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翠云;刘殿秀
Ⅱ期压疮一般有水疱行成,若水疱完好,可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剪开水疱,周围常规消毒后,按照创面大小涂抹红霉素、地塞米松及次碳酸铋研成的粉末(0.125 g红霉素加片、O.75 mg地塞米松20片,0.1 g次碳酸铋30片研末),使其均匀分布于创口表面,涂抹后避免创面与其他物品摩擦致粉末脱落,影响治疗效果.每日涂抹2次或3次.
作者:荆茹;张红菊;李丹;郭浪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指导40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或家属掌握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定时观察尿常规、自主排尿能力、残余尿量、并发症和洗手前后细茵培养.36例病人经过3 d~12 d治疗能自行排尿,4例病人出院后仍需清洁间歇导尿;出院时自行排尿病人中34例残余尿量<100 mL,2例残余尿量100 mL~150 mL,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示,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可促进病人的临床康复.
作者:陈小妹;叶辉;林嘉璇;何春悔;陈琼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眼科病人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体位常有特殊要求,如前房积血的病人需半卧位,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前须去枕平卧位或侧卧位,术后注气或注油者须俯卧位或侧卧位.
作者:王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整体护理的历史发展1.1 国外整体护理发展慨况在现代护理学形成之初,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就十分重视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她认为护士不仅应重视病人的疾病护理,而且应注意病人的饮食、阳光、病房空气、环境对恢复病人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斌全;苏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对65倒癫痫病人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癫痫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年龄、治疗疗程和复杂情况、疾病严重程度与其不遵医行为呈正相关.文化程度、就医条件、对疾病及治疗的态度和信念、健康教育知识是否掌握、治疗效果、治疗副反应与其不遵医行为呈负相关.提示: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癫痈病人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两根引流管相接吻合口连接不紧密、易脱落的问题,处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吻合口处用胶布固定,以往固定常是用胶布垂直缠绕吻合口处,此法固定不紧密,仍易致脱落.笔者经过临床实验,发现采用胶布平行固定效果较好.
作者:谷小燕;廖建鄂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其他疾病,且肛门括约肌相对松弛,因而灌肠液体注入后难以保留,常较快流出,影响灌肠效果.
作者:张海玲;姜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发病率为0.3%~1.0%,致残率为70%~80%.
作者:杨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药止痛膏在癌性疼痛控制中的疗效.[方法]住院肿瘤病人71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采用中药止痛膏外敷止痛;对照组35例,口服奥施康定止痛.观察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血压、脉搏变化,以及使用奥施康定情况及使用中药止痛膏病人的主观感受.[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前后镇痛评分、血压、脉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人使用镇痛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主观感觉较好.[结论]中药止痛膏外敷能有效缓解癌性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作者:钱邦妹;吕俊;朱家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区域,加强手术室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空气洁净手术室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它不仅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空气的动态循环,也大大缩短了连台手术的消毒时间.
作者:何玲娟;黄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粒子植入术是将放射性125 I永久植入人体内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与传统放疗相比具有靶器官定位精确、持续照射时间长(有效时间180 d~240 d)、疗效高、放射能量完全利用、病人损伤小、无痛苦、生活质量高、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刘益群;董惠娟;李小燕;张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ifusion syndrome,HPS)见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或颅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由于低灌注区脑血流量突然增加超过其代谢需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偏头痛、癫痫发作及颅内出血[1].
作者:刘丽娟;王爱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别嘌醇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其化学结构与次黄嘌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不能氧化成黄嘌呤,故能降低尿酸生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酸增高[1].
作者:胡瑜;周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 h、3 h、4 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作者:刘金凤;何小舟;姚克勤;缪立英;王惠;许贤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面部皮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病人面部出现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瘙痒、皮肤发干及灼痛感,且持续很久,有碍美观且给病人带来不少烦恼.2006年4月-2007年6月,我科应用中药超声雾化冷疗治疗面部皮炎,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雷翠云;刘殿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常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近年来,随着各种修补网片材料的发明及应用,盆底修补和重建手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女性盆底重建外科正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
作者:蔡敏;于桂云;蔡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坐厕工具是家庭及住院病人的常备物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实际需要,坐厕工具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目前坐厕工具多为可折叠式的凳子及带便盆的椅子,功能单一,在使用时受到较大的局限.
作者:周江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输液前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为了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药液浪费及环境污染,我院于2007年8月一10月采用高琳等[1]研究的改良排气法,并与常规排气法进行比较.
作者:吕玲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0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结论]手外伤修复病人给予针对性护理后能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
作者:李雪萍;梁小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是一种选择性免疫抑制剂,作用于T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衰竭,它可识别器官排异反应时出现在绝大多数T细胞表面的活性物质.ATG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预处理阶段,加强免疫抑制,预防和治疗器官的排异反应,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作者:李艳妮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