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2010年1-5月份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的调查分析

肖学秀;杨杰;黄飞;巴鑫

关键词:归档病历, 安全隐患,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用药的现状,分析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1-5月份的归档病历根据单病种随机抽取病历.结果:临床用药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结论:应加强对医师用药水平的培训,以便更好地安全合理使用药物.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观察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共33例,39髋,优:18髋,占46.15%;良:17髋,占43.59%;可:4髋,占10.26%.优良率89.7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移术+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拥军;张永光;张建辉;费宝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心衰的辩证治疗

    慢性心衰可以说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终点,不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心肌病,终往往都会发展为慢性心衰.临床上慢性心衰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夜睡小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病因较多且错综复杂.对心衰辨证论治,应用补益心气、化痰平喘等中医药辩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宪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内镜微创和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的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基、切口长度等术中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数量、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止痛剂数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及随访两年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士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病经验总结(之二)

    本文作者临床应用经方治疗脾虚气滞腹胀证、热痞证、风寒表实兼水饮咳喘证,疗效显著,现将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与广大同仁交流.

    作者:郑振芳;郑英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9例手外伤实施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实施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平均住院时间为22.5d.所有患者进行半年后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似,日常生活劳动不受影响.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高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凝胶剂的研制

    凝胶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药物新剂型,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凝胶剂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一种新型双柏凝胶剂,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和优势.

    作者:陈茂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髓内钉固定联合补肾续断汤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联合我科补肾续断汤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120例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药组62例术后口服补肾续断汤,对照组不予中药口服.结果:中药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Johner-wruh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予补肾续断汤口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男性或女性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合并症的分析,说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综合防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拣,凡以高血压及其高血压合并合并脑梗塞的患者,按其人口学资料及生活习惯进行统计.结果:总例数为1284例,其中患者中Ⅱ期的有421人,Ⅲ期的有527人,占73.8%,男性的分期要比女性的高.(2=49.415,P<0.001),已经出现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有821例,占63.9%,其中年龄,不良生活习惯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尽早地对高血压进行综合防治,对重点人群进行全方位的治疗和强化干预,以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勇;蒋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保温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保温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保温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如心率、体温的变化和寒战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稳定血压和心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素兰;曾素兰;彭成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沛县2010年幼托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状况

    消毒质量监测是评价消毒与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沛县各级幼托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情况,提高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对本辖区内幼托机构消毒质量作出评价.

    作者:于光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86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阑尾炎手术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们手术治疗的86例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阑尾炎手术切除的护理重点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护理.

    作者:吉觉阿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探索副鼻窦炎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酯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学术界探究得较多.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确实存在着无上述基础疾病的脑梗塞病列.并且观察到脑梗塞的发病在寒冷的冬季要高于其他三个季节,这就提示着某种冬季多发病可能成为脑梗塞的重要诱发因子.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常乐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胃癌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现状

    目的:分析胃癌的病理诊断类型及临床治疗现状.方法:总结国内外采用的胃癌病理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癌的早期病理诊断标准存在争议;组织病理学分型我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分类法:胃癌分期我国采用UICC制定的TNM法.治疗上根据胃癌分期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辅助治疗方法较多,应根据情况选择.结论:胃癌病理分型、分期较为复杂,且直接决定了手术方式和预后.胃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及辅助治疗方法,并积极探索新方案、新技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个充满希望的前途.

    作者:卢月云;李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8-03-01至2010-10-1入住我院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给药方案分成雷尼替丁组、奥美拉唑组.分别给予雷尼替丁50mg q6h、奥美拉唑40mg q12h治疗,观察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及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结果 雷尼替丁组、奥美拉唑组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95%,无显著差异;相对于雷尼替丁组(13.3%),奥美拉唑组(28.3%)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应用雷尼替丁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更为经济、安全.

    作者:高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重症肝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严重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并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60例患者中肝性脑病13例,占21.67%;并发消化道出血11例,占18.33%,并发电解质紊乱35例,占58.33%.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先兆症状,及时治疗,加强基础护理、隔离措施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并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鲁秀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静脉镇痛2000例观察

    目的:术后疼痛是外科康复治疗的难点,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病人的权利,也是医生的职责,是关系到术后康复的关键,近十年来对术后镇痛有很快的进展,镇痛方法和设备五花八门,效果各异.众多患者镇痛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优良设备,未能形成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是主要原因.[1]术后镇痛具有减少患者痛苦,改善肺功能,降低术后心肌缺血和高凝状态的发病率,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00例术后患者,选用北京科联生产的一次性升华牌输注泵(PCA).规格200ml;药物配方:枸橼酸芬太尼0.1mg×8支,盐酸格拉司琼3mg×1支,0.9%Nacl179ml的混合液,持续静脉泵注,4ml/h,观察术后4.8.20.48小时的镇痛,镇静效果,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48小时观察结果,患者精神状态好,除手术限制活动者外,6小时下床活动1658例,3小时恢复肠蠕动,肛门排气排便,无明显呼吸抑制.镇痛结果:0分1916例,1分38例,2分36例,3分8例,4分2例.结论:静脉术后镇痛确切,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无尿潴留发生,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邓财源;王密;张毅;冯金洲;阳作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跟压下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38眼)药物降眼压无效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前房、眼压、出血和视力等情况.结果:38例手术无一例发生脉络膜上腔驱逐性出血,未见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上腔出血.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药物常规降眼压,为挽救视力、避免高眼压对视神经持续损害,应尽快手术,且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郑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无创超声检查法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及经直肠超声(TRS)等各种无创超声检查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各自的优越性.方法:运用经腹超声和TRS对15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20例同时TVS检查,并与病理或临床治疗结果相对照.结果:150例妇科疾病患者,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5.5%,TRS诊断符合率为85.1%,TYS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TVS及TRS在妇科疾病诊断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三者声像图有相似之处,单独应用某一项技术容易造成误诊,三者互为补充.

    作者:汤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为结合临床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收集了1994-2007年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所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及文献.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变态反应,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中以变态反应为主.结论: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着重加强变态反应的监测.

    作者:严芳;涂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脾切除术后的抗凝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预防血栓性并发症的临床抗凝治疗措施.方法:对128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全部顺利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其血小板明显上升,极易产生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性疾病,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血栓病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司承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