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体重指数增加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朱彩英

关键词:妊娠, 体重指数, 阴道难产, 妊娠并发症
摘要:目的:妊娠妇女肥胖者越来越多,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关联性.方法:本文收集了385例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的情况,将385例孕妇按BMI增幅分三组,A组BMI增加<4例,B组4≤BMI<6例,c组BMI≥6例.分别观察体重指数增加与阴道难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与巨大儿、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超重孕妇剖宫产率、阴道难产率、产后出血率的发生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孕前BMI与孕期BMI增加量与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体重及整个孕期的增重,可减少手术产率和母儿并发症.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22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16例符合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26例和时照组1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清肺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共治疗一周.观察患者发热、咳嗽、痰鸣、气喘、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体征变化,治疗前后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好、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邹文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73.FHIT和PTEN基因与肺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73.FHIT和PTEN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癌组织(P<0.05)而肺癌组织中P7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着抑癌基因的作用,P73基因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过程,但可能没有担当起主要的抑癌基因的作用.P73.FHIT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确实在肺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着普遍意义,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皮秀杰;孙丽慧;侯魁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浆病毒灭活的原理及必要性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有多种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如何防止输血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病毒检测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和新病毒的不断发现,不能完全剔除携带致病病毒的血液.因此,临床输血就有一定的风险.在各种血液成份中,血浆是一种临床需求量大且病毒危险性高的血液成份制品,杜绝血浆引起的输血病毒性传染病的可靠途径是对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处理.亚甲蓝光化学血浆病毒灭活方法,对分离制备的血浆进行病毒灭活,并滤除血浆中的残余白细胞,该方法符合卫生部的规定,并可以安全有效地灭活血浆中的病毒,减少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本文将就该技术的原理及必要性等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孕妇体重指数增加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目的:妊娠妇女肥胖者越来越多,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不良妊娠结局有明显关联性.方法:本文收集了385例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加的情况,将385例孕妇按BMI增幅分三组,A组BMI增加<4例,B组4≤BMI<6例,c组BMI≥6例.分别观察体重指数增加与阴道难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与巨大儿、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超重孕妇剖宫产率、阴道难产率、产后出血率的发生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孕前BMI与孕期BMI增加量与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分娩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体重及整个孕期的增重,可减少手术产率和母儿并发症.

    作者:朱彩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6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9月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西医的平喘、祛痰、抗感染、给氧等治疗,治疗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2周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流变等实验室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血气分析、血流变实验室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差异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纠正低氧血症,提高通气/血流的比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恒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如何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方法: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等措施,了解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从而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焦虑、恐惧和紧张心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梁翠明;李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超声介入技术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治疗

    研究超声介入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76例输卵管妊娠的孕囊进行穿刺,并注入氨甲喋呤.结果:一次性介入治疗治愈率为85.5%(65/76),有效率为10.5%(8/76),无效占3.9%(3/76).对有效的8例作第2或第3次介入治疗后总治愈率为96.1%(73/76),3例无效者改手术治疗.结论:彩超引导介入治疗早期FTP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伤性,局部用药浓度高,副作用小,费用少并取代了外科手术干预等优点,为早期FTP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姜艳平;赵云飞;陈晓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患者30例,观察其用药1、2周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GS(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用药后1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76.7%,其中显效率为56.7%;用药后2周,心绞痛止痛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66.7%.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的缺血症状,是一种治疗冠心痛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雍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

    目的:分析发生于某市私立职业技术学院麻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爆发的原因,以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职业技术学院麻疹爆发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3月,某市一私立职业技术学院发生麻疹爆发疫情,共发病26例,罹患率为1.65%,全校所有班级均有发病,年龄以17-18岁发病较多,占总病例数的82%.男生发病17例,罹患率为1.69%;女生发病9例,罹患率为1.57%.结论:建立传染病报告网络、加深学校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扩大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是预防学校麻疹爆发的关键.

    作者:黄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HICH)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具有高血压特性.施术者必须通过病例分析,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微创与开颅清除血肿各优点,或二者结合运用以达佳治疗效果.

    作者:孙晓杰;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本病后期会出现智能障碍、精神情绪的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1].帕金森病是干休所老干部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同时伴随多种疾病,病情复杂,属于重点健康管理、教育对象.空军汉口干休所先后经体系医院确诊帕金森病老干部9例,均为男性,年龄79~85岁,病程8~12年.

    作者:李先明;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痛,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超过2600万人,其中10%~15%的人终可能死于自杀.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根据抑郁症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特点,对48例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解决患者的心理难题,使之处于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作者:郭晶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以及评定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the 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并对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测和记录.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和QO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患者的血糖与肝肾功能未发现不利影响,并且治疗组对血脂的改善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起效平稳、具有一定改善血脂的作用,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硝苯地平加量治疗.

    作者:任建杰;冉怀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胰腺癌患者声像图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胰腺癌方便、无创伤,可重复检查,能直接显示胰腺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但对于肥胖、透声条件差的患者检查胰腺存在一定的困难,需结合CT、MRI、ERCP及肿瘤标志物CA19-9、CA50、CEA等检查结果,仔细询问病史,综合各种资料加以分析,才能提高超声诊断胰腺癌的符合率.

    作者: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金莲花胶囊、小剂量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急慢性副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金莲花胶囊、小剂量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急慢性副鼻窦炎与单独常规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经X线平片检查确诊为急慢性副鼻窦炎的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40例)予金莲花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克拉霉素片口服,每次1片(125mg),每日2次;对照组(40例)予克拉霉素片口服,每次2片(250mg),每日2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二者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金莲花胶囊、小剂量克拉霉素片联合治疗急慢性副鼻窦炎与单独常规剂量克拉霉素片治疗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治疗,且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克拉霉素的用量,减少其副作用,完全可以用联合治疗代替单独治疗.

    作者:孙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观察

    比较膀胱充时盈拔除留置导尿管与随机尿管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28例选择膀胱充盈进拔除留置尿管,对照组130例无特殊选择随机地拔除留置导尿管.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地预防继发必性尿潴留.

    作者:郑利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栓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寇状动脉闭塞症肢体动、静脉血栓的临床探讨(附1200例分析)

    目的:血栓注射液临床治疗脑梗塞、心肌梗塞、寇状动脉闭塞症、肢体动、静脉血栓1200例疗效探讨.方法: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介入及静脉点滴治疗各种血栓.结果: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临床治疗1200例各种血栓病例,治疗好转1195例,治疗好转率为99.6%;治愈1134例,治愈率为94.5% 结论:根据应用一种治疗血栓的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1200例各种血栓病例,有效好转率为99.6%;治愈率为94.5%,临床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孟平安;孟晓波;孟晓玲;宋颜芳;郭津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血栓通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应用血栓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7~10天后加用血栓通治疗,治疗25天左右后对比颅内血肿吸收情况及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估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促进血肿吸收及改善伤残功能.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意义

    目的:总结分析女性卵巢占位的CT特征,以寻求和探讨鉴别诊断依据及CT诊断的价值.通过CT诊断,鉴别卵巢良、恶性病变,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终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卵巢肿瘤及增强扫描后资料.结果:通过CT检查对病变形态、肿块密度、大小及边界、增强后强化的方式、有无转移征象、腹腔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等的CT表现分析明确病变性质.结论:CT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卵巢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冯南南;石洁;王红;赵广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痛昏迷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8例,存活11例,死亡率42%.结论:早期诊断、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春雷;牟为民;周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