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溶性器械润滑油在供应室的应用

邱幼桃

关键词:水溶性, 医疗器械, 润滑油, 供应室, 应用, 水蒸气, 凡士林, 蒸汽灭菌, 液状石蜡, 纱布垫, 灭菌效果, 高压灭菌, 反复使用, 二次污染, 不溶于水, 易锈蚀, 润滑剂, 质量, 油脂, 油膏
摘要:液状石蜡或凡士林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防锈或润滑[1,2],但这两种润滑剂均不溶于水,会阻隔高温高压灭菌的水蒸气,降低灭菌效果;凡士林等油膏类不可用蒸汽灭菌,因蒸汽不易透过油脂[3-5].水蒸气的作用使医疗器械很容易锈蚀,操作需手工涂抹才能完成,质量很难控制;用于涂抹的纱布或纱布垫反复使用,易导致细菌滋生,易使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受到二次污染.以上这些已引起大家的重视[2-6].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不良反应观察

    年来临床研究证实,氟达拉滨(Flud)、阿糖胞苷(Ara-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FLAG)方案应用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缓解(CR)率达50%~80%[1].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1月用此方案治疗9例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病人,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观察和相应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芬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断指再植病人的心理护理

    我科近年来收治断指再植病人282例(296指),由于突然发生意外事故,病人心理负担很重,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性地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消除失落感和悲观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秀琴;王燕;刘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头孢匹胺钠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头孢匹胺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块状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其化学结构、抗菌活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与头孢哌酮相似[1].盐酸氨溴索(商品名为兰苏)是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主要作用是促进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排出及减少黏液滞留而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盐酸氨溴索与抗生素协同治疗,可使抗生素在肺组织中浓度升高,故临床使用广泛.

    作者:马丽;薛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24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由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时间比较长,术后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术后的有创监测管道和引流管道多而复杂,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率要比普通的外科手术高几倍.因此,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自1999年至今施行的24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的感染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娜;张莹;金(莹)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住院病人院内检查护送流程重组动因与效能分析

    [目的]对院内检查护送和服务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新组合,以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整体满意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实现病区院内检查护送和服务环节流程的优化.[结果]有效缩短了病人长时间离开住院科室等待检查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体满意度.[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可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朱国容;诸蕊玉;梁玉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管不同置管位置对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随着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普遍开展,各种并发症的报告亦日趋增多,其中吸人性肺炎是具危险性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通过护理观察发现,导致吸入性肺炎的诸多因素中,喂养管的位置是关键的因素.不同置管位置,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相差很大,故对不同置管位置与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总结了肠内营养时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吸人性肺炎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本文得到何文祥老师、徐波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此致谢.)

    作者:刘莉;李松林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住院精神病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重新评估住院精神病痛人自杀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5年3 00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进行调查,对自杀的30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其自杀原因或主要隐患.[结果]自杀危险因紊或安全隐患:精神症状严重21例,护士因素2例,安全管理不到位1例,安全设施有隐患3例,家属陪护监护不力及探视不当3例.[结论]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自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精神疾病本身.做好自杀风险评估,采取预见性护理和加强监管是防范自杀事件的重要策略.

    作者:王晓璇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鼻炎

    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试用加替沙星治疗慢性鼻炙,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小颖;熊晔;王玉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提高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病人交流,给予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满足晚期消化道肿瘤病人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饮食和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行腹腔化疗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琦;郁文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一次性湿巾式扫床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扫床是常规的护理操作,扫床套是必需的扫床用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反复使用的布套式扫床套,存在消毒、清洗、晾干及使用前再喷水等复杂的处理过程.不但不能黏附灰尘、皮屑,反而会造成灰尘飞扬,引起环境污染[1].

    作者:白金红;李昌玲;刘洪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狂犬病病人临终护理及医院感染预防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被犬、猫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高度兴奋、恐水、怕风、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狂犬病是迄今为止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其预后极差,病死率100%.临终护理是指一个人处于濒死阶段时,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的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

    作者:张守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改良式清洁灌肠在结肠镜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在结肠镜检查前病人均需要清洁肠道,部分病人需要通过清洁灌肠清洁肠道.为了寻找既彻底清洁肠道又尽量减少病人痛苦的方法,采用了改良灌肠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秀娟;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盐酸川芎嗪与头孢曲松钠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张小动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作用.临床上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还可用于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脉管炎等.

    作者:任敏立;张朝霞;张存存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病人术后肺功能改变的原因,以防止并发症.[方法]对56例开胸手术病人术前1 d和术后6 h分别进行肺功能监测,观察每项指标的变化,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开胸手术病人术后有肺容量改变、肺通气改变,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动脉二氧化碳分(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为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胸廓扩张力降低,肺顺应性减小、切口疼痛、呼吸方式改变、神经反射刺激等.[结论]重视术前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加强呼吸追管理,及时氧疗,有效镇痛和控制感染,可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京珍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腹带固定法

    外科胸部、腹部手术病人和妇产科手术病人经常需要使用腹带,目的是减轻手术切口张力、固定切品外敷料.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镜润滑剂在胃肠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需行胃肠减压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胃镜润滑剂后再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法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胃肠减压术前口服胃镜润滑剂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一次置管成功率.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介绍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状况下老年护理保险的形成及发展概况,并结合其护理保险体系结构探讨了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使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对建立我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解决老年人照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刘云娥;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的护理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致命性肺血管疾病,临床上明确诊断的占0.1%,经尸检证实的达3%以上,引起肺栓塞的栓子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常见[1].2005年7月-2007年8月,我院对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致命性肺栓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程程;李冬梅;谢景红;司今;张艳军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的预防及护理

    脑室-腹腔分流术(V-P)是将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吸收,使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得以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水肿的目的.因对各型脑积水均适用,目前已成为众多治疗脑积水方法中的首选方法.分流管阻塞是实施V-P的主要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护理6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人.针对分流管阻塞的预防与护理进行探讨,获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凤波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介绍一种小儿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气管插管是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治疗和改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纠正病人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还可以有效消除气道分泌物.

    作者:钟敏;余敏 刊期: 2008年第14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