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学习与护理教育

肖坚;桂艳

关键词:数字化, 学习, 护理教育, 体制改革与创新, 新教育理念, 改革和发展, 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 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大变革, 时代, 机遇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创新.数字化学习的产生对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21世纪的教育大变革,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崭新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推进护理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后囟采血的护理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聪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数字化学习与护理教育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创新.数字化学习的产生对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21世纪的教育大变革,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以崭新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推进护理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作者:肖坚;桂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心理影响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切除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病人的护理

    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膀胱颈硬化症等病症,其优点为:①手术创伤小,适宜体弱、高龄及有其他疾患不适于开放手术的病人;②其解除梗阻较为彻底,病人易于接受,且术后疗效好;③膀胱颈损伤不大,黏膜大部分完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④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是发生于女性下尿路的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镜检查和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爱秋;赵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治疗中普遍被接受,随着接受此项治疗病人的增多,继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淑琴;刘汝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ICU病人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临床上急危重症病人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影响各种重要脏器的功能.为了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的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呼吸疲劳,把握抢救时机,建立人工气道就需要尽早尽快,必要时机械通气.因此,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在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系到重要脏器功能保障及救治能否取得顺利转归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桂梅;高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留置导尿病人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的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及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玉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

    精神疾病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反复发作[1],相对来说病人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所以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及家庭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出院后防止复发,大量工作都必须在社会及家庭中实施.为此自1999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席喜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脑呼叫遥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呼叫系统,确实为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院使用的是上海博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电脑呼叫系统,经过研制,在不影响原电脑呼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原系统连接接收信号为50米范围的无线遥控系统.这样在病区双侧30米范围走廊、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听到铃声后,可以随时使用遥控器控制断铃,而无须去手动电脑呼叫系统的主控电话机断铃.经我院推广使用两个月以来,效果良好.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张忠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抚触在治疗新生儿肠痉挛中的作用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情况.严重发作时将影响小儿的睡眠质量,引起父母的担心和不安而影响家人的生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安慰、腹部热敷、药物解痉、改变饮食等传统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婴儿抚触可促进婴儿消化功能,解除新生儿便秘,减少婴儿哭闹,改善婴儿睡眠的作用已得到临床的证实.

    作者:叶笑梅;颜胜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导尿术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女性尿道长3 cm~5cm,较短宽直,紧贴阴道前壁,尿道口周围有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阴道等,常有一些分泌物,易引起逆行感染.因此,进行导尿术时,不仅要求严格的清洁消毒外,还要求导尿管插入的深度和准确性,气囊充入的液体及空气量要适宜,并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度,尤以尿道口周围的清洁消毒是预防泌尿系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任连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 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 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良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作者:唐燕芳;罗银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菌注射器外套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肌肉注射是常用且重要的一项技术操作.但在操作时常需要先铺好无菌治疗巾,再抽取药液,操作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容易操作不当而造成污染,采用无菌注射器外套替代治疗巾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梅;傅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朱卉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团体咨询在产后情绪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产后情绪障碍是分娩后发生的各类情绪障碍的集合体,可持续至整个产褥期甚至更长,在产妇中的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身心健康.为此,对本市两家医院一年来收住的46例产后情绪障碍病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病人的人格特点,并应用团体咨询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运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1].医院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受到损害,以保证医疗安全[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院是一所企业基层医院,护理部自2004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注重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通过确认和识别护理风险,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较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武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治疗胸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上采取了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联合治疗,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好,现将胸外伤后ARDS的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锡珍;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病人中的作用

    CT增强扫描与常规扫描有所不同,采用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推注造影剂,短时间内能完成大区域性扫描,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殊性,易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张劲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肺癌病入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近年来,由于环境、社会、家庭因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大多数老年人机体脏器功能低下,肺活量降低,并且随年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差,给手术增加了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实施物理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癌病人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我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减轻患儿静脉输注时疼痛的应用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疼痛,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循证理论查证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王冉;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