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休克复苏高渗液组织灌注对微循环影响

王德仁

关键词:休克复苏高渗液, 微循环
摘要:在20世纪近几年对休克的进展,休克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各种休克基本病理都是有效血液循环减少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迅速补允循环血量和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有效血液循环,现已成为冶疗休克的基本措施.国内外医学专家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微循环学说,认为微循环急剧变化及障碍,引起组织有效液体灌流鞋严重术是造成休克的病理改变基础,造成了微循环前毛细血管痉挛及关闭状态,使组织水肿,及毒素阻滞,从而使休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分证明及认识到补液的复苏在抗休克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对补液性质证实和讨论[1].60年代初已有学者已经开始对岛渗液体对抗休克的动物实验研究,用小剂量7.5%氯化钠溶液救治12名难治性终末晚期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其中有11例迅速得到逆转及救治,血压同升,尿量增加,意识恢复,休克纠正.临床应用的首次成功引起了医学专家者们对高渗液抗休克的关注.高渗液抗克的机理也成为研究重点之一.大量文献报道高渗液能改善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心功能,血压恢复、心脏、心率的恢复及代谢,组织灌注恢复,使休克得到明显纠正并且降低脑外伤动物的颅内压[2].近期发现高渗液能抑制休克后肺损伤,也降低继发感染的可能性,在临床应用取得了可观满意的效果.目前一般认为,小剂量高渗液,抗休克的主要机理是从水肿的内皮c及细胞中动员内源性液体,使血容鞋增加,使微循环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重新开放,从而纠正休克引起的血容不足,随着高渗液对抗休克机理的研究深入,对高渗液复苏及抗休克状态组织灌注高度重视及对微循环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探索[3].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观察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和拉夫米定口服,对照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仅用综合对症作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毒学和血清学方面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可作为拉米夫定失效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文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及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推注.如心电未恢复,2组患者均每隔5min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循环恢复.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24h及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75.00%、(8.6±2_3)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18.8±4.5)min,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2组患者的24h存活率、出院率比较,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时间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素,24 h和出院存活率亦高于单用肾上腺素组,近期效果显著.但由于随访所限,长期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若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汤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青霉素诱导的癫痫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青霉素诱导大鼠癫痫模型后,六味地黄汤灌胃,通过水迷宫实验和在体细胞外记录海马CA3区群峰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的变化,观测六味地黄汤对癫痫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①癫痫发作延长大鼠水迷官游泳时间;降低大鼠海马CA3区PS幅度:②六味地黄汤能缩短癫痫大鼠水迷宫游泳时间;能升高癫痫大鼠海马CA3区PS幅度.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对青霉素致痫大鼠学习记忆的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的时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艾灸的效应规律奠定基础.方法 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温和灸,对照组30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RF、ESR、CRP、RBC、Hb、PL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和灸治疗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晨僵时间和症状总积分等指标上的改善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在RBC、Hb指数的改善上亦更优,但在PLT、RF、ESR、CRP指数改善上无明显差异.在不同疗程疗效比较中,温和灸60天后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关节疼痛、肿胀、压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症状总秘分等)明显优于治疗30天后,实验室指标(RBC、Hb、PLT、RF、ESR、CBP等)的改善上亦优于治疗30天后.结论 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显著控制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长疗程(60天)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较短疗程(30天),疗程长短对于艾灸治疗效果存在影响,是艾灸治疗的效应规律之一.

    作者:钟峰;胡玲;罗磊;秦黎虹;储浩然;夏晓红;胡吴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罂粟碱联合抗凝治疗脑栓塞临床

    目的:对罂粟碱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80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7.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罂粟碱联合抗凝疗法治疗房颤引起的脑栓塞效果良好,应提倡采用.

