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管理

王小冬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社区防治, 管理
摘要:社区防治是心脑血管疾病有效的预防治疗方式,本文试从心脑血管疾病社区防治的研究背景,防治体系建立及干预措施、管理和实施,建立以社会、家庭、社区医院的防治新模式,以期更好的为保障人民健康减少社会负担.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及分析

    目的:分析退药产生的原凶并阐述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牛.方法:选取2009.1-2010.6的门诊药房退药登记进行分析.结果:在门诊药房退药统计中,大部分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结论: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可以减少门诊退药,减少用药隐患.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治疗白癜风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穴位埋线治疗自癜风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6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中两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法加以治疗,疗程结束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占58.1%,好转17例,占39.5%,无效1例,占2.4%;对照组显效11例,占25.6%,好转16例,占37.2%,无效16例,占37.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白瘫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慧杰;李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钻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剑珍;吴莎丽;孙琼;曾一;曹建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医院后勤服务现代化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医院现代化的程度.本文就目前基层医院后勤保障现状作归纳,对近十年后勤服务改革作探讨,为今后基层医院后勤工作作出展望.

    作者:钱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附64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一般治疗,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33例,好转16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8例.结论:64例ARF中肾小球疾病居于首位,及时、合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改善预后.透析治疗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将近措施.口服透析轻、中度病人,方法简便,价格便宜,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析严重肝脏外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严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治疗效果.本组全部病例均为急诊手术.严蓖肝组织毁损行肝叶切除10例,其中非规则性肝叶切除5例,规则性肝叶切除3例.非严重的肝破裂处均以间断缝合修补,对于间断缝合后仍有出血者1例采取右肝动脉结扎,1例采取肝脏周围纱布填塞止血.合并门静脉、胆总管损伤采取修补.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8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严重刨伤伴出血性休克.结论:及时手术,确切止血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严重肝脏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新锋;杨拥;丁俊理;魏建彬;曾志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沙利度胺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对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试验组:沙利度胺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方案30例;对照组: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30例,单纯化疗,不口服沙利度胺.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33.3%和30.0%,疾病控制率(DCR)试验组高于对照组(76.7%vs 63.3%),但两组相比,差异尤显著性(P>0.05).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3个月和4.9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2个月和9.6个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P>0.05.毒副作用,试验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但皮肤反应、便秘、嗜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生活质量方面,试验组患者食欲改善、体重增加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晓强;许今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B超诊断异位妊娠38例分析

    目的:探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38例相关病例检查、分析,并获得超声诊断结果.结果:38例异位妊娠经手术证实,36例手术前被B超正确诊断,检出率为94.7%.结论: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较强的临床运用价值.为异佗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葛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与阿莫西林等西药联合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和联合补中益气汤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通过胃镜检查患者中27例溃疡基本愈合,另外5例患以临床症状认定为痊愈.治愈32例,治愈率88.89%;无效4例,所占比例为11.11%.相比对照组治愈率69.44%,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补中益气汤与阿莫西林等西药联合治疗,对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疗程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还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

    目的:加强炎性肠梗阻病理生理特性的认识,掌握其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9年3月至2009年5月十年间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分析其临床生理特性和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得以恢复,无一例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决定其特有的临床特性.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原则.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对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并发症以及诊治情况.结果 除流产和早产患者,余46例中行剖宫产者40例,占87.0%,阴道分娩者6例,占13.0%.在剖官产的40例中同时行肌瘤切除术者3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者6例,无生育要求者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单纯剖官产术者3例,分别占85.19%、9.26%、1.85%和3.70%.结论 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对此类合并症的孕妇的管理和围产期监护,以及恰当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黄惠琼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及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推注.如心电未恢复,2组患者均每隔5min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循环恢复.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24h及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75.00%、(8.6±2_3)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18.8±4.5)min,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2组患者的24h存活率、出院率比较,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时间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素,24 h和出院存活率亦高于单用肾上腺素组,近期效果显著.但由于随访所限,长期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若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神经内科病房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桥梁,是两者之间互相理解与支持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前要.在神经内科这一特殊护理病房中,具备一些护患沟通的技巧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儿个方面的沟通技巧.

    作者:罗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七氟醚用于食道癌麻醉对肌松药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用于食道癌麻醉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食道癌患者,ASA Ⅰ或Ⅱ级,年龄58~79岁,随机分为4组(n=15),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异丙酚1~2 mg.kg-1、芬太尼2~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肌松监测四个成串刺激(TOF)T1达大抑制时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丙酚组(P组,n=15),静脉输注丙泊酚80~100μg.kg-1.min-1,不同浓度七氟醚组(S1.0组、S1.3组、S1.5组,n=15),分别吸入1.0MAC、1.3MAC、1.5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各组均微泵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维库溴铵0.03mg.kg-1(T1恢复25%追加),以维持镇痛和肌松.记录肌松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恢复指数时间;TOF比值(T4/T1)恢复70%时间;维库溴铵诱导用罱及维持用量.结果 各组组间比较,肌松起效时间,恢复指数时间,T4/T1恢复70%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浓度七氟醚各组与P组比较,肌松作用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中肌松维持用量显著降低(P<0.01),且分别降低50.97%、54.19%、56.13%.结论 不同浓度七氟醚随着浓度加大,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延长其肌松作用时间及临床时效,降低其肌松维持用量.七氟醚延长新斯的明对维库溴铵拮抗恢复指数时间不明显,与维库溴铵的维持用量降低有关.

    作者:马先春;厉宝书;高兴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循环血流急骤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坏死所致.本文对我院2005年~2010年间诊治的5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总结AMI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体会,以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程玉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胎头过低的对策

    目的 探讨胎头降至棘下2公分,剖宫产麻醉后术前经阴道向上推头的应用.方法 75例孕妇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在剖宫产术麻醉成功后经阴道向上推头,以助于解决剖宫产中取头困难:即胎头过低在取头过程中子宫切口裂伤引起的子宫切口出血的对策.结果 所有在术前经阴道向上推头的孕妇取头过程中均未引起胎头娩出困难及子宫切口裂伤.结论 经阴道向上推头,有助于胎头下降过低的孕妇术中取头,此治疗损伤小,痛苦小,不产生费用,减少出血.

    作者:李启德;黄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70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30例拒绝针灸,仅服中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针灸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率为94.29%,显效率为4.29%,好转率为1.43%.发病20天内治疗,痊愈率为100%,疗效随病程延长而下降.30例中药治疗患者中,总有效率90%,明显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式,经济实用,几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金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试论医院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

    目的:在科技进步及医院药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讨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方法:结合国内外对药学人员的要求标准,分析了医院药学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结果:医院药学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医院药学模式的转变.结论:医院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是时代要求,也是工作需要.

    作者:赵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香丹注射液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90例,治疗组予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丁咯地尔治疗,治疗7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4%,总有效率94%,对照组显效率32.5%,总有效率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香丹注射液眩晕疗症的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有效.

    作者:袁英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的:加强跃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牛.方法:健全管理组织,完善各项制度,提高认识加强知识培训,做好各项监测.结果: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了规范和提高.控制意识逐步加强,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结论:完善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认识,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丁作的持续发展与不断改进.

    作者:延玲;张丽波;王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