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洁悠神用于包皮环切术后效果观察

何玮;邓荣进

关键词:洁悠神, 包皮环切术, 术后, 切口感染, 整形美容手术, 整形效果, 外观要求, 手术风险, 门诊手术, 感染后, 并发症, 增殖, 预防, 外形, 渗出, 局部, 病人, 瘢痕
摘要:包皮环切术虽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门诊手术,但其实际上是一整形美容手术,对外观要求较高.切口感染是包皮环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后由于渗出、增殖导致局部瘢痕增多,影响包皮环切术后的整形效果,病人对包皮环切术后的外形不满意.因此,预防包皮环切术后的切口感染至关重要.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4h不解袖带监测儿童无创血压的研究

    动脉血压是维持各组织、器官血流灌注的基本条件[1].血压测量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关系着对病情的早期判断、及时治疗和转归.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里,常常需要进行无创血压的连续性监测,根据病情需要测血压15 min 1次、30 min 1次、1 h 1次、2 h 1次等.抢救时为便于监测血压,不至于因不停地测量血压而无暇做其他工作,有的护士就将血压计袖带缠在患儿上臂不解开,将监护仪调至所要求的监测时间进行自动监测.然而这种非常规的操作方法缺乏科学实验依据.为此,作者以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确认危重患儿监测血压时连续4 h不解袖带的血压监测是安全可行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便利.

    作者:刘春艳;占亚萍;王宝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150例,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阻塞、液体外渗等情况.[结果]两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脱出、阻塞、外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穿刺成功率因血管选择不同而不同.[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小青;武华;齐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国内循证护理病案报告质量分析

    [目的]通过检索并阅读国内的循证护理病案报告,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性检索、分析国内所有护理期刊和循证期刊上的循证护理病案报告,进行信息提取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出324篇循证护理病案报告.其中58篇(17.9%)给出了检索词但所有文章均未给出具体检索策略;提及查阅<循证护理>杂志的只占2.2%;只有少数文献详述了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证据应用时很少有文献考虑到病人的意愿.[结论]国内循证护理实践的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建议在实施和撰写循证护理病案报告时,采用David Sackett 教授提出的五步法,详细交代检索工具和检索策略,证据应用时充分考虑证据的适用性.

    作者:靳英辉;高维杰;孙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可调式托手架的制作和使用

    手显微外科术后患肢安放的位置对于术后减少血管危象,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肢过度抬高,会影响再植或移植组织的血循环;患肢放置过低,影响静脉回流,增加组织肿胀.采用抬高患肢方法不当时稳定性差,病人改变体位时须重新调整高度和角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患肢的高度及稳定性,我科研制了可调式托手架,经临床应用,该支架制作简单、安全、实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技术等级施薪制度在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按技术等级施薪制度在妇产科实施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按技术等级施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拓宽了聘用护士的职业发展渠道,但被调查护士对该项制度认同程度不高的原因与制度实施初期政策宣传不够深入、人员观念转变需要时间、分阶段实施导致受益范围不广有关.[结论]按技术等级施薪制度为聘用护士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在强调分阶段稳步推进技术等级施薪制度落实的同时应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力度,适度加快分阶段实施的速度,同时进行不定期的座谈调研了解情况,使技术等级施薪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刘云;张玉韬;孙琳;张爱琴;季爱华;陈宇;陈声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36例肝硬化腹腔积液并低钾血症病人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肝硬化并发腹腔积液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呕吐、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或输注葡萄糖、胰岛素以及使用激素、谷氨酸钠等容易引发电解质紊乱.有文献报道,61%肝硬化病人合并有低钠血症,而95.16%低钠血症病人伴有低钾血症[1],低钾血症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可使病情更趋恶化,因而根据病因预防和治疗低钾血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祁小宝;王岩;吴亚丽;何颖;曹嫚;何召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执业地点角度思考护士外出会诊的合法性

    [目的]健全和完善护士管理的法律、法规,使护士外出会诊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方法]结合<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对护士外出会诊的合法性进行分析与思考.[结果]护士外出会诊处于<护士条例>和<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的夹缝中,无法可依.[结论]尽快制定护士外出会诊的管理规定,赋予护士外出会诊的合法性,为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支持.

