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曹琼颖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工作人员, 观察与分析, 预防措施, 医学科学, 医疗技术, 身心健康, 临床, 化学物质, 护理人员, 高新技术, 心理性, 物理性, 生物性, 化学性, 应用
摘要: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高、精、尖手术的开展,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我科护理人员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回顾性的总结手术室影响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现介绍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探讨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滑动性支撑架,B组未使用滑动性支撑架;观察两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的发生情况及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结果]A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较B组提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动性支撑架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罗培寿;郑爱林;罗香宁;黄芬;黄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

    精神疾病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精神病反复发作[1],相对来说病人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所以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及家庭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出院后防止复发,大量工作都必须在社会及家庭中实施.为此自1999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社会康复及家庭护理(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席喜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造成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鼻饲管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体位不当、鼻饲管过粗、胃内残留量多、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输注速度与注入量不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常红;帅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护士上岗前集中培训方法的探讨

    新护士虽然足经过专业的学习、临床实习、考试后毕业,但进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仍面临着角色转换、技巧掌握、灵活运用、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学习和调整,为此,我们对新毕业护士进行上岗前集中培训,从行为规范到医德医风、从基本护理理论到基本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化培训,强化她们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增强独立完成工作的勇气和信心,使新护士尽快完成从学校到医院、从学员到护士、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作者:林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菌注射器外套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肌肉注射是常用且重要的一项技术操作.但在操作时常需要先铺好无菌治疗巾,再抽取药液,操作程序比较复杂,而且容易操作不当而造成污染,采用无菌注射器外套替代治疗巾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梅;傅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管应用于顽固性腹水病人腹腔引流

    中晚期肝硬化、肝癌常见的并发症是顽固性腹水,大量腹水会使病人腹部高度膨隆,腹胀难忍,甚至引起呼吸困难,使病人不能平卧以至影响睡眠.为了减轻腹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由于病人处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且腹水履抽履长,反复穿刺使病人局部伤口不宜愈合;大量放腹水后腹腔压力骤降,全身体液会很快又回到腹腔,使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昏迷.在病人全身抵抗力低的情况下,极易引起感染.近来我科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锁穿管)置于病人腹腔内进行放腹水.锁穿管可在腹腔内停留10 d~20d,可根据情况随时放腹水,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恐惧感并缓解腹胀.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制骨科手术螺钉架

    骨折病人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较多,在以往的手术中,医生在术前根据X光片选择螺丝钉后,用纱块包好灭菌.使用时,医生根据骨折部位所测得的螺孔的深度选择螺丝钉,在无相应长度螺丝钉时,则选择较长的螺丝钉剪断使用,剪断后的螺丝钉在上螺孔时,由于螺钉尖端被剪而不好使用.我科利用圆钉盒(由于现在使用一次性空针,以往装针头的圆针盒已废弃)改制成螺丝钉盒,使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成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实验室现存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育部部长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两个重点,特别是要加紧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制度.但护理教育仍相对重视理论课的教学与考核;认为目前的中专与高职高专学生在文化课上更是薄弱,更强调加强其理论课,这样使得专业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中等护理教育和近几年新办的高职护理等多数院校仍然缺乏符合专业要求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为围绕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工作的模块化训练或工作现场的全程参与式的工作训练.从护理专业的工作性质和目前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来看,护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按以上两种情况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得以进一步实施的重要保障,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现就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如下探讨.

    作者:陆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阵地,具有流动性大,病情急、危、重等特点,要求医护人员的服务急、快、准,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防护措施.此外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期面对患重病、意外伤害、死亡等恶性刺激的病人,致使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王彩琴;黄热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病人的护理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同理心促进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思考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病人感受到支持,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情感.同理心是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精髓,如果护士正确运用则能在与老年病人的沟通中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助作用[1].

    作者:杨晓莉;倪英;赵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生自身练习护理操作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就是以护生作为练习对象,相互间在各自身上完成注射、输液等操作练习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1].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自身练习对于调动护生的参与感,增加真实感,满足成就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积极效果背后的种种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可能导致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审视的.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切除治疗女性膀胱颈硬化症病人的护理

    随着现代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膀胱颈硬化症等病症,其优点为:①手术创伤小,适宜体弱、高龄及有其他疾患不适于开放手术的病人;②其解除梗阻较为彻底,病人易于接受,且术后疗效好;③膀胱颈损伤不大,黏膜大部分完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④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女性膀胱颈硬化症多见于中老年妇女[1],是发生于女性下尿路的少见疾病.临床主要依据尿流动力学测定、内镜检查和超声等方法明确诊断.

    作者:王爱秋;赵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肺癌病入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

    近年来,由于环境、社会、家庭因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大多数老年人机体脏器功能低下,肺活量降低,并且随年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差,给手术增加了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实施物理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癌病人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我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冠心病治疗中普遍被接受,随着接受此项治疗病人的增多,继而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被重视.

    作者:王淑琴;刘汝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由真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1].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易诱发此病.此外它具有复杂多变、无特异性、非典型性、病程长、疗效慢、误诊率高等临床特征,给临床诊断、治疗、观察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现将本科1例肝移植术后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治疗及观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耿娇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教学中注重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

    为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当今护理界关注的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到损伤,但其自我防护意识并不强,而且防护知识缺乏[2].因而,要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就要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为此,将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丽;翟丽;刘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监护流程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病人中的应用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度哮喘约占哮喘病人的20%,其中危重型哮喘急性或致死性大发作是增加哮喘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和探讨危重型哮喘病人的监护模式,提高危重型哮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对在2001年1月-2005年7月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收入ICU机械通气救治的19例危重型哮喘病人实施监护的过程中,制定了监护流程并使其不断优化,用来指导实践,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绍敏;姜洁;张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俯卧式通气病人的护理

    俯卧式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病人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使下垂不张区域肺扩张,改善通气/灌注比例.自1977年,Douglas等[2]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可以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氧合之后,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病人的治疗,并且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我科为1例重症呼吸衰竭病人采取俯卧式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子秀;王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患纠纷对护理人员心理影响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