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年儿童眼外伤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吕晓玲;李允利;张惠霞

关键词:少年儿童, 儿童眼外伤, 相关因素, 对策, counter measures, 眼科临床, 增长趋势, 统计分析, 首要原因, 视力损害, 人生轨迹, 多发病, 常见病, 预防, 失明, 急诊, 措施, 比重
摘要: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眼科急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眼外伤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尤以少年儿童为多.对少年儿童而言眼外伤可以造成其人生轨迹的转折而影响其一生,应该引起全社会对眼外伤的重视和关注.故对我院眼科2002年4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101例少年儿童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望从中找出预防少年儿童眼外伤的措施和方向.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俯卧式通气病人的护理

    俯卧式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自1977年,Douglas等[2]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氧合之后,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并且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为1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采取俯卧式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子秀;王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实践与运用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1].医院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用于避免和减少医疗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受到损害,以保证医疗安全[2].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院是一所企业基层医院,护理部自2004年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注重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通过确认和识别护理风险,进一步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较有效地避免了护理风险,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红;武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与时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留置针静脉输注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2例使用留置针长时间静脉输注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和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注安全、有效.

    作者: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护理

    恶性肿瘤在整个患儿病死原因中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上海市区正规的肿瘤登记显示,1岁~4岁年龄组儿童中恶性肿瘤在病死原因中的排行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3位,而5岁~14岁年龄组则到了第2位,其他城市和农村的统计也成相似的变化[1].在儿童肿瘤中,中枢神经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肿瘤学的研究发展,放射治疗学也是患儿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手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儿的生存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但是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正常组织引起放射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对放疗患儿做好各种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现将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钟月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成年病人静脉留置针肝素液封管浓度的探讨

    目前运用封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注入适量封管液是防止套管内凝血的必要措施之一,但用多少浓度的肝素液封管效果佳,国内报道不.传统的肝素液封管浓度为25 U/mL[1];饶庆华等[2]建立的封管液参数中成年为50 U/mL~75 U/mL;舒泽蓉等[3]均研究指出,125 U/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不仅安全可行,而且能达到佳保留时间(7 d以上).在临床工作中,对成年病人采用50 U/mL~75 U/mL浓度的肝素液5 mL封管时,常常出现再通障碍,留置时间越长此现象越明显.为探索一种适用于成年病人的佳肝素封管液浓度,我们进行了4种不同浓度肝素液的封管后再通效果比较,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戴丽华;张铁英;朱爱华;彭英;刘虹;杨梅;郑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 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 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良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作者:唐燕芳;罗银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切除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病人的护理

    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膀胱颈硬化症等病症,其优点为:①手术创伤小,适宜体弱、高龄及有其他疾患不适于开放手术的病人;②其解除梗阻较为彻底,病人易于接受,且术后疗效好;③膀胱颈损伤不大,黏膜大部分完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④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是发生于女性下尿路的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镜检查和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爱秋;赵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病人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初探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护理工作的领域延伸,社区和家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理论和能力,同时必须具备参与社区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理教育的实习阶段安排了社区护理实习内容,着重培养护理人才.这对于社区护士自身来讲也是参与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自2003年9月,我科先后接收护生共68人,均为大专,实习时间均为2周,现将实习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胡风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脑呼叫遥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呼叫系统,确实为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院使用的是上海博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电脑呼叫系统,经过研制,在不影响原电脑呼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原系统连接接收信号为50米范围的无线遥控系统.这样在病区双侧30米范围走廊、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听到铃声后,可以随时使用遥控器控制断铃,而无须去手动电脑呼叫系统的主控电话机断铃.经我院推广使用两个月以来,效果良好.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张忠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癌症病人知情同意的现状与对策

    综述了知情同意对癌症病人的心理影响,不同人群对癌症知情同意的态度以及癌症告知策略.

    作者:张清;刘纯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化疗病人消化系统症状的观察及饮食护理

    化疗是以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这些抗癌药物在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起到了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作用,同时也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带来了副反应.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病人在良好的营养状况和饮食方式下较能承受肿瘤或其治疗对身体所产生的种种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朱卉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的危险行为因素分析及干预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有文献报道,人群中有10%的人口具有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其中危险行为因素(A型行为、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等)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就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作者:李宗芳;刘效华;韩继琴;颜丙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减轻患儿静脉输注时疼痛的应用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疼痛,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循证理论查证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王冉;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治疗胸外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上采取了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联合治疗,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好,现将胸外伤后ARDS的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锡珍;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留置导尿病人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的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及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玉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造成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鼻饲管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体位不当、鼻饲管过粗、胃内残留量多、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输注速度与注入量不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常红;帅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同理心促进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思考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病人感受到支持,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情感.同理心是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精髓,如果护士正确运用则能在与老年病人的沟通中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助作用[1].

    作者:杨晓莉;倪英;赵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立即治疗,因此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护理,尤其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现分析46例急诊肺部感染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如下,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急诊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刘秀梅;段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