, 梅毒性, 科学家, 角膜炎, 间质性, 病例数, 组成, 症状, 眼科
摘要:Cog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非梅毒性间质性角膜炎或耳前庭症状、发热、血管炎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多系统损害组成[1].1945年美国眼科科学家Cogan首次描述了该综合征[2],至今报道的病例数很少.本病多发于儿童和年轻人,性别并无明显差异,发病平均年龄22岁[3],呈进行性发展,可导致失明、耳聋和心血管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对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康复极为关键,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3例Cogan综合征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提供优质的护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29例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改良赛丁格技术和超声导引行PICC目前已逐渐成为国外PICC穿刺的常规方法[1].近年来这一新技术已在我国得以开展,但无论是采用直视、盲穿或超声引导下置管[2],均可能因操作者或病人的因素导致置管失败.现将我科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华;徐娟;张燕;张国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汗管瘤的术后护理

    汗管瘤(syringoma)又称汗管囊瘤(syringocystoma)或汗管囊肿腺瘤,是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腺瘤,呈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直径<3 mm,皮肤损伤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亦见于前额、两颊、颈部、腹部和女阴,很少自行消退,常无自觉症状.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面部美观.2012年11月-2013年5月,我科治疗眼周汗管瘤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郭雁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专职临床研究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作用

    药物临床试验是药物开发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临床试验不同于医疗服务,研究者通过Ⅰ期~Ⅳ期严格的临床试验,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掌握相关的研究数据,客观、准确地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护理人员参加临床试验的同时又承担病区医疗服务,想要扮演双重角色按要求完成临床试验工作是相当困难的,为了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必须建立完善的专业研究团队,在专业研究团队中专职研究护士起着不可缺少的中心与协调作用,专职研究护士的参与是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2].

    作者:闫欣;刘中国;闫宏;刘翠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美国骨科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专科化的迅速发展,健康保健领域中高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迫切需要一支能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队伍.专科护士角色的出现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使护理专业的职能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现主要对骨科专科护士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以为我国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胡三莲;钱会娟;许燕玲;周玲;何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卧立位试验预防跌倒的护理安全管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分型包括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APA病人手术能够治愈,而IHA病人往往手术疗效不佳,多考虑药物治疗,因此进行术前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卧立位试验由于其无创性、敏感性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试验的特殊要求,病人在立位试验中存在跌倒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跌倒,会影响试验的顺利完成,因此积极有效预防病人跌倒的发生对整个试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尹建红;张绍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路径指的是以危重病人为中心,从病人人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整体医疗、护理计划,是由每阶段常规护理计划组合而成[1].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危重急症,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凶险的特点,致残率与发病率非常高[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呈现老年化趋势,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手术病人中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笔者收集了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脑卒中手术的10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李彩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以睡眠时上气道部分或完全闭塞为特征,表现为反复打鼾和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并常伴有白天过度嗜睡,是一种常见的涉及多器官多学科的综合病症,人群患病率高达2%~4%.SAS病人因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器官功能损害[1].目前SAS病人对治疗的接受性和依从性往往低于预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开展了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蔚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记录病人住院期间实际接受营养支持的量和天数.[结果]共筛查2 570例病人,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分别为43.0%,13.1%.消化内科病人营养受损较严重,胃肠外科病人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较高.有营养风险病人营养支持率较低且方式单一,以肠外营养为主,不规范的营养支持现象较普遍.[结论]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应用不合理,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按照肠外肠内营养指南规范营养支持.

    作者:闫晶晶;牟绍玉;张慧;牟绍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两种CVC补救方法在PICC失败后的应用效果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即能减轻疼痛,又可避免化疗药物导致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坏死的风险,且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有利于病人的治疗顺利进行.但无论是采用直视、盲穿或超声引导下置管[1-2],都有可能由于病人自身和医护人员操作原因导致置管失败.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PICC专科小组对82例PICC置管失败且双上肢又无其他合适的目标血管的病人分别采用彩超引导下、盲穿下的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方式进行补救.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萍;熊邦琴;王虹;胡君娥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跨文化理论指导下的2例外籍精神病病人的护理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入,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我国的护理发展中日益重要[1].跨文化护理实践不仅影响着精神病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而且还体现着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2],然而我国以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外籍精神病病人护理的文献极少[3].现基于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我科收治的两例外籍精神病病人进行护理,通过评估病人健康系统观念,识别文化护理关怀的共性与差异并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胜茂;罗添云;张社卿;周英;魏福银;林建葵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社区护士和压疮病人家属对压疮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和压疮病人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个社区,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对这2个社区36名护士和86例压疮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对压疮新进展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多数低于50%,压疮病人家属对压疮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全部低于50%,家属中有获得压疮知识了解途径者占24.4%,13.9%的病人家属表示发生压疮后首先会向医院求助.[结论]社区护士压疮知识更新不及时,压疮病人家属有关压疮的知识亟待加强,必须密切社区和压疮病人家属之间的联系,给予家属有关压疮的技术支持.

