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免疫球蛋白紧缺带来的社会思考

黄琪;王瑛;雷鹏;李新中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紧缺, 警示
摘要: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起到全程预防并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降低宫内感染率之功能.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数目众多,该药物的需求量极大.但根据长沙市多家医院的走访调查发现,该药已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本文根据对国内医药市场的了解,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就国内药品紧缺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期待得以解决.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下注证、热毒炽盛证,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其辨证投以中药内服兼外洗.结果:临床治愈38例,好转5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作者:于树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ASA Ⅰ~Ⅱ级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麻醉下结肠镜组(Ⅰ组,n=70)和常规结肠镜组(Ⅱ组,n=50).Ⅰ组首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 μg/kg,1min后注射丙泊酚1-2mg/kg,至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插镜检查.Ⅱ组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结肠镜检查.Ⅰ组记录检查前(麻醉诱导前)、插入结肠镜时、检查到第5min及术毕的HR、sBP、MAP、DBP、S<,p>O<,2>;Ⅱ组记录与Ⅰ组相对应时间点的HR、SBP、MAP、DBP、S<,p>O<,2>.对病人的术中情况、术毕恢复情况及术后调查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插入结肠镜时及检查到第5min时,S<,p>O<,2>组的sBP、DBP、HR比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Ⅱ组的SBP、DBP比榆杏阿明湿升高(P<0.05).术毕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Ⅰ组结肠镜检查完成率(100%)高于Ⅱ组(92%).Ⅰ组患者从术毕至清醒、离开观察室的时间分别为(4.2±2.90)min、(17.9±5.60)min;Ⅰ组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满意度评分和再次检查接受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临群;宋根华;邓登和;梁厚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例口外型及混合型舌下腺囊肿手术方式及术后分析

    舌下腺囊肿是原发于舌下腺分泌液贮留性囊肿.囊肿向上、向下突出,故根据其突出的部位,分为口内型、口外型、混合型三种类型.无论何种类型,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摘除舌下腺并同时去除近腺体的部分囊壁.

    作者:魏小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药临床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思考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忭很强的生命科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现在的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往往是中医看不好,西医看不了的尴尬局面.关键原因就是中医药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以至中医药毕业生在临床实践中不能运用中医知识辨证论治、治病救人.文章通过对现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和论述,同时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方法.

    作者: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康复治疗在外伤性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外伤性膝关节僵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性膝关节僵硬ROM<30°的患者64例,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每月拍x线片测量关节间隙和ROM.观察关节间隙和ROM的变化情况.结果:该组膝关节僵硬患者中54例(84.4%)ROM>90°,6例(9.4%)ROM增加15°-30°,平均关节间隙增加2-3mm,患肢疼痛、肿胀明显减轻,治疗总有效率93.8%.结论:康复治疗关节僵硬安全有效无创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患者的实施护理措施的体会.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成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术后,加强体位护理及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对患者皮瓣存活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丽娟;李金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问题与应对措施

    结合我院和他人的纠纷隐患,对NICU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效果明显,在临床工作中使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护士素质全面提高,提升了护理品质,增进了医患感情,扩大了社会影响.

    作者:张小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采用两种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和预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可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创伤较少、费用较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对不同的患者选掸与其相适应的手术方式是治疗高血雎脑出血的关键.

    作者:邱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创建人体美学解剖学培训基地的思考

    作者通过参与美容医学专业和学科建设及管理过程,对高校和美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从美容医学专业和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人体美学解剖学在美容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廖晓明;周绍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苦碟子治疗突发性耳耷及老年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在突发性耳耷及老年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采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46例突发性耳耷及老年性耳聋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5~21天为一疗程.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和老年性耳聋非常有效的中药制剂.

    作者:钱春华;蒋冬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43例开颅术治疗体会

    目的: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探讨.方法:对43例颅脑病人均经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43例中35例在没有发牛脑疝时,实施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病人全部康复.而8例已出现脑疝之后实施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4例康复,2例遗留严重后遗症,2例死亡.

    作者:刘忠民;梁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筛选2009年我院体检中心被检者40岁以上2276名,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者占13.3%,心电图异常者占34%,血脂异常者占26.6%.笔者探讨隐匿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意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防患于未然.

    作者:赵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65例顽固性心衰治疗报告分析

    心力衰竭(心衰,CHF)是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CO)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导致器官和组织灌流小足,同时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表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顽同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顽固性心衰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因病施治,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满意疗效.本文对本院几年来顽固性心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顽固性心衰的认识和治疗策略.

    作者:王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4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肱骨外髁骨折诊断标准的46例患者,行手术复位治疗,并统计疗效结果.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疗效评价为优的10例,占总患者数21.7%;疗效评价为良的22例,占总患者数47.8%:疗效评价为可的10例,占总患者数21.7%;疗效评价为差的4例,占总患者数的8.8%.优良率为69.6%.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肱骨外髁骨折,需根据骨折性质、部位等特点考虑施用何种手术,术后需注意防治疗并发症.

    作者:谷和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技术(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62例均成功一期取石术.其中单通道52例,双通道10例.结石清除率93.5%.平均手术时间85±1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结论:经皮肾镜技术(PCNL)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足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通心络胶囊和鲁南欣康治疗4周.结果:(1)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67%,鲁南欣康组总有效率为87.10%.两组间尤显著性差异;(2)通心络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血清内皮素(ET)水平降低,与鲁南欣康组比较,两组尤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胶囊能缓解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内皮功能,提示通心络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计划免疫通知效果的分析与对策

    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接种率的高低与通知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取得好的通知效果,才能提高接种率,这一点对于我们基层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所谓通知效果,就是将通知单发放到儿童监护人手中,同时在指定的时间,带着宝宝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计免疫苗的接种,影响其中的因素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丁广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江西省石城县近10年来麻疹的临床流行病学观察

    目的 对我预防控制中心2001年1月至2010年8月麻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84例麻疹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84例患者中发病年龄以<8月龄和≥15岁人群为主,共48例,占全部发病57.1%.发病时间高峰在2006年,为43例,占51.2%,发病季节高峰在每年的2-5月份,为71例,占84.5%.其中45例有接种史,19例无接种史,20例不详接种史.临床上仍以典型麻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肺炎.结论 有效控制麻疹流行重在预防,做好基础免疫接种和加强强化免疫接种,尤其做好重点人群的管理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关键.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尤其做好医院内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疑似患者及时隔离,实行定点医院收治麻疹患者,是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邓伙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34例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含量情况,为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134例健康孕妇和49例健康非孕女性血清标本,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孕妇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4例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属于正常妊娠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其指标含量范围的确立对于孕期保健工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玲玲;薛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及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推注.如心电未恢复,2组患者均每隔5min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循环恢复.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24h及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75.00%、(8.6±2_3)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18.8±4.5)min,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2组患者的24h存活率、出院率比较,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时间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素,24 h和出院存活率亦高于单用肾上腺素组,近期效果显著.但由于随访所限,长期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若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