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内系统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

马贵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慢性, 阴性症状, 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院内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NOSIE总消极分降低26.84%,总积极分升高46.94%;对照组NOSIE总消极因素分降低4.91%,总积极因素分升高4.15%.实验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减少病人的阴性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双插头可调试微量输液器的研制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药物需要微量输液,严格控制滴速.如产前应用缩宫素引产、妊娠合并高血压静脉输注硫酸镁、心力衰竭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小儿输液、危重病人用药等需要将少量液体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如何既能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保证药物的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方便护士操作,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作者:陈秀俊;陈殿红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1例胸腔镜下多弹头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手术配合

    射频消融技术(RFA)是将一个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定向导入肿瘤体内进而破坏肿瘤生长的新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病灶内局部温度升高,使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坏死、肿瘤组织灭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徐灿;陈杨;胡桃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适宜的课程设置.[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6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医用统计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护理学发展趋势、护理研究、现代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概念分析是护理硕士课程的必修课.[结论]课程设置的研究为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刘蕾;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自制砂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颈椎前路手术需将病人头部及颈部固定,以保证椎体的正确定位及钛板、钛钉植入方向的准确性.为了使病人手术部位充分暴露,避免头部左右摇摆,我科特制砂袋以供手术时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蕾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功能期的护理

    近年来,种植支抗在正畸临床中正广泛推广应用[1].与传统支抗手段相比,微种植体支抗减少了病人的不适感,可实现对支抗的有效控制,应用安全、隐蔽、疗程短、植入方法简单和价格较低,在我国已迅速普及开展[2,3].

    作者:李珩;张安翔;雷逸灵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骨科体外震波术病人的护理

    20世纪90年代,人们研究发现体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ESWT)具有刺激成骨作用[1].

    作者:吴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治疗宫颈癌病人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宫颈癌发病率上升,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其治疗的方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化疗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的静脉化疗已不再是唯一化疗方式.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睡眠限制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睡眠限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出具有睡眠障碍的AD病人68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睡眠限制疗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周、6周、12周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比例分别下降至14.71%和38.24%,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睡眠限制疗法有助于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作者:李霞;孙以琳;严垚垚;郑文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外周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甚至变硬变黑不能再使用,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

    作者:陈翠玲;李媚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的影响,为益生菌用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吸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假手术组(正常饮食),于创伤后第3 天、第7 天、第14天取肠黏膜进行检测.通过IMAGE-PRO-PLU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确定肠绒毛的高度和表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在创伤后14 d内肠绒毛高度显著下降(P<0.01).益生菌组在创伤后3 d、7 d绒毛高度比肠内营养组平均增加了12.6%(P<0.05),创伤后14 d后,肠内营养组与益生菌组肠绒毛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 d,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的肠绒毛表面积较假手术组迅速降低(P<0.01);创伤后14 d肠内营养组肠绒毛面积为假手术组的76.2%(P<0.01),而益生菌组表面积达到假手术组的93.0%(P>0.05).益生菌组与肠内营养组比较,肠绒毛表面积在伤后3 d、7 d、14 d分别提高了40.0%、32.0%、21.9%(P<0.05或P<0.01).[结论]益生菌可能通过促进小肠绒毛增生加快肠黏膜的恢复,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小肠吸收功能.

    作者:尹华华;于晓燕;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选择国内从事颅脑创伤救护和研究工作10年以上的23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结论]科学设计研究课题、提高专家积极性、保证各步骤按计划实施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

    作者:舒勤;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护理用小背心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寒冷是引起病人不适的一个重要刺激源[1],重症监护室的大多数病人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低下,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活动能力受限,甚至运用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再加上频繁的翻身、治疗等护理操作,使病人的肩背部长期暴露在盖被之外,因此受凉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及医院感染的几率增加.

    作者:吴继萍;田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脑卒中照顾者照护结局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目的]检验脑卒中照顾者照护结局量表(BCO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引进并翻译BCOS英文版,使用BCOS中文版对147位脑卒中主要照护者进行评估.[结果] BCOS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7,重测信度总的相关系数为0.878(P<0.001).内容效度指数为0.968.经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180%.BCOS与脑卒中照顾者压力量表中文版呈负相关(r=-0.319,P<0.01),证实了其效标关联效度.[结论] BCOS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行性高,可用于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测评.

    作者:韩明华;张萍;李蕾;刘化侠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1例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护理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病,多发于儿童,特征为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渗出血液发生溶血,其中珠蛋白部分被吸收,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肺组织而引起反应,出血后肺泡巨噬细胞在36 h~72 h内将血红蛋白中的铁转变为含铁血黄素,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在肺内长存在4周~8周,因此IPH是持续和反复的肺泡内出血[1].

    作者:陈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创口引流的佳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手术治疗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单盲评定.[结果]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负压引流组并发切口内血肿1例,普通引流组无上述并发症,且护理工作量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P<0.05).[结论]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采用普通引流较负压引流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雪;任小华;周围;孙兴霞;王珊;刘俐;于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Seminar教学对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在135名本科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90名护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名.实验组护生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开展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其临床实践行为.[结果]在实习6个月时实验组护生在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护理程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Seminar教学能有效地改善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叶艳胜;崔文香;玄英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改良式人工肛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作者:朱新青;谢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卡通安全警示卡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还要具有护理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作者:陈芳;陈进翠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产程中体位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诊断为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采取护理措施给予体位干预,而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0.65%,剖宫产率为19.3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2.94%,剖宫产率为4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1);干预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干预对矫正枕后位是行之有效的,可明显地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庞小艳;曾三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推移法行肱动脉穿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

    临床上进行血气分析动脉采血的部位常用的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在骨科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由于手术部位在下肢,肱动脉采血与通常的静脉采血相似,老年病人更易选择和接受肱动脉采血.

    作者:覃红桂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