    作者:许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元参地金丹冲剂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和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心脏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 oronaryi ntervention,PCI)的开展较广泛,但安全性差且费用高,其急性血管闭塞及术后血管再狭窄(restenosis RS)[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CI的远期疗效,心脏介入术后仍需长期药物治疗,故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了元参地金丹冲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萍;董传海;赵兴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2例均成功一期取石术.其中单通道52例,双通道10例.结石清除率93.5%.平均手术时间85±1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结论:经皮肾镜技术(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足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或脑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因为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

    作者:卢孟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白细胞变化与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意义

    目的:探讨ACOP患者血白细胞变化及抗生素的有效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2月-2010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ACOP的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患者中毒情况的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均在入院的第1、3、7天进行静脉抽血检验.结果:重度中毒患者与轻度、中度中毒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的第1、3,7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中毒患者与轻度相比,入院第1、3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OP患者血液中 CRP、WBC、N的水平与中毒程度正相关,作为抗生素的适当使用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买丽克·伊明;董新玲;李臣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关于雷公藤片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雷公藤片作为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片剂,在雷公藤片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多面性的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也呈现出来.应针对其不良反应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诊治.

    作者:徐高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的内科护理

    总结8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经内科治疗及介入术的护理,通过积极的止痛、稳定生命体征、心理干预,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春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3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利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了我院2008年9月~2010年6月利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3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了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8例患者共治愈37例(97.4%),其中经一次手术治疗成功的有34例(89.5%),经二次手术治疗成功的有3例(7.9%),而且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情况也对治疗效果有帮助.结论:医护人员利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同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此症的治愈率,并有效改善并发症情况.

    作者:覃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例

    1 病理报告患者,男,76岁.因反复中上腹痛1个月,加重3天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史.一直口服络活喜、倍他乐克、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患者于1月前出现中上腹部疼痛,无规律性,饭后症状明显,近3天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呈撕裂样痛向背部放散,伴恶心,无呕吐.

    作者:白守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儿童喘憋性肺炎160例临床研究

    目的:从临床方面对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儿童喘憋性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将符合两医喘憋件肺炎诊断标准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肺炎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条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周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闭合性尺桡骨干双骨折采用夹扳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

    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上较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青少年占多数,由于前臂解剖功能复杂,骨干完全骨折后,骨折稳定性差,随着上下关节活动及肌肉牵拉较容易发生侧方、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因尺桡骨具有使上肢保持长度其旋转功能对手部灵巧功能发挥的重要性、临床愈合标准要求高.因此保持骨折端的对位固定,对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母昌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康复治疗在外伤性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外伤性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性膝关节僵硬ROM<30°的患者64例,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每月拍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和ROM.观察关节间隙和ROM的变化情况.结果:该组膝关节僵硬患者中54例(84.4%)ROM>90°,6例(9.4%)ROM增加15°-30°,平均关节间隙增加2-3mm,患肢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治疗总有效率93.8%.结论:康复治疗关节僵硬安全有效无创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耳鼻咽喉科收治的3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36例患者鼻窦内菌块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曲霉菌感染,术后定期行鼻内镜检查.随访6个月-2年,36例患者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临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前列腺索E1(PGE1)是人体内一种具有高度牛物活性的物质,它可舒张血管,使肾小球的出、入球小动脉和叶间脉的阻力下降,改善肾血流.我们采用静脉滴注前列腺素辅助非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CRF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同期相匹配的CRF患者30例作对照,分别采用非透析治疗和前列腺索辅助非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经PGE1治疗2个疗程后BUN、Scr较治疗前下降,Alb、llb较治疗前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尿量不同程度的增多.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综合各项情况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8例患者在输注PGE1过程中有注射部位血管疼痛或血管红线条,减慢滴速后疼痛减轻,治疗期间发生恶心10例,没有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结论:从结果显示,PGE1辅助非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故将会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作者:宁媛;李荣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胸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胸外科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通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肺功能、ECG(心电图),术中出血量低血压、持续时间,术后的心电监护等情况.结果: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术前ECG(心电图)、术前肺功能以及术中的出血量都是能够导致普通胸外科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结论:患者在实施普通胸外科手术之后,原本比较正常的心脏节律调节系统在手术中遭到了或多或少地干扰,或者年龄、缺氧,或者机体对手术过程中创伤的应激反应都能够引起胸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现象.所以,假若我们能够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比较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胸外科手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作者:熊德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近几年口服避孕药减少的原因

    口服避孕药是一种有效的避孕药物,使用口服避孕药不仅能够达到避孕的效果,还能够起到一些非避孕的作用.但是,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口服避孕药使用率明显下降.本文主要通过对江浙地区的进行口服避孕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口服避孕药使用减少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做好防孕工作,控制人口的增长有所启发.

    作者:方慧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