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花
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就是以护生作为练习对象,相互间在各自身上完成注射、输液等操作练习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1].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自身练习对于调动护生的参与感,增加真实感,满足成就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积极效果背后的种种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可能导致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审视的.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呼叫系统,确实为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院使用的是上海博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电脑呼叫系统,经过研制,在不影响原电脑呼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原系统连接接收信号为50米范围的无线遥控系统.这样在病区双侧30米范围走廊、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听到铃声后,可以随时使用遥控器控制断铃,而无须去手动电脑呼叫系统的主控电话机断铃.经我院推广使用两个月以来,效果良好.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张忠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654例行细胞刀手术治疗的精神病病人,术前给予心理干预,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并根据病人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运动,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严重肝外伤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做好严重肝外伤并发症的观察与预见性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通过对我院32例肝外伤病人的回顾性分析,现就其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雅明;史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护理工作的领域延伸,社区和家庭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要有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方面的理论和能力,同时必须具备参与社区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因此护理教育的实习阶段安排了社区护理实习内容,着重培养护理人才.这对于社区护士自身来讲也是参与护理教育的新课题.自2003年9月,我科先后接收护生共68人,均为大专,实习时间均为2周,现将实习模式介绍如下.
作者:胡风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护理礼仪是研究护理服务艺术的科学,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4].PDCA系统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统计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是以计划(planning,P),实施(doing,D)、检查(checking,C)、处理(acting,A)四个步骤为内容的科学工作程序,它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管理过程,现已普遍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2].2003年5月开始,我院将PDCA循环运用到护理礼仪建设之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学勤;郎红娟;郭晓岚;问芳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270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医疗市场的开放,医院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着我国医院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成立科室内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华;朱卉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告知行为是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病人的尊重[1].在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过程中,如果告知内容不详细,解释工作不到位,不仅影响操作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2005年1月我科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并制订了各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内容和程序,使护理告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3月-2005年8月我科对102例需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的病人,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告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 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 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良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作者:唐燕芳;罗银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眼科急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眼外伤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尤以少年儿童为多.对少年儿童而言眼外伤可以造成其人生轨迹的转折而影响其一生,应该引起全社会对眼外伤的重视和关注.故对我院眼科2002年4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101例少年儿童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望从中找出预防少年儿童眼外伤的措施和方向.
作者:吕晓玲;李允利;张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传统的局部切除乳房肿块的方法往往会在乳房表面留下较明显的瘢痕,尤其是多发性乳房肿块,由此常给病人留下一定的遗憾.我院乳腺外科从2004年4月开展了超声引导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术,准确、成功地切除乳房肿块45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位报告如下.
作者:过湘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总结分析了造成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鼻饲管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体位不当、鼻饲管过粗、胃内残留量多、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输注速度与注入量不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常红;帅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而排气是静脉输液的必要步骤.临床操作中一直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氏壶倒置[2]进行排气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低,从而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药液,污染环境[3].现将其一次排气成功率低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飞彩;罗健;曾玲玲;杨丹;杨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环境、社会、家庭因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大多数老年人机体脏器功能低下,肺活量降低,并且随年龄增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功能差,给手术增加了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尽早实施物理疗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癌病人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现将我院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病人感受到支持,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还可避免护士的耗竭.与老年病人有效交流可以理解老年人的感受和内心体验,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内心情感.同理心是护士与老年病人沟通的精髓,如果护士正确运用则能在与老年病人的沟通中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助作用[1].
作者:杨晓莉;倪英;赵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科护理人员对60例气管切开病人,分别采取不同的气管内给药法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朝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CT增强扫描与常规扫描有所不同,采用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推注造影剂,短时间内能完成大区域性扫描,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及病变.由于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殊性,易使病人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2001年-2005年我院护理人员对增强扫描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张劲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胸外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部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上采取了机械通气与冬眠疗法联合治疗,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治疗效果好,现将胸外伤后ARDS的治疗策略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锡珍;万景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