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手术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沈琦

关键词:老年病人, 手术安全, 问题分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人民生活水平, 老年人口, 现报告如下, 外科手术, 社会发展, 护理对策, 手术期, 人口数, 心理, 生理, 临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使得临床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数量增多.老年人在心理、生理、社会方面均发生相应的改变,为了使老年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对影响老年病人手术安全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关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全喉切除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状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国内全喉切除病人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识别全喉切除病人的自理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抽样标准的307例全喉切除病人.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部分和自理能力问卷部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16份.病人出院前有58%~85%能掌握相关的自理知识和技能.病人出院后平均17个月有65%~95%能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出院前和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喉切除病人的自我护理具有慢性病病人的特点,出院前和出院后仍有自我护理项目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临床护士采取个性化的自我护理教育措施,促进喉切除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席淑新;虞卫;单蓉;黄国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一次性输液器中塑料夹子在加压输液中的使用

    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是输液器的一部分,在输液排气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后一般以医疗垃圾处置.近来我们采用一种方法,在加压输液时,用一次性输液器中的塑料夹子防止液体因高压从排气管喷出的方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擅停糖皮质激素原因的质性研究

    随着国内外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1],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等已有较好的诊治手段,使这类疾病的病人生存率明显提高[2].但一些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明显好转后,未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而擅自停药,导致已被控制的疾病复发、恶化、甚至危及生命[3].2004年-2006年间我院共收治了因自停激素而导致疾病恶化的病例51例,其中2例因病情严重并出现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作者:曾玲玲;夏玲俐;黄春艳;陈菊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促进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使病人在整体护理中,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保健服务,加速疾病的康复,促进疾病的预防,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护理人员自身价值,稳定护理队伍,追求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病人术后运用一次性止痛泵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5%,解决了不同病人在不同时刻,不同程度对止痛药物的需求,深受骨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好评.但临床发现止痛泵配制的药物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将临床240例老年术后病人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萍;张淑梅;王秋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巧除氧气噪音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吸氧是1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气氛在湿化瓶中引起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作者:郑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腔镜输液器的新用途

    2005年1月以来,我站回收使用一次性宫腔镜输液器经消毒处理后代替饮水管,给手术后卧床病人、危重病人、待产分娩的卧床者作饮水管及进食流质时用,经临床应用2年,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美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之一,占消化道畸形的第3位.发病初期患儿由于频繁呕吐,丧失大量胃酸,即可引起碱中毒,呼吸变浅变慢,并可有喉痉挛及手足抽搐等症状,如治疗和护理不当,将严重威胁患儿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得以开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对患儿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开展新生儿腹腔镜外科手术,现对26例应用腹腔镜行新生儿幽门环肌切开术患儿的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波;崔岩;卜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影响的研究

    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情感淡漠、意识减弱、行为退化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疾病,但也与精神病院的住院环境及常规的看管式护理模式有关[1].另外,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满意的效果,但对提高病人的独立生活技能、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从而影响精神病人的住院生活质量.慢性精神病人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玲玉;姜燕;王亚力;贾晋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助产士职业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高灵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儿童20种吸入变应原皮试结果的分析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儿童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一种儿童常见及多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多由外源性变应原所致.我们对318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分别进行20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试验,旨在探讨分析引起儿童变应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太琴;蔡惠姣;张克军;王春花;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

    随着器官移植外科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心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1].术后加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护理,可尽早发现处理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率.

    作者:陆翠玲;张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老年病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对深部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突破.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图像清晰、能取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但其操作时间较长,也具有传统内镜类似的并发症风险[1-3].尤其对于各项功能日渐衰退的老年病人,在心、肺等脏器多发各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理上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与年轻病人相比,更易出现接受内镜检查的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病人接受内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60例老年病人术前检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病人的心理需求,以发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邹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新生儿NICU静脉营养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接受药物治疗及摄入营养的重要途径,而早产儿和重症新生儿由于治疗和用药的特殊性,特别是高浓度静脉营养液的应用,使得维持通畅、持续及理想的静脉通道一直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从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留置时间明显超过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留置套管针,且渗出、堵管明显减少,静脉炎发生率大大减低,操作简单、方便、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3例维生素K1肌肉注射致迟发性皮疹的探讨

    维生素K1为促凝血药物,临床用途较广泛.临床上通常通过静脉液用于止血,也可通过肌肉注射预防初生婴儿颅内出血和手术病人术口出血.我院妇产科有3例病人肌肉注射维生素K1后数日,在注射部位、面、颊及胸前处逐次出现皮疹、红肿灼热、痒感,积极抗过敏治疗均痊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九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春洁;苏玉英;张晓妍;张欣梅;卢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静脉采血后拔针时血液遗撒的干预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真空静脉采血系统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做各种化验,这种真空采血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即标准双向针、无菌采血管、配套持针器.使用这种真空采血系统给日常静脉采血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特别是需要一针多管采集血液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真空静脉采血系统进行静脉采血拔针后血液遗撒.

    作者:曹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留守儿童住院期间的身心护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我国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 000万的儿童不得不与父母分离,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接受教育较少,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不适于更好的教育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父母温暖,缺少真正的关爱,也养成了他们孤僻、胆小、冷漠、自私的不良人格特征.

    作者:黄进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例腔内隔绝术治疗多发结核性腹主动脉瘤的护理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致大出血死亡.结核性腹主动脉瘤相当少见.自1895年Kamen首次报道以来查阅文献供报道50余例,发病年龄50岁±16岁,其中88%为假性动脉瘤,且多为单发,而多发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仅4例.结核性腹主动脉瘤可出现相应的临床三联征:胸腹部或腰肋部疼痛、搏动性包块,动脉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

    作者:常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十分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具有变化快、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凶险、预后差等特点[1].无论手术与否,此类病人往往需要长期的禁止经口饮食,且病人长期处于一种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其能量消耗往往高于1.5倍的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极易导致病人营养的缺失,各脏器功能的减退,乃至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因此早期营养支持成为SAP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2,3].

    作者:杨媛;张嵘;南菁;范珊红;臧莉;高芳宁;赵华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