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4h不解袖带监测儿童无创血压的研究

刘春艳;占亚萍;王宝琳

关键词:血压计袖带, 监测血压, 儿童, 无创血压, Children, blood pressure,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护理工作, 危重患儿, 自动监测, 早期判断, 研究对象, 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流灌注, 提供便利, 科学实验, 监测时间, 及时治疗, 基本条件
摘要:动脉血压是维持各组织、器官血流灌注的基本条件[1].血压测量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关系着对病情的早期判断、及时治疗和转归.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里,常常需要进行无创血压的连续性监测,根据病情需要测血压15 min 1次、30 min 1次、1 h 1次、2 h 1次等.抢救时为便于监测血压,不至于因不停地测量血压而无暇做其他工作,有的护士就将血压计袖带缠在患儿上臂不解开,将监护仪调至所要求的监测时间进行自动监测.然而这种非常规的操作方法缺乏科学实验依据.为此,作者以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确认危重患儿监测血压时连续4 h不解袖带的血压监测是安全可行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便利.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34例发热患儿降温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发热患儿降温的疗效.[方法]将68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照组采用温水擦浴.[结果]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降温效果确切,患儿易接受,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手术室骨科植入物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体内植入物特别是骨科金属植入物的临床用量增大,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 因其供应和使用要求标准高,但涉及环节比较多,具体管理时不容易落实到位,再加上植入物价格昂贵,医院为了节约开支,均采用零库存管理,专用器械医院不再购买,而是通过器械商及经销商直接提供,给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1].我院骨科手术占全院外科手术的2/3,从2000年第1起植入物进入手术室至今,在管理上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金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例活动平板实验诱发窦性停搏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运动试验是指在增加心脏负荷状态下,连续进行心电以及血压监测,观测运动中是否出现胸痛等症状,实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冠心病的依据或是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危险性和预后的评价[1].运动实验是比较安全的,许多研究证实运动实验每10 000例发生10例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1].2006年我院1例病人在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中发生意外.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英;蔡丽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伏立康唑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53岁,颅颈部占位术后30年,因步态不稳伴肢体麻木5年、加重4个月,MRI示:枕大孔及颈椎上部椎管内肿瘤.于2008年9月1日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脊膜瘤.术后给予脱水、止血、神经营养以及拉氧头孢(噻吗灵)抗感染治疗.术后病人持续低热,术后1周粪常规找到真菌孢子,口服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术后2周病人主诉头痛、颈部疼痛,给予戴芬口服,疼痛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10月3日停用噻吗灵.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参观手术对普外科护士业务素质的影响

    普外科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术后护理对病人手术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护理重点不同.护士须根据病人手术情况和病情变化特点,确定护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防治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1].由于护士不熟悉组织局部解剖,对新开展的手术不了解,对各种引流管放置位置、引流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术后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影响病人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为此,我科从2008年1月开始安排护士轮流参观手术.通过参观手术,护士专科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素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例Foix-Alajouanine综合征病人的疼痛护理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伴脊髓静脉流出道狭窄与闭塞时,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作者:洪雪;罗永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56例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防范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由于化疗期间病人骨髓抑制,免疫机能进一步降低,易引起院内感染,为降低白血病病人的院内感染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分析其易感因素及好发部位,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笔者对我科2007年-2009年6月收住的19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彦琴;郝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卫生列车静脉输液技术的研究

    [目的]探讨列车上适应性静脉输液技术.[方法]按照临床静脉输液方法对操作者进行训练,准确掌握后在开动的列车上操作,并对操作结果进行评价,找出不适应在列车上操作的环节,研究改进措施,采用改进方法在开动的列车上操作并将结果与改进前及陆地上操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进后的静脉输液方法在列车上实施操作,操作时间、质量评分与改进前及陆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静脉输液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列车上的特殊救治环境,初步形成了列车静脉输液技术方案.

    作者:王仙园;周娟;程琳;李雪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观察心电监护T波变化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补钾效果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预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病人补钾效果的可行性,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将98例HOP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均遵医嘱给予口服10%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 h.实验组病人给予心电监护,当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病人肌力恢复至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两组均复查心电图和血钾.[结果]将两组治疗后血钾浓度和高血钾、高钾心电图发生率结果合并统计,以T波恢复正常预测血钾是否恢复正常的灵敏度为96.5%,特异度66.6%,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3.5%,准确度为92.9%,阳性预告值为95.4%,阴性预告值为72.7%,阳性似然比为2.898,阴性似然比为0.053.[结论]心电监护T波预测HOPP补钾效果准确性高、方便、快捷.

