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娟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记录比较实行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法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准备时间、各相关科室/人员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急救准备时间、各相关科室/人员准备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缩短了各种准备时间,为绿色通道病人迅速、有效地完成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陈丽璇;黄净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在危重疾病、大手术后等情况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黏膜的损害,它是重症颅脑疾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重症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病率53%[2],严重时可造成胃肠大出血,致使机体血容量不足,造成失血性休克,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重症颅脑疾病患者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挽救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1月-2009年4月,我院共治疗重症颅脑疾病病人123例,对其进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将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萍;田喜贞;陈吉秀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5年内存活率仍较低,为25%~30%[1],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手术是挽救卵巢癌并发直肠转移病人生命的措施之一,而应用肠吻合器进行治疗,既快速,且效果佳又可免除造瘘之苦,还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现将我科2006年3月-2008年10月卵巢癌并发直肠瘤转移切除术+肠吻合术(SDH33吻合器)4例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俊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动物模型在促进器官移植的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狗、猪、鼠等动物模型被建立,用来进行器官移植的研究[1-5].由于大鼠遗传背景明确,饲养环境和条件容易控制,其实验结果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比性,而手术操作难度又比小白鼠小,因此大鼠是器官移植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移植物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药物筛选,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恢复等方面的研究[6-10].我实验室也成功开展了大鼠小肠移植手术和大鼠肾移植手术,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到,在具有良好的手术技能的前提下,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十分重要,现将相关的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博;宫德正;吴云红;朱亮;邹原;关莉莉;吴琼;高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昂丹司琼和氟尿嘧啶是肿瘤化疗中不可缺少的常用药,临床工作中,作者观察到,当连续静脉输注昂丹司琼和氟尿嘧啶注射液时,输液管中液体呈絮状物.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病人未发生输液不良反应.进一步实验观察:用注射器将昂丹司琼,缓慢滴入稀释后的氟尿嘧啶溶液中,可见两药交界处迅速产生絮状物,振荡后不消失.按上述方法重复多次,均出现相同反应.以此判断昂丹司琼和氟尿嘧啶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建议临床上若联合使用此两种药物,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混合或连续输注,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作者:陈瑶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病人生命的第一步.现介绍血压计袖带加压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方法.
作者:高迪;王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外科手术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病人在手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是焦虑反应[1].病人术前认知特点与术前焦虑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通过有关资料结合临床研究分析知识缺乏与手术病人的焦虑程度的相关性,以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术前教育,帮助病人正确认识手术、减轻术前焦虑提供一定的参考.手术焦虑是人在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特定情绪反应,情绪是先天的、普遍的,是人类进化遗传的一部分,具有适应价值、普遍表现和鉴别性的生理特性[2].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由于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原,常导致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术前焦虑情绪,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全身发冷,出冷汗,过度通气引发头晕、胸闷、恶心等,致术前失眠、食欲缺乏,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资料表明,外科病人术前的认知特点与其术前焦虑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有关手术结果的消极认知影响更大[4],术前病人的应激反应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逐渐加剧,以恐惧性焦虑为主要表现的术前焦虑发生率高达53.8%[5].
作者:袁薇;林毅;李秋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脂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发生问题.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人群血脂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其升高幅度却很惊人.因此,积极检出、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已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心血管病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者:郭淑萍;贺完连;李俊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因气道分泌物难以排除或昏迷,常需行气管切开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一次性气管套管方便实用,但长久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易有铜绿假单胞菌及病毒、真菌感染的可能,痰液黏稠易将管腔封堵,故一般在术后月余,需将一次性套管更换为每日必消毒的银制气管套管.每日清洗消毒内套管2次,且内套管有折弯处,故痰痂彻底清除较为困难.传统清洗气管内套管大多是用医用棉签和纱布结合,棉签很难通过气管内套管弯曲部分,如果棉签上的药棉缠绕不紧,很容易遗留在套管内造成阻塞.纱布抽拉时易卷起,不能有效清除污物.给护理人员带来不便,鉴于此,我科制作了包裹式球型小毛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赵晓宇;李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利早期治疗.近年来开展的耳内镜手术开辟了耳外科的新领域,通过小型多角度的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或通过微型摄像机将所见图像显示在电视荧光屏上并记录下来供分析或示教.2002年9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耳内镜直视下对41例外耳道胆脂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任和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而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又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手术体位摆放的管理是重要环节.手术病人进行手术时,为使手术部位暴露明显,需要将病人摆置于不同的手术体位.然而,改变体位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又由于改变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发生改变,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异,由此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组织损伤[1,2].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避免由于体位摆放不当而造成对病人的损害,术前选择摆放合适的体位以及术中体位的保持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安全管理所必需的.因此,我科2007年8月开始对手术体位摆放实施了实时监控管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金娥;温玉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低血糖是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的危重症之一.老年糖尿病病人多并发肝、肾功能减退,且多种慢性疾病共存,更易并发低血糖,由于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相对于年轻人更容易导致低血糖昏迷.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低血糖昏迷可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有时是致命的[1].因此,老年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因素,以期提出预防性措施,指导临床上糖尿病的护理工作.