    作者:杜淑英;张秋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乳腺癌保乳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目的]了解乳腺癌保乳治疗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从生存质量的各维度分析保乳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提供例证和启示.[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保乳病人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主题,从生理、情感、社会/家庭3个维度分析保乳手术病人生存质量状况.[结果]乳腺癌保乳手术病人对生存质量的主观评价:内涵多样化,健康体现佳生存质量,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3个层面6个主题被提炼,生理层面:患肢功能受限,化疗反应;情感层面:焦虑,悲观;社会/家庭层面:家庭支持,自我效能改变.[结论]生理功能下降、负性情感和自我效能降低影响保乳手术病人的生存质量,家庭支持提高生存质量.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适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夏丽;韩宝三;顾林;赵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安全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涉及药品质量、置管方式、输液器具材质和质量、输液环境等多个环节.其中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安全的影响有近期的和远期的,近期影响一般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成后短时间内,如输液器热原超标引起的发热反应,输入大量微粒刺激血管引起的静脉炎、输液器材质吸附药液导致的药物剂量不足等;远期危害包括输液器材质溶解释放的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微粒造成的静脉血栓、肉芽肿形成、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输液器中残留环氧乙烷(EO)超标的毒性反应等.远期危害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发生缓慢,有些不可逆转,更应引起重视.

    作者:段振兰;胡范彬;池淑红;孙晓芳;李俊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条形码与真空采血法相结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条形码是一组由不同宽度、不同反射率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组数据的符号.它是一种信息代言,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读并实现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的特殊编号.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真空采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将条形码与真空采血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了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孙宁;孙慧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伏立康唑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女,53岁,颅颈部占位术后30年,因步态不稳伴肢体麻木5年、加重4个月,MRI示:枕大孔及颈椎上部椎管内肿瘤.于2008年9月1日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脊膜瘤.术后给予脱水、止血、神经营养以及拉氧头孢(噻吗灵)抗感染治疗.术后病人持续低热,术后1周粪常规找到真菌孢子,口服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术后2周病人主诉头痛、颈部疼痛,给予戴芬口服,疼痛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10月3日停用噻吗灵.

    作者:陈素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供应室下收下送流程再造与应用效果

    工作流程是对一整套规则、操作与过程的描述,以保证工作中某项任务的完成,按预定的规则实施,把工作传递给处理中的下一步,来保留工作流程的操作痕迹.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供应室供应的物品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种类增多,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收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1,2].我们针对我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对下收下送流程进行再造管理,按品种分类,人员分组,优化供应流程.现介绍如下.

    作者:魏红艳;赵庆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卒中后抑郁发病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抑郁不仅加重病人精神痛苦,还影响卒中病人的神经康复和治疗,严重者促使病人死亡.为此,我们对31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状态进行了临床追踪与分析,希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引起重视,对卒中后抑郁早发现、早干预,以利于病人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于伟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巧用3L粘贴手术巾黄色底板纸

    江西3L公司生产的粘贴手术巾已被广泛用于各类手术切口的保护中,黄色粘贴底板纸以前都废弃不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以下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雪维;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肝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许多研究证实肝癌是一种心身疾病,个性行为和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焦虑或抑郁是肝癌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疾病进展和临床恢复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癌症病人的焦虑或抑郁并没有被及时识别和处理.为此,分析我中心80例住院肝癌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变化,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肝癌病人的焦虑和抑郁.

    作者:徐漠研;梁晓坤;安林静;贾雪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1例活动平板实验诱发窦性停搏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运动试验是指在增加心脏负荷状态下,连续进行心电以及血压监测,观测运动中是否出现胸痛等症状,实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冠心病的依据或是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危险性和预后的评价[1].运动实验是比较安全的,许多研究证实运动实验每10 000例发生10例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1].2006年我院1例病人在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中发生意外.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红英;蔡丽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参观手术对普外科护士业务素质的影响

    普外科疾病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术后护理对病人手术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护理重点不同.护士须根据病人手术情况和病情变化特点,确定护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防治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1].由于护士不熟悉组织局部解剖,对新开展的手术不了解,对各种引流管放置位置、引流目的缺乏正确认识,导致术后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影响病人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为此,我科从2008年1月开始安排护士轮流参观手术.通过参观手术,护士专科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素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34例发热患儿降温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发热患儿降温的疗效.[方法]将68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对照组采用温水擦浴.[结果]观察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芥加热水足浴按摩降温效果确切,患儿易接受,疗效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56例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防范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由于化疗期间病人骨髓抑制,免疫机能进一步降低,易引起院内感染,为降低白血病病人的院内感染率及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分析其易感因素及好发部位,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笔者对我科2007年-2009年6月收住的19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彦琴;郝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认知重建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入院后即接受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手术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重建教育和增强自我效能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错误认知,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

    作者:张蓉;林占峰;岳秋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