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操作程序归类的临床应用研究

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

关键词:护理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对护理操作程序进行归类,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方法]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标准为4种模式,于2007年在我院临床科室运用,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操作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救技术操作用时明显减少.[结论]护理操作程序的归类方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质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及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及保健服务需求.[方法]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并应用调查方法对女性乳腺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高达61.52%,其中乳腺增生占57.81%,乳腺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肿物占3.64%;对乳腺保健知识的需求以希望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方法和乳腺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为主;保健知识的需求途径多样,以来自医务人员为主;在健康体检中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而获得保健知识.[结论]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注意体检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作者:唐燕芳;刘少见;谭嘉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一种全新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技能,减少练习时间,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赖雪花;朱莹莹;何宗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颈部PICC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端的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因其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较长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病人因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1].

    作者:邓亚萍;江子芳;倪建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 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周肖郁;叶小青;黎佩兴;陈小瑶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本科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护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1].

    作者:范宇莹;赵士斌;郭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方案并给予实施,于初次发现、干预2年后评价实施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病人的健康行为和体重指数、腰围、B型超声检查结果、肝功能、血脂水平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其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曦;王萍;韩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应用滑动式牵引床牵引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术前运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2例脊柱侧凸病人,术前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比较牵引前后脊柱柔韧度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与术后正位Cobb角相关性.[结果]术前牵引前后脊柱柔韧度相关指标改变显著(P<0.01);病人术后正位Cobb角与个体弯曲数目、牵引后的B位Cobb角及牵引前BCR有回归关系(P<0.05);主胸段术后正位Cobb角改变与牵引前后正位Cobb角改变、B位Cobb角改变及BCR改变具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术前运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小冬;高音;朱建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体位台车在截石位连台手术中的应用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此体位是在仰卧位的基础上,用腿架使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两下肢分开,充分显露会阴部,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手术中.

    作者:宁芳;黄文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手背瘢痕皮瓣与腹部皮瓣互换术病人的护理

    用移植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腹部皮瓣互换术是将手部瘢痕切除时形成一瘢痕瓣,在腹部形成皮瓣后两个皮瓣的蒂部均位于创面的同一侧,供区用瘢痕瓣覆盖,受区用新形成的皮瓣覆盖[1].

    作者:沈杰;贺玉英;刘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化疗间歇期用尿激酶行PICC封管1例

    由于肿瘤及各种严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等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长期静脉输液成为多种疾病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输液途经,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日益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欢迎.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新型人工气道雾化装置的使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使用新型人工气道雾化装置雾化吸入的有效性及用氧安全.[方法]将114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新型人工气道雾化装置雾化,对照组使用面罩雾化,观察两组使用7 d后的体温、痰量、痰细菌培养情况、因氧源缺失造成病人缺氧的次数以及胸部X线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体温明显增高,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缺氧情况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新型雾化装置的使用能提高气管插管病人雾化的有效性,减少肺部感染,增加病人的用氧安全.

    作者:徐雪影;李振中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颈椎前筋膜异物的治疗和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异物,早期及时彻底清除异物,促进伤口愈合是我们遵守的原则[1].由于颌面部血管神经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深部异物取出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护理都是对医护人员的极大挑战.

    作者:刘东艳;冷卫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操作程序归类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护理操作程序进行归类,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方法]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标准为4种模式,于2007年在我院临床科室运用,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操作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救技术操作用时明显减少.[结论]护理操作程序的归类方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质量.

    作者: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止血效果检测

    [目的]检测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的止血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的初始止血时间、止血压力;测量检测对象的血压、上臂围、大腿围等相关指标,分析各因素与止血带止血压力的相关性.[结果]平均初始止血时间为45 s;上肢止血压力均值为:男性209.0 mmHg,女性184.2 mmHg;下肢止血压力均值为:男性241.0 mmHg,女性217.7 mmHg;止血带止血压力与检测者的收缩压和上臂围密切相关.[结论]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止血效果较好,止血带的止血压力与检测者的性别、血压、上臂围有关.

    作者:李巍;周明芳;蒋静;舒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护理程序的研究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程序. [方法]选择脊柱外科病区收治的18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内容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医嘱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英;戴晓洁;沈谢冬;张晓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缺血性肠病并多种基础疾病病人的分诊与护理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

    作者:马莉;李桂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士处理电脑医嘱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2006年计算机网络在我院应用于临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流程,摆脱了过去几十年手工操作的历史,使医院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具有规范书写、方便查阅、清楚干净、工作效率高等优点[1].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百分权重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应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权重评定各项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得分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质量的7项内容、文字书写质量的6项内容有了合理的权重系数.[结论]通过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提高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护士长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王欣;杨美玲;张进;张会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的实施

    为探讨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实施对护患的影响,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护理排班方法采用连续性三班制.结果: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价值,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人力安排的均衡性,遇到繁忙危急时刻护士精神压力减轻.但中午无午休、夜班时间长,护士感觉疲劳,是否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有待继续探讨.

    作者:郑彩霞;涂晋梅;钟旭英;陈颖茵;郑雪珍;张翠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胎心监护变异减速早期发现脐带缠绕138例分析

    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约占孕产妇的25%[1].其中90%以上为脐带缠绕颈部,是分娩过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2].

    作者:邓琳琪;张俊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