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的实施

郑彩霞;涂晋梅;钟旭英;陈颖茵;郑雪珍;张翠玲

关键词:产科, 层级管理, 连续性排班
摘要:为探讨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实施对护患的影响,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护理排班方法采用连续性三班制.结果: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价值,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人力安排的均衡性,遇到繁忙危急时刻护士精神压力减轻.但中午无午休、夜班时间长,护士感觉疲劳,是否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有待继续探讨.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处理电脑医嘱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2006年计算机网络在我院应用于临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流程,摆脱了过去几十年手工操作的历史,使医院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具有规范书写、方便查阅、清楚干净、工作效率高等优点[1].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早、中期A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对病人及家属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家居安全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及遵医行为指导等.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SF-36综合评分为570.1分±141.9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早、中期AD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晓晖;苏海丹;李雪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作者:王丽;孙亚丽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一种全新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技能,减少练习时间,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者:赖雪花;朱莹莹;何宗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的实施

    为探讨护士连续性排班模式和层级管理体制在产科爱婴病房实施对护患的影响,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护理排班方法采用连续性三班制.结果:实行护士层级管理,体现了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价值,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人力安排的均衡性,遇到繁忙危急时刻护士精神压力减轻.但中午无午休、夜班时间长,护士感觉疲劳,是否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有待继续探讨.

    作者:郑彩霞;涂晋梅;钟旭英;陈颖茵;郑雪珍;张翠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及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及保健服务需求.[方法]通过健康体检了解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并应用调查方法对女性乳腺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女性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高达61.52%,其中乳腺增生占57.81%,乳腺纤维瘤及其他乳腺肿物占3.64%;对乳腺保健知识的需求以希望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方法和乳腺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为主;保健知识的需求途径多样,以来自医务人员为主;在健康体检中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而获得保健知识.[结论]女性乳腺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注意体检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作者:唐燕芳;刘少见;谭嘉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巧用输液器调节器排输液管内空气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气体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严重的后果.

    作者:甘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体位台车在截石位连台手术中的应用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此体位是在仰卧位的基础上,用腿架使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两下肢分开,充分显露会阴部,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手术中.

    作者:宁芳;黄文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含牙囊肿囊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及口腔护理

    含牙囊肿的发生是由于牙冠与缩余釉上皮之间积聚囊液而成.据报道,国内发生率约为牙源性颌骨囊肿的28.8%[1].临床上对含牙囊肿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术中在摘除囊肿的同时,须将埋伏牙拔除,给病人以后增添了许多的麻烦和不便.

    作者:邹建平;苏洁;孟令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3例胃间质肿瘤病人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配合

    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1,2].胃间质肿瘤(GIST)具有恶变潜能,切除病变是首选治疗方法[3].我院自2009年1月-8月对13例胃间质肿瘤病人进行ESD,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颖;张瑾;潘菌;黄志刚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胎心监护变异减速早期发现脐带缠绕138例分析

    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约占孕产妇的25%[1].其中90%以上为脐带缠绕颈部,是分娩过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可使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2].

    作者:邓琳琪;张俊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本科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护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1].

    作者:范宇莹;赵士斌;郭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实施坐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初产妇,观察组产妇在胎头已衔接、宫口开大3 cm时,由助产士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让产妇在坐式产床上就坐,然后按照产科护理常规观察产程进展;对照组按传统仰卧位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妇感觉更为舒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降低.[结论]活跃期及第二产程采用坐位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周肖郁;叶小青;黎佩兴;陈小瑶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好发于老年人,已成为老年人原发性、非外伤性和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1].CAA约占原发性脑出血的10%[2],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我科收治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病人发生脑出血3次,卧床9年余.现将此病人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侯力;冯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生实习压力量表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套可以科学、客观地测量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压力的测量工具.[方法]以认知-转换模型为理论框架,参照Sheila Sheu编制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PSS),结合2008年度护理实习生反映的压力,编制量表初表,通过对221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7,分半信度为0.892,重测信度为0.815,内容效度指数为0.925.[结论]形成的护生实习压力量表有6个维度37个条目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肖美莲;陶新陆;丁四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缺血性肠病并多种基础疾病病人的分诊与护理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属肠道血管疾病,其发生原因在于肠道血管内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闭塞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1].

    作者:马莉;李桂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12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在常规保肝治疗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方案并给予实施,于初次发现、干预2年后评价实施干预前后的健康相关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后病人的健康行为和体重指数、腰围、B型超声检查结果、肝功能、血脂水平均存在差异(P<0.01).[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其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晓曦;王萍;韩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1例颈椎前筋膜异物的治疗和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诊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颌面部异物,早期及时彻底清除异物,促进伤口愈合是我们遵守的原则[1].由于颌面部血管神经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深部异物取出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护理都是对医护人员的极大挑战.

    作者:刘东艳;冷卫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护理程序的研究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优化颈椎前路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程序. [方法]选择脊柱外科病区收治的18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按照入院先后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内容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病人按照常规医嘱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检查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英;戴晓洁;沈谢冬;张晓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护理操作程序归类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护理操作程序进行归类,提高护理操作水平.[方法]统一规范护理操作标准为4种模式,于2007年在我院临床科室运用,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理操作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操作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急救技术操作用时明显减少.[结论]护理操作程序的归类方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质量.

    作者:向清平;李小峰;谭远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