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宇;袁晓蓉
目的:探讨中医在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到2010年1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行宁心安神汤和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方面全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中医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这一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颈椎退行性改变的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手法并从整体观念出发,将CSA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和痰浊中阻3型加以辨证论治.结果:治疗CSA158例,治愈98例.占62.03%;好转52例,占32.91%;无效8例,占5.86%;有效率94.94%.结论:手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CSA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培龙;罗列波;王锡奕;陈绍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而影响溃疡愈合质量的因素与胃粘液及粘膜屏障受损程度、溃疡周围血液循环差、胃肠激素及胃肠功能失调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密切关系[1].针对上述影响溃疡愈合质量的诸因素,应用我院研制的溃疡宁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10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苏泉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总结针灸治疗老年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诊治的老年中风病患者共59例,采用针灸进行综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6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老年中风病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特别是临床疗效显著,且疗程较短,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颜而血管瘤综合症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发育异常.发生于胚胎早期,主要病理变化是颅内血管畸形,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和眼球脉络膜血管畸形.患侧大脑半球发育不良或萎缩,并伴有脑皮质钙化.脑血管畸形常发生在顶叶、颞叶和枕叶,典型者颅内病变为单侧,而且与面部病变同侧.
作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AV)又称咳嗽型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多由运动、冷空气、气候变化或由呼吸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易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CAV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孙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首先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约占脑梗死的7.6%.Caplan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两组,即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和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
作者:马晓红;于丽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女件妇科疾病不断上升趋势,根据疾病分布的年龄和种类特点,拟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有的放矢的在妇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不同年龄层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发生率.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06例腹腔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后而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腹腔手术后实施预见性、精心而全面的护理可以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手术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Ⅱ级患儿60例,患者年龄2.5~13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其中,先天性腭裂修补手术患儿20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30例,斜视矫正术患儿10例.A组为瑞芬太尼组,B组为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维库溴胺、地塞米松、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两组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A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B组持续静脉泵注芬太尼.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A组血流动力学比B组血流动力学平稳;A组比B组苏醒快,拔管时间短.结论 瑞芬太尼比芬太尼镇痛作用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术后苏醒快,拔管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是适合小儿外科手术的一种较好麻醉性镇痛药.
作者:刘新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栓溶二聚体在脑梗塞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凝集法(Latex)检测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血清中栓溶二聚体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塞组阳性46例,阳性率79.31%;对照组阳性15例,阳性率30.0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结果差异高度显著(λ2=10.00,P<0.01).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血清中栓溶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黄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于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本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的产妇200例,年龄22~44岁,平均26.8岁,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200例妇产科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66例(8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8例(14%),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6例(3%),总有效率97%.结论:本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区永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由肺发育不全,导致产生和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引起,多见于早产儿,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占早产儿死亡率50%~70%.治疗该病首要措施是尽快补充或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增长.研究表明,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NRDS有确切疗效[1].我院2007年以来采用小剂量珂立苏联合CPAP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清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78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采取手术+术后高浓度抗生素灌洗引流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大100%.结论:外科彻底的清创手术联合术后高浓度抗生素灌洗引流是根治创伤后骨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素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利血生防治因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并探讨其在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中服用利血生,适时监测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利血生是恶性肿瘤化疗中有价值的辅助药物之一.
作者:李永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宫内节育器尾丝与宫颈糜烂关系的临床观察.方法:分析254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149例为观察组(有尾丝),105例为对照组(无尾丝0宫颈糜烂情况.结果:宫颈糜烂发生率放置2年无尾丝者与有尾丝者分别为41.9%和55%;4年时分别为49.5%和62.4%;8年时分别为57.1%和69.1%.结论:尾丝刺激引起宫颈糜烂发生率增高,尾丝增加宫颈糜烂的危险性.
作者:车存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预防血栓性并发症的临床抗凝治疗措施.方法:对128例脾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全部顺利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结论:脾切除术后的患者,其血小板明显上升,极易产生高凝状态而发生血栓性疾病,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可有效地预防血栓病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司承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发病率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15%[1].本病临床可分为排卵功血和无排卵功血,以无排卵功血为多见,约50%发生在嗣绝经期.围绝经期功血是指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崩漏之范畴.
作者:马婧婧;王倩;秦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临床特征、早期确诊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0例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EBTB患者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片)、治疗前后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36例炎症浸润病灶消失.无狭窄,6例增殖型病变有2例轻中度狭窄.结论:EBTB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气管狭窄发生率,降低肺不张及肺受损的发生率.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妇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抑郁症患者均顺利康复,3~5d内走出心理阴影区,7d左右融入母亲角色,并且于20d内健康出院.结论:了解产后妇女的焦躁、抑郁情况,对症下药,进行相应的心理沟通和辅导,消除负面情绪,维持产后健康积极的心态,能够有效地帮助妇女度过这段特殊的生理阶段.
作者:张春杨;张冬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