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玲;马建婷
[目的]探讨垫枕高度对肘部浅静脉显露和穿刺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500例浅静脉充盈不良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6 cm,对照组250例采用垫枕高度为3 cm,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耗时.[结果]两组静脉显露率、一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所需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垫枕高度影响肘部浅静脉显露,对于充盈不良的浅静脉,采血时调高垫枕有助于肘部浅静脉充分显露和一次采血成功,且节省时间,方法简便.
作者:唐燕芳;罗银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眼外伤是眼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在眼科急诊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眼外伤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尤以少年儿童为多.对少年儿童而言眼外伤可以造成其人生轨迹的转折而影响其一生,应该引起全社会对眼外伤的重视和关注.故对我院眼科2002年4月-2004年11月共收治的101例少年儿童眼外伤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望从中找出预防少年儿童眼外伤的措施和方向.
作者:吕晓玲;李允利;张惠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在整个患儿病死原因中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成为威胁患儿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上海市区正规的肿瘤登记显示,1岁~4岁年龄组儿童中恶性肿瘤在病死原因中的排行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2003年的第3位,而5岁~14岁年龄组则到了第2位,其他城市和农村的统计也成相似的变化[1].在儿童肿瘤中,中枢神经的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及肿瘤学的研究发展,放射治疗学也是患儿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手术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儿的生存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但是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正常组织引起放射性损伤,因此护理人员对放疗患儿做好各种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现将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儿放疗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钟月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国内外广泛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TBLB),以进一步确诊肺部疾病的病因,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的标准,对临床疾病的确诊、鉴别诊断和病变预后的评估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肺结核的治疗、癌症分类等.但如标本取材不当或取时用力过大,对活检组织处理不当及纤维支气管镜和附件消毒不彻底等,则可降低病理诊断准确性.为了提高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性,我科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0例行肺活检病人实施护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玉莲;夏学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病人,男,31岁,主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4年余,全身乏力1月余,于2005年3月3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查体:体温36.4℃,脉搏78/min,呼吸18/min,血压16.13/11.33 kPa(121/85 mmHg).遵医嘱给予肝炎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普食,每日测血压1次,每日肝胆治疗仪治疗1次及对症治疗.使用α-2b干扰素(安福隆3×106 U)肌肉注射行抗病毒治疗,治疗初期出现一些使用干扰素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体温高达39.2℃,伴全身肌肉酸痛等,在连续用药3 d后上述症状均消失,第11天,白细胞、血小板有所下降,加用维生素B420 mg每日3次,地榆生白片0.4 g,每日3次,口服,以升高白细胞.
作者:陈素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采用桡动脉路径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报道逐渐增多[1-3],现就我院病人使用5F Terumo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爱玲;刘晓英;郜玉珍;陈臣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现代化的电脑呼叫系统,确实为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我院使用的是上海博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电脑呼叫系统,经过研制,在不影响原电脑呼叫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在原系统连接接收信号为50米范围的无线遥控系统.这样在病区双侧30米范围走廊、病室、护士站、治疗室,听到铃声后,可以随时使用遥控器控制断铃,而无须去手动电脑呼叫系统的主控电话机断铃.经我院推广使用两个月以来,效果良好.制作方法如下.
作者:张忠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和重要的一类抗感染药物,同时也是滥用严重的一类药物.急诊肺部感染病人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立即治疗,因此肺部感染病人的治疗护理,尤其是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的重要课题.现分析46例急诊肺部感染病人的病原体和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如下,探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急诊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刘秀梅;段荣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重度哮喘约占哮喘病人的20%,其中危重型哮喘急性或致死性大发作是增加哮喘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和探讨危重型哮喘病人的监护模式,提高危重型哮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对在2001年1月-2005年7月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收入ICU机械通气救治的19例危重型哮喘病人实施监护的过程中,制定了监护流程并使其不断优化,用来指导实践,收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绍敏;姜洁;张俊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部位留置针静脉输注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92例使用留置针长时间静脉输注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和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采用腋静脉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注安全、有效.
作者: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就医观念不断改变,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不论护患纠纷是由何种原因引起及何种方式出现,都将会干扰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造成护士严重的心理压力[1].本文就38例临床护士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进行科学的管理帮助护士正确面对纠纷、缓解心理压力,尽快做好心理调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作者:薛朝华;薛峻岭;罗汉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身练习护理操作就是以护生作为练习对象,相互间在各自身上完成注射、输液等操作练习项目,以达到教学要求[1].在基础护理的教学中,自身练习对于调动护生的参与感,增加真实感,满足成就感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在积极效果背后的种种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可能导致的相关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审视的.
作者:王娟;朱念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聪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已成为当今护理界关注的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受到损伤,但其自我防护意识并不强,而且防护知识缺乏[2].因而,要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就要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为此,将护生在临床教学过程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丽;翟丽;刘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与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现代护理模式赋予了护理人员多元化的角色.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从单一服从走向多元化思维,自我期望值增高,要求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渴望参与管理.在工作中将各种领导艺术和激励理论融入其中,并结合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特点正确地灵活运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晚期肝硬化、肝癌常见的并发症是顽固性腹水,大量腹水会使病人腹部高度膨隆,腹胀难忍,甚至引起呼吸困难,使病人不能平卧以至影响睡眠.为了减轻腹胀,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腔穿刺术放腹水.由于病人处于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且腹水履抽履长,反复穿刺使病人局部伤口不宜愈合;大量放腹水后腹腔压力骤降,全身体液会很快又回到腹腔,使血容量急剧下降,导致病人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昏迷.在病人全身抵抗力低的情况下,极易引起感染.近来我科将锁骨下静脉穿刺管(锁穿管)置于病人腹腔内进行放腹水.锁穿管可在腹腔内停留10 d~20d,可根据情况随时放腹水,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恐惧感并缓解腹胀.
作者:杨金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留置导尿是临床各科用于解除尿潴留及观察尿量、术前准备等的基本手段,在留置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道口漏尿现象,给治疗及护理造成很大影响.笔者对34例漏尿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周玉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有文献报道,人群中有10%的人口具有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其中危险行为因素(A型行为、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等)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就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作者:李宗芳;刘效华;韩继琴;颜丙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告知行为是反映护士职业情感以及对病人的尊重[1].在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过程中,如果告知内容不详细,解释工作不到位,不仅影响操作成功率,给病人带来痛苦,还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2005年1月我科组织全体护士讨论并制订了各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的告知内容和程序,使护理告知行为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3月-2005年8月我科对102例需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的病人,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告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滑动性支撑架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8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滑动性支撑架,B组未使用滑动性支撑架;观察两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的发生情况及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结果]A组病人膝屈曲、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且下地行走时间、出院时间较B组提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动性支撑架有利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
作者:罗培寿;郑爱林;罗香宁;黄芬;黄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