作者:冀秀芳;赵晓春;许桂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化,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也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医务工作者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焦虑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障碍,人群患病率为1.48%[1].焦虑是指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的重大事件,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某种情况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与不愉快的情绪反应[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3].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住院冠心病病人焦虑的发生率为80%.尽管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发展,但是严重的焦虑会引起人认知能力的下降.同时焦虑情绪还会给病人带来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并与本身疾病症状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冠心病病人在接受介入治疗除疼痛外,可体验紧张、烦躁、害怕等,从而引起焦虑[5].本研究从2006年12月起,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接受介入治疗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病人焦虑情绪的变化,并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刘雅楠;林平;邵燕华;孙淼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是我国学者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人血管内皮抑素,适用于一切需要血液供应才能生长的实体瘤,如胃癌、肝癌、肠癌和乳腺癌等,作用机制在于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阻断血管生长、中断肿瘤细胞营养和氧气的供应,终使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1].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2006年已被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推荐为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黄钦;陈凤菊;贺恋秋 刊期: 2009年第18期
DC-CIK细胞过继免疫效应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杀瘤活性不受常用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毒性,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胞凋亡.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因具有高效低毒的杀瘤作用而受到重视.
作者:冯爱萍;张琳;陈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加强体位练习,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活动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病人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并发症. [结论]针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特点及经皮后凸成形术的独特性为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作者:佟冰渡;马远;梁艳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联合麻醉即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是将腰麻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合在一起实施的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目前临床上应用已逐渐增多.由于此种麻醉易产生术后头痛的不良反应,护理上给予术后去枕平卧6 h[1].在术后饮食护理上,各医院医护人员也一直沿用术后6 h禁食禁水,而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食物反流而出现误吸,病人麻醉前常规禁水2 h[1],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使病人实际禁水时间远远超过了2 h,这整个过程严重影响了手术病人的舒适程度.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护理理念得到了广泛重视,麻醉术后的护理也开始强调以病人为中心,重视并尊重病人的主观感受.故本研究旨在了解病人术后饮水需求,为临床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陈秀云;张瑶;刘研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前我国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2],有研究认为,紫癜持续时间愈长,肾脏受累的可能性愈大[3,4];紫癜分布范围愈广,肾脏受累的几率愈大[3,5].及时控制紫癜皮肤病变可以减轻病人及家属的恐惧,缓解紧张情绪,对预防和减轻肾脏的损害也有积极意义.护士将中药生地黄、丹皮、赤芍等烘干后,粉碎制成膏剂外敷过敏性紫癜病人四肢皮肤损害处,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兀丽仙;郭培京;刘丽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新生儿黄疸出现前期,把握合理的干预疗法,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方法]将244例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分组,药浴组64例,游泳组60例,服药组66例(中断服药6例),沐浴组60例.药浴组采用药浴水疗法,游泳组采用纯温水水疗,服药组采用口服中药降黄制剂,沐浴组除每天进行新生儿沐浴外,不采用其他干预措施.[结果]药浴组与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72 h~144 h经皮测定胆红素值经统计学处理,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科行蓝光照射:药浴组照光率3.1%,游泳组照光率6.67%,服药组照光率8.34%,沐浴组照光率10.0%.[结论]新生儿药浴水疗,兼有水浴与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它加快了肠腔运动,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曹辉娟;曾小华;冯兰青;王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相对或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消瘦和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肾、视网膜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健康人群的饮食指导及病人饮食护理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现将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在北方社区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李锦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