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峰;郑修霞;孙宏玉
2006年计算机网络在我院应用于临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流程,摆脱了过去几十年手工操作的历史,使医院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具有规范书写、方便查阅、清楚干净、工作效率高等优点[1].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异物,早期及时彻底清除异物,促进伤口愈合是我们遵守的原则[1].由于颌面部血管神经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深部异物取出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护理都是对医护人员的极大挑战.
作者:刘东艳;冷卫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由于肿瘤及各种严重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等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长期静脉输液成为多种疾病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输液途经,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日益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欢迎.
作者:张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术前运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2例脊柱侧凸病人,术前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比较牵引前后脊柱柔韧度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与术后正位Cobb角相关性.[结果]术前牵引前后脊柱柔韧度相关指标改变显著(P<0.01);病人术后正位Cobb角与个体弯曲数目、牵引后的B位Cobb角及牵引前BCR有回归关系(P<0.05);主胸段术后正位Cobb角改变与牵引前后正位Cobb角改变、B位Cobb角改变及BCR改变具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术前运用自行设计的滑动式牵引床进行牵引,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汪小冬;高音;朱建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约占孕产妇的25%[1].其中90%以上为脐带缠绕颈部,是分娩过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2].
作者:邓琳琪;张俊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
作者:马莉;李桂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用移植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腹部皮瓣互换术是将手部瘢痕切除时形成一瘢痕瓣,在腹部形成皮瓣后两个皮瓣的蒂部均位于创面的同一侧,供区用瘢痕瓣覆盖,受区用新形成的皮瓣覆盖[1].
作者:沈杰;贺玉英;刘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方案并给予实施,于初次发现、干预2年后评价实施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病人的健康行为和体重指数、腰围、B型超声检查结果、肝功能、血脂水平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其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曦;王萍;韩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早、中期A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对病人及家属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家居安全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及遵医行为指导等.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SF-36综合评分为570.1分±141.9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早、中期AD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晓晖;苏海丹;李雪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 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周肖郁;叶小青;黎佩兴;陈小瑶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此体位是在仰卧位的基础上,用腿架使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两下肢分开,充分显露会阴部,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手术中.
作者:宁芳;黄文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病人使用新型人工气道雾化装置雾化吸入的有效性及用氧安全.[方法]将114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新型人工气道雾化装置雾化,对照组使用面罩雾化,观察两组使用7 d后的体温、痰量、痰细菌培养情况、因氧源缺失造成病人缺氧的次数以及胸部X线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体温明显增高,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缺氧情况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新型雾化装置的使用能提高气管插管病人雾化的有效性,减少肺部感染,增加病人的用氧安全.
作者:徐雪影;李振中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根据护理质量检查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不同,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应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通过权重评定各项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得分情况.[结果]临床护理质量的7项内容、文字书写质量的6项内容有了合理的权重系数.[结论]通过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系数提高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护士长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王欣;杨美玲;张进;张会芝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气体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严重的后果.
作者:甘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检测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的止血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的初始止血时间、止血压力;测量检测对象的血压、上臂围、大腿围等相关指标,分析各因素与止血带止血压力的相关性.[结果]平均初始止血时间为45 s;上肢止血压力均值为:男性209.0 mmHg,女性184.2 mmHg;下肢止血压力均值为:男性241.0 mmHg,女性217.7 mmHg;止血带止血压力与检测者的收缩压和上臂围密切相关.[结论]自制便携式全自动压力止血绷带止血效果较好,止血带的止血压力与检测者的性别、血压、上臂围有关.
作者:李巍;周明芳;蒋静;舒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护理操作程序进行归类,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方法]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标准为4种模式,于2007年在我院临床科室运用,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操作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救技术操作用时明显减少.[结论]护理操作程序的归类方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质量.
作者: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压疮评估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日常活动能力分类量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74例危重病人如严重创伤、神经损伤、昏迷、死亡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日常活动能力分类量表评分3分~5分,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6个条目平均分为2.36分~3.06分,压疮发生率为8.1%,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临界值为14分时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93.2%、阳性预测值为33.4%、阴性预测值为98.7%.[结论]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度越高,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临界值取14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我院危重病人的压疮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田爱武;刘婷;李丽;张萍;刘爱各;史维;汪远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制一套可以科学、客观地测量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压力的测量工具.[方法]以认知-转换模型为理论框架,参照Sheila Sheu编制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PSS),结合2008年度护理实习生反映的压力,编制量表初表,通过对221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分半信度为0.892,重测信度为0.815,内容效度指数为0.925.[结论]形成的护生实习压力量表有6个维度37个条目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丁四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前后外周静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彩色超声下观察30例经贵要静脉置入4Fr-PICC导管病人的被穿刺血管,记录穿刺前后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血管内径及穿刺前后贵要静脉固定点血液流速.[结果]穿刺前贵要静脉内径0.247 cm±0.068 cm,腋静脉内径0.363 cm±0.109 cm,锁骨下静脉内径0.616 cm±0.201 cm;穿刺后贵要静脉内径为0.285 cm±0.088 cm,腋静脉内径0.431 cm±0.126 cm,锁骨下静脉内径0.696 cm±0.245 cm;穿刺前后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管内径改变值呈正态分布,但与血管穿刺前内径无相关性;贵要静脉段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PICC置管后相应静脉血管内径有所扩张,但血流速度无明显改变.
作者:王练;王宁;童莉;郑启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方法]应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56例活体肾移植供者分别于肾移植手术后6个月至4年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供者以女性、农村中低收入、低学历者居多;供者术后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较差;术后躯体健康质量稍差,精神健康较好.[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社会应通过多种途经建立良好的健康支持和医疗保障,提高供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佩芳;徐勤芳;谭晓珍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