    作者:余秀颜;刘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洁悠神用于包皮环切术后效果观察

    包皮环切术虽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门诊手术,但其实际上是一整形美容手术,对外观要求较高.切口感染是包皮环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后由于渗出、增殖导致局部瘢痕增多,影响包皮环切术后的整形效果,病人对包皮环切术后的外形不满意.因此,预防包皮环切术后的切口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何玮;邓荣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安全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涉及药品质量、置管方式、输液器具材质和质量、输液环境等多个环节.其中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安全的影响有近期的和远期的,近期影响一般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成后短时间内,如输液器热原超标引起的发热反应,输入大量微粒刺激血管引起的静脉炎、输液器材质吸附药液导致的药物剂量不足等;远期危害包括输液器材质溶解释放的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微粒造成的静脉血栓、肉芽肿形成、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输液器中残留环氧乙烷(EO)超标的毒性反应等.远期危害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发生缓慢,有些不可逆转,更应引起重视.

    作者:段振兰;胡范彬;池淑红;孙晓芳;李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发热门诊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组织管理

    发热门诊是在SARS流行期间设置的专科门诊,主要负责发热病人的首次诊疗和对传染性疾病的排查工作,对控制SARS的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3月起,全球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作为我国收治甲型HlNl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人的定点机构,发热门诊对发热病人进行排查,并对病人实施紧急的医疗隔离和科学救治,在防控甲型HlNl流感的暴发流行方面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积极应对疫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培训计划.发热门诊在短时间内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感染控制小组,组建了应急医疗救治小分队,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云;李爱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扣合式造口袋的制作与应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病人100万人,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手术[1].人工肛门的粪便处理常给病人带来一定困扰:一是肛门袋性能难以满足病人的要求;二是皮肤难以长期维持正常状态[2].

    作者:吴玉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骨科术后尿潴留病人应用暖风刺激膀胱诱导排尿的效果观察

    骨折术后由于切口疼痛、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以及术前使用阿托品,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导致尿潴留,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被阻滞后恢复较晚,往往会发生尿潴留[1].临床直接解除尿潴留的方法是导尿,但导尿术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因此一般先选择诱导排尿的方法解决.为了快速诱导病人排尿,护理人员在传统诱导排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电吹风往病人膀胱区及外阴周围吹暖风,刺激病人产生尿意并排尿,同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婷;黎裕萍;关妮;杨熙华;梁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小青;武华;齐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卒中后抑郁发病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抑郁不仅加重病人精神痛苦,还影响卒中病人的神经康复和治疗,严重者促使病人死亡.为此,我们对31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状态进行了临床追踪与分析,希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引起重视,对卒中后抑郁早发现、早干预,以利于病人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于伟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巧用3L粘贴手术巾黄色底板纸

    江西3L公司生产的粘贴手术巾已被广泛用于各类手术切口的保护中,黄色粘贴底板纸以前都废弃不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以下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雪维;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管在小儿睑内翻倒睫矫正术中的应用

    先天性睑内翻为小儿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婴幼儿或青少年下睑鼻侧1/2~1/3 睑内翻,往往在下方注视时下睑下移,睑内翻加重可引起机械性角膜炎.

    作者:张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权变理论在地震灾害护理救治管理中的应用

    权变理论是管理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管理新理论.在大型灾害事故发生时,护理人员实施医学救治工作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不再适用,作为管理者应及时采用新的、适用的、有效的管理模式,迅速解决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灾情极其惨重.我院地处重灾区,又同时作为极重灾区北川、平武、安县的一所门户医院,首当其冲参与了全过程的医疗护理救援,同期还完成了原有1 221名住院病人的转移安置.护理部作为全院护理工作指挥调度中心,打破了原有的管理常规,及时采用能满足紧急救援的有效领导权变模式,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救治任务.

    作者:刘丽华;何梅;黄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再造与应用效果

    工作流程是对一整套规则、操作与过程的描述,以保证工作中某项任务的完成,按预定的规则实施,把工作传递给处理中的下一步,来保留工作流程的操作痕迹.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供应室供应的物品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种类增多,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收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1,2].我们针对我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对下收下送流程进行再造管理,按品种分类,人员分组,优化供应流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红艳;赵庆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