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对比研究

王雪;任小华;周围;孙兴霞;王珊;刘俐;于勤

关键词:类风湿髋关节炎, 全髋置换术, 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创口引流的佳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手术治疗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单盲评定.[结果]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负压引流组并发切口内血肿1例,普通引流组无上述并发症,且护理工作量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P<0.05).[结论]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采用普通引流较负压引流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德尔菲法对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适宜的课程设置.[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6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医用统计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护理学发展趋势、护理研究、现代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概念分析是护理硕士课程的必修课.[结论]课程设置的研究为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刘蕾;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选择国内从事颅脑创伤救护和研究工作10年以上的23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结论]科学设计研究课题、提高专家积极性、保证各步骤按计划实施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

    作者:舒勤;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两种铺单方式用于骨科手术切口保护的效果观察

    骨科手术是无菌手术,一旦术后发生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手术中的无菌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创伤、脊柱等骨科手术需要在C型臂X线机辅助,反复定位下完成,给手术中的无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舞蹈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舞蹈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自我效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抑郁症病人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护理,干预组另外采用舞蹈治疗康复措施.[结果]观察4周干预组治愈率为89.47%,对照组60.53%,自我效能感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舞蹈治疗能提高抑郁症病人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熊梨花;李敏玲;李青芸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结肠造口病人的适应与自我护理能力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与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29例肠造口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造口适应量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分别调查研究对象的适应、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与其适应总分及适应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自我护理能力中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3个维度分别与适应总分及适应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肠造口病人的适应水平与其自我护理能力密切相关,自我护理技能越好、自我认同感越强及对肠造口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的病人其适应程度越好.

    作者:胡爱玲;张美芬;陈妙霞;张冰燕;温咏珊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肿瘤病人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外周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甚至变硬变黑不能再使用,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

    作者:陈翠玲;李媚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安全文化在泌尿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及机构内所有人员对待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趋向[1].病人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作者:胡丹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院内系统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NOSIE总消极分降低26.84%,总积极分升高46.94%;对照组NOSIE总消极因素分降低4.91%,总积极因素分升高4.15%.实验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ANSS阴性症状分、IPROS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明显地减少病人的阴性症状和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

    作者:马贵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自制砂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颈椎前路手术需将病人头部及颈部固定,以保证椎体的正确定位及钛板、钛钉植入方向的准确性.为了使病人手术部位充分暴露,避免头部左右摇摆,我科特制砂袋以供手术时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蕾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1例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护理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病,多发于儿童,特征为肺泡毛细血管反复出血,渗出血液发生溶血,其中珠蛋白部分被吸收,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肺组织而引起反应,出血后肺泡巨噬细胞在36 h~72 h内将血红蛋白中的铁转变为含铁血黄素,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在肺内长存在4周~8周,因此IPH是持续和反复的肺泡内出血[1].

    作者:陈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介绍一种医用钢板盛放袋

    钢板是外科骨折病人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传统的贮存方法是将各种型号的钢板混放在一起用双层包皮包好后高压灭菌备用,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挑选型号),术后补充也很费劲.近年来我们自制一种钢板盛放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焕香;王焕云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睡眠限制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睡眠限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出具有睡眠障碍的AD病人68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睡眠限制疗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周、6周、12周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比例分别下降至14.71%和38.24%,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睡眠限制疗法有助于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作者:李霞;孙以琳;严垚垚;郑文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产程中体位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第一产程进入活跃期后诊断为枕后位而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按常规处理的同时采取护理措施给予体位干预,而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产程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80.65%,剖宫产率为19.3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2.94%,剖宫产率为4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1);干预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干预对矫正枕后位是行之有效的,可明显地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庞小艳;曾三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骨科体外震波术病人的护理

    20世纪90年代,人们研究发现体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ESWT)具有刺激成骨作用[1].

    作者:吴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的影响,为益生菌用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吸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假手术组(正常饮食),于创伤后第3 天、第7 天、第14天取肠黏膜进行检测.通过IMAGE-PRO-PLU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确定肠绒毛的高度和表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在创伤后14 d内肠绒毛高度显著下降(P<0.01).益生菌组在创伤后3 d、7 d绒毛高度比肠内营养组平均增加了12.6%(P<0.05),创伤后14 d后,肠内营养组与益生菌组肠绒毛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 d,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的肠绒毛表面积较假手术组迅速降低(P<0.01);创伤后14 d肠内营养组肠绒毛面积为假手术组的76.2%(P<0.01),而益生菌组表面积达到假手术组的93.0%(P>0.05).益生菌组与肠内营养组比较,肠绒毛表面积在伤后3 d、7 d、14 d分别提高了40.0%、32.0%、21.9%(P<0.05或P<0.01).[结论]益生菌可能通过促进小肠绒毛增生加快肠黏膜的恢复,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小肠吸收功能.

    作者:尹华华;于晓燕;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清洗气管内套管的简易方法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过程中,金属内套管需每日清洗2次或3次,其清洁一直缺乏便捷、规范的操作方法.临床常用纱布穿过内套管,来回拉动以达到清洁内壁的目的.

    作者:姚彩婷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社区护理教学必须走进社区

    社区护理教学进入社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对社区护理教学进入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

    作者:何国平;袁群;易巧云;冷晓红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创口引流的佳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手术治疗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单盲评定.[结果]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负压引流组并发切口内血肿1例,普通引流组无上述并发症,且护理工作量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P<0.05).[结论]类风湿髋关节炎病人全髋置换术后采用普通引流较负压引流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王雪;任小华;周围;孙兴霞;王珊;刘俐;于勤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卡通安全警示卡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还要具有护理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作者:陈芳;陈进翠 刊期: 2009年第34期

  • 简易体温记录夹的制作及应用

    自个人数字仪助理(PDA)应用以来,节省了画体温单的时间,但收表时,要带上收表盒、PDA机子,还要用笔输入生命体征,如果推车很繁琐,手拿容易摔表或摔掉PDA机子,损失极大且不方便.为了更方便护士工作,制作了一种简易体温记录夹,2009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景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