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的危险行为因素分析及干预

李宗芳;刘效华;韩继琴;颜丙英

关键词:脑血管病, 危险行为因素, 因素分析, 行为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 不合理饮食, 严重危害, 干预措施, 致残率, 类生命, 发病率, 病死率, 酗酒, 吸烟, 文献, 特征, 死亡, 人群, 人口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有文献报道,人群中有10%的人口具有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其中危险行为因素(A型行为、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等)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就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治疗中普遍被接受,随着接受此项治疗病人的增多,继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淑琴;刘汝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骨科手术螺钉架

    骨折病人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较多,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在术前根据X光片选择螺丝钉后,用纱块包好灭菌.使用时,医生根据骨折部位所测得的螺孔的深度选择螺丝钉,在无相应长度螺丝钉时,则选择较长的螺丝钉剪断使用,剪断后的螺丝钉在上螺孔时,由于螺钉尖端被剪而不好使用.我科利用圆钉盒(由于现在使用一次性空针,以往装针头的圆针盒已废弃)改制成螺丝钉盒,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成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旋切乳房肿块的手术配合

    传统的局部切除乳房肿块的方法往往会在乳房表面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尤其是多发性乳房肿块,由此常给病人留下一定的遗憾.我院乳腺外科从2004年4月开展了超声引导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术,准确、成功地切除乳房肿块4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位报告如下.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社区护理实习带教模式初探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护理工作的领域延伸,社区和家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理论和能力,同时必须具备参与社区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理教育的实习阶段安排了社区护理实习内容,着重培养护理人才.这对于社区护士自身来讲也是参与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自2003年9月,我科先后接收护生共68人,均为大专,实习时间均为2周,现将实习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胡风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立即治疗,因此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护理,尤其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现分析46例急诊肺部感染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如下,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急诊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刘秀梅;段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生儿后囟采血的护理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聪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插管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

    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简单安全、高效微创、用药剂量小、药物副反应轻、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1],目前已应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对12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注射MTX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玲;马建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切除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病人的护理

    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膀胱颈硬化症等病症,其优点为:①手术创伤小,适宜体弱、高龄及有其他疾患不适于开放手术的病人;②其解除梗阻较为彻底,病人易于接受,且术后疗效好;③膀胱颈损伤不大,黏膜大部分完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④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是发生于女性下尿路的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镜检查和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爱秋;赵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留置导尿病人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的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及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玉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病人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人的护理

    近年国内外广泛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TBLB),以进一步确诊肺部疾病的病因,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标准,对临床疾病的确诊、鉴别诊断和病变预后的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肺结核的治疗、癌症分类等.但如标本取材不当或取时用力过大,对活检组织处理不当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附件消毒不彻底等,则可降低病理诊断准确性.为了提高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我科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0例行肺活检病人实施护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莲;夏学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新式灌肠装置

    灌肠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但在工作中发现,传统灌肠装置有以下不足:插入时病人有轻微不适;玻璃接管连接处易滑脱;清洁消毒繁杂易损(指玻璃接管易碎);不便于大批肠炎、中暑病人的治疗.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自行改进了灌肠装置,经临床反复试用观察,效果良好,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瑞娥;田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菌注射器外套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肌肉注射是常用且重要的一项技术操作.但在操作时常需要先铺好无菌治疗巾,再抽取药液,操作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容易操作不当而造成污染,采用无菌注射器外套替代治疗巾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梅;傅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监护流程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病人中的应用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度哮喘约占哮喘病人的20%,其中危重型哮喘急性或致死性大发作是增加哮喘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和探讨危重型哮喘病人的监护模式,提高危重型哮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对在2001年1月-2005年7月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收入ICU机械通气救治的19例危重型哮喘病人实施监护的过程中,制定了监护流程并使其不断优化,用来指导实践,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绍敏;姜洁;张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心理影响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减轻患儿静脉输注时疼痛的应用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疼痛,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循证理论查证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英;王冉;张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管应用于顽固性腹水病人腹腔引流

    中晚期肝硬化、肝癌常见的并发症是顽固性腹水,大量腹水会使病人腹部高度膨隆,腹胀难忍,甚至引起呼吸困难,使病人不能平卧以至影响睡眠.为了减轻腹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由于病人处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且腹水履抽履长,反复穿刺使病人局部伤口不宜愈合;大量放腹水后腹腔压力骤降,全身体液会很快又回到腹腔,使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昏迷.在病人全身抵抗力低的情况下,极易引起感染.近来我科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锁穿管)置于病人腹腔内进行放腹水.锁穿管可在腹腔内停留10 d~20d,可根据情况随时放腹水,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恐惧感并缓解腹胀.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

    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27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开展,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回顾性的总结手术室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琼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具有流动性大,病情急、危、重等特点,要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急、快、准,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防护措施.此外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面对患重病、意外伤害、死亡等恶性刺激的病人,致使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彩琴;黄热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