    作者:朱正刚;陈燕;蒋新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延续护理对银屑病病人的影响研究

    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是一种开放与延伸护理的健康教育形式.它将住院护理延伸到病人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能帮助病人完善自我管理.我科于2011年1月 2012年12月对57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开展了延续护理服务.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34例,年龄18岁~65岁(46.81岁±15.80岁).

    作者:甘永梅;蒋丽君;唐卫民;陈晓;韩志香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呼唤式护理干预在唇腭裂病人全身麻醉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唇腭裂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促醒作用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80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执行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全身麻醉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增加语言呼唤、音乐呼唤、皮肤呼唤等干预方法.[结果]干预组惠儿全身麻醉术后完全清醒的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对唇腭裂全身麻醉术后患儿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春荣;张红闯;丁艳梅;吴建芳;唐云侠;张阳;张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的50%左右[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目标已不再是控制症状,而是要全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2-4].本研究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开展个案管理的护理模式提高理论依据.

    作者:袁勤;陆红英;朱雪梅;陶丽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析责任制整体护理思维与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关系

    优质护理服务的精髓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质内涵相一致.责任制整体护理思维是优质护理服务长期稳健运行的根本保障.追根溯源,“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历30多年,其护理服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发展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护理还有待提高.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提出,是“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的深化与提升.现通过回顾护理模式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及优质护理服务提出的背景及现状,浅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潘淑娟;刘玲玉;吴婷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有价值的方法之一[1].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应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取得巨大发展,但对于严重纤维化或钙化性、复杂冠状动脉性病变不能行PTCA术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CRA)取得了较好效果.CRA是采用超高速的旋磨头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磨成很多细小的碎屑而起到清除冠状动脉管腔阻塞,扩大管腔的目的.旋磨的细屑一般小于5 μm,这些小碎屑通过毛细血管不会产生临床后果,然后在肝、脾和肺清除掉[2].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加强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提高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分析对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不到位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以及通过对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相关知识的调查,针对性组织教育培训与实践,并规范了老年病人入院躯体健康评估的内容、流程,加强环节质控督查以确保落实到位.[结果]教育培训实施后因对老年入院病人躯体健康评估不到位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018%)显著降低,与教育培训实施前(0.2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视老年入院病人躯体健康的评估,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霍世英;田宇红;赵美娜;王慧贤;吴育云;黄海燕;汪丽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65岁以上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慢性病的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加快我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步伐,发挥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作用,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已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65岁以上社区居民每年都将获得1次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的同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开展65岁以上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可全面了解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重点疾病的患病情况,通过对体检资料的分析和定期随访,增强社区老年人疾病护理能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护理的整体水平,对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兴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消化内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的效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动静脉穿刺、采集标本、配制药液等是基本、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频繁接触各种锐器,是针刺伤的主要群体[1-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相对较多,抢救率高,静脉液体输入量大,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极易发生锐器损伤[3].而现已证实,至少有20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损伤传播.一次污染锐器损伤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4].品管圈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相互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并持续改进工作上存在的问题.2013年2月-8月,我科应用品管圈降低锐器损伤率的活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护理论文中常见等级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分析

    医学统计学是进行医学研究必需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实验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统计推断等方面.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护理研究领域的扩大,护理科研的开展,近几年护理科研论文表达的复杂性逐渐加大.虽然许多护理研究者曾经有过医学统计学方面的学习训练,但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有不少对统计方法的使用并不熟悉,实际应用中统计学处理方法滥用、错用和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的误导,结果的科学性低下,临床重复性降低.

    作者:李亚琴;寇丽红;程金莲;韩世范 刊期: 2013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