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病人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李淑萍;赵施竹

关键词:乳腺癌,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人格特征
摘要:[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关系.[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医、经确诊的126例乳腺癌病人作为乳腺癌组,并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128例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病人的神经质、精神质两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癌病人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人格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病人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且较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论治联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特应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B组口服中药加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C组口服中药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并分别于治疗2周、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周,C组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治疗4周,B组和C组总显效率均有所提高.[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综合护理治疗特应性皮炎,能快速控制病情,提高疗效.

    作者:毛群先;蓝善辉;余土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PICC导管2次异位的护理

    PICC是指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其优点是保留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强刺激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导管位置不当,使用强刺激药物时可给病人造成痛苦.有报道,PICC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化疗时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病例[1].我科1例病人先后两次行PICC插管均发生导管头异位,及时采取措施后,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岩;乙苏北;康娜;李丹;卢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状况下老年护理保险的形成及发展概况,并结合其护理保险体系结构探讨了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使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对建立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解决老年人照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云娥;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患儿的护理

    近年来,由于电器玩具的增多(手表、玩具手枪、音乐卡、计算器等),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时有发生.我院2001年3月-2007年3月收治鼻腔扣式电池异物34例,并发鼻中隔穿孔1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魏翠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计算头孢类药物皮试液的方法

    近几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较多.剂型也较多.配制皮试液时往往要根据剂量来计算,既浪费时间又容易算错.

    作者:姜爱武;刘海涛;刘志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的预防及护理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是将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吸收,使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得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水肿的目的.因对各型脑积水均适用,目前已成为众多治疗脑积水方法中的首选方法.分流管阻塞是实施V-P的主要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护理6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人.针对分流管阻塞的预防与护理进行探讨,获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凤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小儿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气管插管是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纠正病人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还可以有效消除气道分泌物.

    作者:钟敏;余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两种方法护理婴幼儿腹泻效果观察

    小儿腹泻是指小儿每天的粪便量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增加,婴儿或儿童每天的粪便量超过10 g/kg或超过成人粪便量200g/d[1].婴幼儿腹泻常发生于0岁~3岁,尤其是2岁以下的小儿,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季节交替时、夏秋季节、饮食结构改变之初多发.

    作者:范慧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水溶性器械润滑油在供应室的应用

    液状石蜡或凡士林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防锈或润滑[1,2],但这两种润滑剂均不溶于水,会阻隔高温高压灭菌的水蒸气,降低灭菌效果;凡士林等油膏类不可用蒸汽灭菌,因蒸汽不易透过油脂[3-5].水蒸气的作用使医疗器械很容易锈蚀,操作需手工涂抹才能完成,质量很难控制;用于涂抹的纱布或纱布垫反复使用,易导致细菌滋生,易使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受到二次污染.以上这些已引起大家的重视[2-6].

    作者:邱幼桃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血管疾病,临床上明确诊断的占0.1%,经尸检证实的达3%以上,引起肺栓塞的栓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常见[1].2005年7月-2007年8月,我院对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程程;李冬梅;谢景红;司今;张艳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例口服别嘌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的护理

    别嘌醇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可抑制肝药酶活性,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用药后个别病人有皮疹、腹泻、腹痛、低热、暂时性转氨酶升高或粒细胞减少等,停药及给予相应治疗一般可消失[1],引起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较罕见.我院2006年2月24日收治1例口服别嘌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病人,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冯金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和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在职手术室163名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女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手术室女护士前10位生活事件均为职业相关事件.[结论]手术室女护士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特别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比较明显.职业相关生活事件对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作者:常青;李思;周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病人术后肺功能改变的原因,以防止并发症.[方法]对56例开胸手术病人术前1 d和术后6 h分别进行肺功能监测,观察每项指标的变化,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开胸手术病人术后有肺容量改变、肺通气改变,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动脉二氧化碳分(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为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胸廓扩张力降低,肺顺应性减小、切口疼痛、呼吸方式改变、神经反射刺激等.[结论]重视术前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加强呼吸追管理,及时氧疗,有效镇痛和控制感染,可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京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33例产妇分娩后第1次排尿发生晕厥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后排解第1次小便发生晕厥的原因,以寻求防护对策.[方法]对33例阴道分娩产后起床排解第1次小便发生晕厥的产妇产前、产时、产后2 h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前有贫血、产后2 h内出血超过300 mL、产程时间长、体力过度消耗、低血糖、下蹲厕所持续时间>20 min、膀胱过度充盈后再次排空等产妇,产后第1次小便容易发生晕厥.[结论]针对产妇不同情况,指导排尿方法,改蹲位小便为坐位小便可有效预防产后晕厥发生.

    作者:郑彩霞;涂晋梅;郑惠琴;郑雪珍;魏晓芳;陈颖茵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头孢匹胺钠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块状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与头孢哌酮相似[1].盐酸氨溴索(商品名为兰苏)是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主要作用是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排出及减少黏液滞留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协同治疗,可使抗生素在肺组织中浓度升高,故临床使用广泛.

    作者:马丽;薛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鼻胃管常用于胃肠减压、胃肠道营养支持[1].鼻胃管是保证不能经口进食病人实施肠内营养的有效手段,对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保护肠道的正常功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留置鼻胃管如不能妥善固定.则容易造成胃管移位、滑脱,甚至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昏迷病人集中,大部分病人需要鼻胃管营养支持,为解决胃管滑脱问题,我们采用单纯绷带和橡胶管绷带两种方法进行鼻胃管固定,以选择佳的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刘琰;胡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喉全切一期发音重建病人的护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1].喉癌病人接受喉全切后虽然获得了较满意的生存率,但因术后丧失发音功能,使社交受到影响.为提高无喉病人的生活质量,恢复发音功能,我科自1997年至今对32例全喉切除病人实施一期发音重建术(Blom-singer技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金技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眼科手术室高值耗材的规范管理

    近年来,随着眼科学的飞速发展,品种繁多的手术材料为眼科手术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保障,也使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大大增加.但是,眼科手术耗材价格昂贵、种类繁多及用量大,给眼科手术室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我院眼科病人多、手术量大,每月高值手术耗材的使用成本均可达到几十万.我们对如何能及时保证手术需要、合理控制成本、有效监控使用情况、避免耗材的丢失和漏收费的同时又不增加管理工作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吴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湿巾式扫床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扫床是常规的护理操作,扫床套是必需的扫床用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反复使用的布套式扫床套,存在消毒、清洗、晾干及使用前再喷水等复杂的处理过程.不但不能黏附灰尘、皮屑,反而会造成灰尘飞扬,引起环境污染[1].

    作者:白金红;李昌玲;刘洪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动态体液计量瓶的研制及应用

    导尿是常见的护理技术,但留置尿管极易导致尿路感染.文献报道,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且7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1].尤其是在尿路开放状态下尿路感染几率更大.目前,临床上已逐渐摒弃已往用容器或量杯接尿计量的开放尿路做法,而采用储尿装置连接于导尿管末端,形成封闭系统,系在床旁以观察和记录尿量.

    作者:王维乎;李强;房洁渝;戴强生;陈锡林;王永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