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治疗白癜风效果观察

常慧杰;李琳

关键词:穴位埋线, 白癜风
摘要:目的:了解穴位埋线治疗自癜风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方法.方法:将86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中两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法加以治疗,疗程结束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占58.1%,好转17例,占39.5%,无效1例,占2.4%;对照组显效11例,占25.6%,好转16例,占37.2%,无效16例,占37.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白瘫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筛选2009年我院体检中心被检者40岁以上2276名,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者占13.3%,心电图异常者占34%,血脂异常者占26.6%.笔者探讨隐匿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意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防患于未然.

    作者:赵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回顾我院12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加以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前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2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雪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对慢性肾衰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

    目的 探讨彩超对慢性肾衰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内膜是否光滑,有否有斑块及钙化、溃疡、血栓形成及血流情况.结果 IMT增厚38例,23例颈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管壁结构,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和范围,判断斑块的分布、大小、形态和性质.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检出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小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

    结合我院和他人的纠纷隐患,对NICU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提升了护理品质,增进了医患感情,扩大了社会影响.

    作者:张小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门诊护理指导对中期孕妇焦虑的影响

    目的:观察门诊护理指导对中期孕妇焦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中期孕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门诊护理指导,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结果:观察组焦虑水平S-AZ干预前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门诊护理指导可有效的减轻中期孕妇焦虑症状.

    作者:田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5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8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儿童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腺样体肥大.结果:随访3~6个月,夜间打鼾、鼻塞、流涕、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恢复情况满意,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是在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晰,切除病变组织准确、彻底,损伤范围小,止血彻底,手术方法易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疗效肯定.

    作者:熊锡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神经内科病房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桥梁,是两者之间互相理解与支持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前要.在神经内科这一特殊护理病房中,具备一些护患沟通的技巧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儿个方面的沟通技巧.

    作者:罗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两种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阴道冲洗、擦洗搿:药及微波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引导冲洗、擦洗、加放药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900例,随机选取560例,采用阴道冲洗、擦洗、涂药及微波治疗为治疗组,其余340例为阴道冲洗、擦洗加放约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93.39%,对照组为75.29%,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0.54%,对照组为3.53%.结论:前者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操作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萍;国玉寒;景东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50例支气管扩张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也采用中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呈现显著性(P<0.05).两组痰量相比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支气管扩张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痰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裕豪;叶自力;黄树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的预防和药物治疗

    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CHD)的重要和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已成为人类社会健康的许遍问题.因此,调节血脂治疗已是冠心病、冠心病等危症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基本的疗法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脂血症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疗,降低老年人冠心病的危害,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启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外用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内服痤疮胶囊配方,治疗组50例,同时配合外用痤疮膏治疗配方.结果:经随访治疗组总好转率90.0%,对照组总好转率77.5%,两组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显著,症状改善较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骆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糖尿病优质低蛋白饮食及健康教育,同时给予诺和灵30 R胰岛索注射液,治疗组2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药.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减退的作用.

    作者:赵振霞;赵振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益生菌在儿科中的应用

    对益生菌的定义、分类、临床应用标准进行分别阐明,对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免疫调节、非免疫防御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包括新生儿黄疸的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儿期营养进行介绍,旨在使广大儿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益生菌制剂,使此类药更合理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于成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元参地金丹冲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和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心脏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 oronaryi ntervention,PCI)的开展较广泛,但安全性差且费用高,其急性血管闭塞及术后血管再狭窄(restenosis RS)[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CI的远期疗效,心脏介入术后仍需长期药物治疗,故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了元参地金丹冲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萍;董传海;赵兴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江西省石城县近10年来麻疹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目的 对我预防控制中心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84例麻疹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发病年龄以<8月龄和≥15岁人群为主,共48例,占全部发病57.1%.发病时间高峰在2006年,为43例,占51.2%,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的2-5月份,为71例,占84.5%.其中45例有接种史,19例无接种史,20例不详接种史.临床上仍以典型麻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肺炎.结论 有效控制麻疹流行重在预防,做好基础免疫接种和加强强化免疫接种,尤其做好重点人群的管理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尤其做好医院内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疑似患者及时隔离,实行定点医院收治麻疹患者,是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邓伙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尿酸清方治疗高尿酸血症12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拟尿酸清方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对照组121例,治疗组采用尿酸清方汤剂;对照组采用别嘌吟醇片加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1个月.结果:尿酸清方组治疗有效110例,有效率为89.4%.肝功能受损人数O例,肝功能异常率为O;别嘌呤组治疗有效102例,有效率为84.3%,肝功能受损8例,肝功能异常率为6.6%.结论:血尿酸水平的降低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酸清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别嘌呤相似,但其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挺示:尿酸清方对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潘启焕;张周;覃佰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

    目的:加强炎性肠梗阻病理生理特性的认识,掌握其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9年3月至2009年5月十年间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分析其临床生理特性和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得以恢复,无一例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决定其特有的临床特性.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原则.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时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艾灸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温和灸,对照组3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RF、ESR、CRP、RBC、Hb、P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和灸治疗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晨僵时间和症状总积分等指标上的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在RBC、Hb指数的改善上亦更优,但在PLT、RF、ESR、CRP指数改善上无明显差异.在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中,温和灸60天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症状总秘分等)明显优于治疗30天后,实验室指标(RBC、Hb、PLT、RF、ESR、CBP等)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天后.结论 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天),疗程长短对于艾灸治疗效果存在影响,是艾灸治疗的效应规律之一.

    作者:钟峰;胡玲;罗磊;秦黎虹;储浩然;夏晓红;胡吴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后症状性癫痫33例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且症状性癫痫也日益增多.

    作者:马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70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30例拒绝针灸,仅服中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针灸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率为94.29%,显效率为4.29%,好转率为1.43%.发病20天内治疗,痊愈率为100%,疗效随病程延长而下降.30例中药治疗患者中,总有效率90%,明显低于针灸组(P<0.05).结论: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式,经济实用,几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金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